第 336章 棉布,脱籽机

朝廷大批的棉花收了上来,总要利用起来,天子原本想直接将其做成棉衣,然后发卖出去,既省时省力又能让百姓知道棉衣的好处。

许玥委婉的驳回了这个建议:

“…………陛下,棉花虽好,棉布却也不差,比麻衣穿着舒适,贴合肌肤,比之丝绸又更加保暖,百姓冬日可以以棉花做冬衣,其余三季用棉布裁衣,又便宜又舒适。”

棉布的好处不言而喻。

多少年之后,麻布被淘汰,丝绸绫罗依旧是贵人的玩意儿,唯有棉布,成为了主流。

只要种一两亩地,收的棉花就足够一家人的使用了。

放在如今,棉布也不是不好,只是天子习惯了现在棉布“高昂”的价格,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被许玥一提醒,恍然大悟。

随之兴奋不已。

百姓所求,无非衣食住行,小小的一朵棉花,可以撬动的力量极其巨大。

眼见天子慎重起来,许玥又轻声道:

“只不过,棉布若是要变成轻易可得之物,中间还有些关卡。”

“爱卿细细说。”

天子也想到了什么,头脑冷静下来,示意许玥大胆开口。

君有令,自无不从。

许玥一边组织语言,一边想,有个英明的上司真是重要,不然办事情束手束脚,人的心气都磨没了:

“一是从棉花变成棉布,有纺织上的困难,大周棉布稀少,纺织丝绸的较多,所以织棉布不仅会的人少,织机也繁重。”

“这需要朝廷牵头改良织机,教导百姓学会纺棉布。”

天子深以为然,民间重秘方、技术,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言。

如果朝廷不入场,靠自然扩散,他死了的那天,棉布可能都只有少数人会。

“其二,棉布出现,可能会让江南地方的丝绸行业遇冷,利益动人心,不得不妨。”

说这个的时候,许玥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办法,只是一时不好说出来。

争什么,棉布也好,丝绸也好,海船运出去,不愁没有人买。

她思忖着,凭大周的生产力,只会供不应求,不会卖不出去,只是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方方面面的东西达标。

比如海运的成熟,市场的占据。

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好在,棉布产业也不可能一朝发育成熟,等到了有能力威胁丝绸行业时,大概时机已经成熟了吧。

心神回到本来问题上。

天子深觉,一人智短,众人计长,愉快的将事情抛给朝中众臣。

让他们写个章程上来。

…………

出宫之后,许玥转头去了工部。

——棉花脱籽靠人力十分艰难,需要脱籽机器帮助,工部早就接了命令。

她刚从马车上下来,迎面便走来一个小官,笑意吟吟的将许玥带入了工部。

一路畅通无阻。

拜天子所赐,许玥对六部已经熟的好像回老家了。

于是,很快就找到了工部韩尚书。

见到她来,知道了来意,韩尚书二话不说,带着许玥就去了库房,指着被麻布蒙住的一排东西道:

“陛下吩咐下来,老夫当即调了工部名册里最好的匠人,日夜不歇,这些脱籽机处处精细,用的都是好料子,用上几十年不会坏……”

许玥对此付之一笑。

工部,顾名思义,掌的就是各种工程和营建上的事。

手上有名册,全国上下的匠户名字都在上面,年年都有匠人要抽调去做白工的,工部手上的资源如山如海。

不过,如今才开始修的行宫,就占了工部的一半精力。

其他大小工程也不能落下。

落在脱籽机上,能有多少?

许玥掀开布一看,里面的脱籽机规整鲜亮,细节做的很好,连木头都磨光滑了,匠人应该是手艺不错的匠人。

但说特意调来,就是无稽之谈了。

棉花还没有真正显露出威力来,且等着事情发酵,工部眼里这些不值一提的脱籽机,说不定就会成为下蛋的金鸡。

花花轿子人人抬,韩尚书给面子,她也不吝啬夸赞。

含笑道:

“大人尽力尽力,陛下都看在眼里,工部上下无不仰赖您一力支持,这不,下官在御前得到消息,陛下有意交给您一桩大事呢。”

许玥适时透露了一点话。

随后满意的看见韩尚书亮起的眼睛,从卢监正处她得到一些经验:

——专业的事情,还是专业的人来办比较好。

她只有一个人,如果全权包办,不说有没有那个精力。

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如同建在沙土上的高楼,看似巍峨高大,实则不堪一击。

朝廷大批的棉花收了上来,总要利用起来,天子原本想直接将其做成棉衣,然后发卖出去,既省时省力又能让百姓知道棉衣的好处。

许玥委婉的驳回了这个建议:

“…………陛下,棉花虽好,棉布却也不差,比麻衣穿着舒适,贴合肌肤,比之丝绸又更加保暖,百姓冬日可以以棉花做冬衣,其余三季用棉布裁衣,又便宜又舒适。”

棉布的好处不言而喻。

多少年之后,麻布被淘汰,丝绸绫罗依旧是贵人的玩意儿,唯有棉布,成为了主流。

只要种一两亩地,收的棉花就足够一家人的使用了。

放在如今,棉布也不是不好,只是天子习惯了现在棉布“高昂”的价格,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被许玥一提醒,恍然大悟。

随之兴奋不已。

百姓所求,无非衣食住行,小小的一朵棉花,可以撬动的力量极其巨大。

眼见天子慎重起来,许玥又轻声道:

“只不过,棉布若是要变成轻易可得之物,中间还有些关卡。”

“爱卿细细说。”

天子也想到了什么,头脑冷静下来,示意许玥大胆开口。

君有令,自无不从。

许玥一边组织语言,一边想,有个英明的上司真是重要,不然办事情束手束脚,人的心气都磨没了:

“一是从棉花变成棉布,有纺织上的困难,大周棉布稀少,纺织丝绸的较多,所以织棉布不仅会的人少,织机也繁重。”

“这需要朝廷牵头改良织机,教导百姓学会纺棉布。”

天子深以为然,民间重秘方、技术,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言。

如果朝廷不入场,靠自然扩散,他死了的那天,棉布可能都只有少数人会。

“其二,棉布出现,可能会让江南地方的丝绸行业遇冷,利益动人心,不得不妨。”

说这个的时候,许玥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办法,只是一时不好说出来。

争什么,棉布也好,丝绸也好,海船运出去,不愁没有人买。

她思忖着,凭大周的生产力,只会供不应求,不会卖不出去,只是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方方面面的东西达标。

比如海运的成熟,市场的占据。

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好在,棉布产业也不可能一朝发育成熟,等到了有能力威胁丝绸行业时,大概时机已经成熟了吧。

心神回到本来问题上。

天子深觉,一人智短,众人计长,愉快的将事情抛给朝中众臣。

让他们写个章程上来。

…………

出宫之后,许玥转头去了工部。

——棉花脱籽靠人力十分艰难,需要脱籽机器帮助,工部早就接了命令。

她刚从马车上下来,迎面便走来一个小官,笑意吟吟的将许玥带入了工部。

一路畅通无阻。

拜天子所赐,许玥对六部已经熟的好像回老家了。

于是,很快就找到了工部韩尚书。

见到她来,知道了来意,韩尚书二话不说,带着许玥就去了库房,指着被麻布蒙住的一排东西道:

“陛下吩咐下来,老夫当即调了工部名册里最好的匠人,日夜不歇,这些脱籽机处处精细,用的都是好料子,用上几十年不会坏……”

许玥对此付之一笑。

工部,顾名思义,掌的就是各种工程和营建上的事。

手上有名册,全国上下的匠户名字都在上面,年年都有匠人要抽调去做白工的,工部手上的资源如山如海。

不过,如今才开始修的行宫,就占了工部的一半精力。

其他大小工程也不能落下。

落在脱籽机上,能有多少?

许玥掀开布一看,里面的脱籽机规整鲜亮,细节做的很好,连木头都磨光滑了,匠人应该是手艺不错的匠人。

但说特意调来,就是无稽之谈了。

棉花还没有真正显露出威力来,且等着事情发酵,工部眼里这些不值一提的脱籽机,说不定就会成为下蛋的金鸡。

花花轿子人人抬,韩尚书给面子,她也不吝啬夸赞。

含笑道:

“大人尽力尽力,陛下都看在眼里,工部上下无不仰赖您一力支持,这不,下官在御前得到消息,陛下有意交给您一桩大事呢。”

许玥适时透露了一点话。

随后满意的看见韩尚书亮起的眼睛,从卢监正处她得到一些经验:

——专业的事情,还是专业的人来办比较好。

她只有一个人,如果全权包办,不说有没有那个精力。

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如同建在沙土上的高楼,看似巍峨高大,实则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