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公主回忆(1)

近来我在京城也没闲着,这些都是丞相府结党隐私的证据。”

“光这一本账簿,就花我将近半条命。”

临阿娇说起便觉难受。

自她送给词茗堂第一批药后,公主府旁就无缘无故多出几位坚守的人。

日日夜夜,很是辛苦。

她发现的第一时间便同他们玩起战术。

三天三夜,严格下令公主府众人进出。

临阿娇本以为如此能够打消他们的疑虑,谁知却愈演愈烈。

在门口蹲守的人更多了。

而这时,她收到的消息更如晴天霹雳——

词茗堂的药不够了。

不错,她攒了将近一年的药膏,五日便空虚。

这无疑是对公主府来说的又一笔雪上加霜。

看看密室,再看看门外站着的几位。

临阿娇一闭眼。

必须选择出门了。

她换好素雅白裙,素面朝天出门,径直朝词茗堂而去。

孔茗音在街道上自然是看到轿子的,也知道敬昭公主究竟想做什么,但经过上次教训,无可奈何地放行。

临阿娇带着满马车的药膏来到草药铺时,听哭声轰天喊地。

一二楼的伤残的百姓太多,门外都支起帐篷。

所有门店几乎关门,一个个都像在躲瘟神。

天子脚下一时间变得如此破烂不堪……

说是敌军破城,临阿娇都能相信。

她不会医术,又因天生容貌而瘦弱无骨,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即使舞先生与几位小哥小姐都在极力道谢,她还是觉得羞愧难当。

站在人群边,目睹舞先生忙碌的身影和伤患们痛苦的表情,她内心五味杂陈。

她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回到马车上。

马车并未停留太久,便又疾驰而去,扬起一片尘土。

不久,马车停在了京郊一处隐秘的山脚下。

这里草药繁茂,与京城内部如今的荒芜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临阿娇下了马车,她身着素白的衣裙,在绿色的草地中格外显眼。

“小七小八,动作仔细些!”

还好曾经同父母来过这片地,不然她真的成个废物。

她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草药,一边不忘用帕子垫着手,生怕这些珍贵的草药沾染上任何污秽。

每采到一株珍稀的草药,她的眼中都会闪过一丝欣喜。

她知道,自己能摘多少就摘多少。

临阿娇不会挑草药,两个小侍女也不会,但能分清草和味道。

太阳渐渐西沉,带的背篓里已经装得满满当当。

又经过几人一番折腾,除去落脚的地方,怀中又抱的几乎放不下。

临阿娇满脸疲惫,汗水打湿她的鬓发,却难掩她眼中的坚定和满足。

她坐在马车中,小憩片刻,看着那些草药,心中泛起一丝希望。

这些草药,或许能为那些京城伤患带去一丝生的希望。

夜幕降临,京城内的灯火已经亮起,临阿娇带着满满的草药,再次启程返回。

马车在颠簸中前行,临阿娇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这场灾难究竟何时才能结束……

夜色朦胧,万籁俱寂。

然而,公主府的灯火却彻夜通明。

临阿娇亲自监督,又请宫中太医,将草药分类、洗净、晾晒。

尽管疲惫不堪,她始终挂选择守到清晨。

她敢保证太医没有问题,但不敢保证公主府无细作。

为百姓,更为自己。

她能帮的不多,只有这些。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临阿娇仍然坚守在药房。

她看着这些晒干的草药研磨成粉,又仔细调配,制成了新的药膏。

当一盒盒药膏准备好,她立刻命人送往词茗堂。

临阿娇站在公主府门口,目送马车缓缓驶离。

她的心中既有不舍,又有期待。

不舍的是那些药膏的离开,期待的是它们能为京城带来希望。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一名宫女气喘吁吁地跑来,手中紧握着一封信件。

“公主,是皇帝的寄来的密信。”

宫女呈上信件。

临阿娇疑惑地接过信件,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大变。

信中所述,便是让她入宫。

而临阿娇心中如同明镜——

皇帝就是要来兴师问罪的!

临阿娇握紧信纸,指尖泛白。

皇帝要她入宫,无疑是为质问她为何如此大胆,公然与词茗堂勾结,赠送药膏。

她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

但临阿娇没有退缩,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

她转身对宫女说。

“我即刻入宫,让他们不必担忧。”

然后,她换上除去和亲那日,最华丽的宫装,戴上凤冠霞帔,坐马车而入皇宫。

路过的百姓惊讶不说,就连在宫门外等候的来福公公都为之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