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灯会

华灯初上

京城的街道被五彩斑斓的灯笼装点得如诗如画。

沈惜词与宋辞并肩而行,街市两旁的商贩们纷纷叫卖着各种小吃和玩意儿,热闹非凡。

沈惜词眼睛一亮,停下脚步,指着一个小摊上的糖人:“王爷,您看那个糖人,好可爱。”

宋辞顺着她的手指看去。

只见一个艺人正用糖稀熟练地塑造着各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他微微一笑,走上前去:“喜欢的话,本王给你买。”

“那便来一个。”她绕到宋辞身前,笑吟吟的。

“多谢王爷。”

宋辞点头,随即朝旁边的火花瞧去。

那人手法极为娴熟,很快就捏造出个糖人。

沈惜词接过,细细观赏——

是羊的形状。

她眼中喜悦不止,将那糖人拿到宋辞前,刚想开口,便见风过林梢。

羊的尾巴正在轻轻摆动。

沈惜词惊讶地看着宋辞:“它会动!”

男子见顾客如此模样,洗净手笑着解释。

“客官,咱家卖的并非普通的糖人,而是京城独有的‘灵动糖人’。”

“这手法可是京城独一份,只有咱家有,不仅能让糖人栩栩如生,还能赋予它们生命。”

沈惜词更加好奇了:“京城还有如此人物?”

男子得意地笑,随即瞟两眼:“刚刚听姑娘称呼这位公子为王爷,想来便是北宁王吧。”

“王爷,这是哪家姑娘啊?瞧着好生美丽啊。”

沈惜词还没反应过来,便觉腰上一紧,整个人已被宋辞护在身后。

男子见他动作,便知他认下这个身份。

刚刚灯火阑珊处,并未看清女子全部面貌。

而再仔细一瞧——

一双狐媚眼!

他不禁脸色骤变,急忙低头行礼。

“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冲撞王爷与夫人,还请王爷赎罪。”

“王爷,小人眼拙,没认出您来,还请您海涵。”

宋辞没有应话,只冷冷地瞥他一眼。

那男子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忙低下头去。

“王爷,小人不该冲撞沈夫人!”

宋辞语气冰冷,眼中明显多分不耐烦:“既然知道本王,就该知道本王的脾气。”

男子浑身一颤,不敢抬头:“小人明白,小人这就消失,再也不出现在王爷面前。”

说完,他慌忙收拾东西,正准备跑开时,听到一阵询问。

是沈惜词。

她上前几步,将小面人放到商铺上。

“沈……沈夫人。”

“这‘’灵动糖人’的手艺,您是在哪里学的?”

宋辞侧目看她一眼,眸中情绪不明。

沈惜词朝他笑笑,又扭头看向那小摊。

“先生与我言,倒不会吃亏。”

一叠银票压在小面人下方,那头的男人不禁咽咽口水。

“是丞相夫人!”

他都快喊破喉咙,将那银票一抽,快速消失在人群中。

宋辞看着那迅速消失的身影,不禁浅笑。

他上前,点点沈惜词的肩:“你为何将他留下?”

“因为他能认出你。”

“能认出本王的,应该挺多。”

沈惜词微微侧目,看向宋辞的侧脸。

灯光映照下,五官更加深邃立体。

她唇角微勾,扬扬手。

“不,能认出王爷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你的敌人,另外一种便是死敌。”

宋辞闻言,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沈惜词,只见她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哦?那依夫人之见,那男子属于哪一种?”

沈惜词微微一笑。

“寻常百姓看到王爷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感激涕零。”

“而这位认出,先是确认身份,后是将话题挑在我身上。”

“这便是想惹但惹不起的经典表现。”

宋辞点头。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自然是王爷死敌的狗腿啊。”

宋辞听后,不禁笑出声。

他轻刮沈惜词的鼻梁,随即摸摸头。

“你还真是聪明绝顶。”

沈惜词眨眨眼,随即将披风拿下。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我是谁。”

两人相视而笑,继续漫步在繁华的街道上。

不远处,一个身影隐藏在黑暗中,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他紧紧盯着沈惜词和宋辞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两人继续漫步在繁华的街道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一道黑影快速闪过,沈惜词突然意识到不对劲,朝后看的同时,嘴角勾起弧度。

“王爷,看来有人对我们很感兴趣呢。”

宋辞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紧紧握住沈惜词的手。

“无妨,有本王在。”

相视一笑,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不远处便是一凉台。

沈惜词抬头望去,凉台之上,月光如水,洒落一地。

她轻轻挣开宋辞的手,朝那凉台走去。

宋辞微微一愣,随即跟上。

沈惜词站在凉台上,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感慨千万。

她转身看向宋辞,眼中闪烁的是期待的光芒。

“王爷,可曾想过,若有一天,你我相忘于江湖,您会何去何从?”

宋辞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走到沈惜词身边,与她一同望向那明月。

“这个问题,你回答会更好些。”

沈惜词侧目看他,眼中带着几分调侃。

“王爷这是不想回答,想将问题抛回给妾身吗?”

宋辞微微勾唇,将拿一路的披风披与她身。

“你我之间,何须分得那么清。”

沈惜词听后,不禁笑出声。

“那王爷觉得,妾身会怎么回答?”

宋辞想了想,摇摇头。

“不知。”

“若你我当真相忘于江湖,妾身便失去活的最后一番意义。”

“那时候,估摸着得是一条白绫吧。”她笑:“小刀也行。”

宋辞听后,眉头微皱。

“为何?”

沈惜词转头看向宋辞,眼中带笑。

“王爷,妾身心中明确,只要失去夫家,妾身便再无翻身的可能。”

“妾是因复仇而来,大仇不报,我这生,活的有何意义?”

“王爷是妾身在这世上,最后的执念。”

“若你我当真相忘江湖,我又该如何有勇气活下去?”

宋辞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沈惜词的手。

“沈惜词,相信我。”

沈惜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依偎在宋辞的怀中,感受着他的温暖。

两人紧紧相拥,仿佛要将彼此融入骨血之中。

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响起,打破了这宁静的夜晚。

沈惜词和宋辞相视一笑,闭上眼,听风过桃花。

就这样站在凉台上,继续注视姣姣月色。

而远处,那隐藏在黑暗中的身影,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仿佛正在策划着什么阴谋。

笛声婉转,如泣如诉,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沈惜词微微蹙眉,这笛声似乎有些熟悉,却又带着一丝陌生。她转头看向宋辞,眼中满是疑惑。

宋辞眼中闪过不解,轻轻握住沈惜词的手,示意她不必担忧。

穿过繁华街道后,径直来到一片幽静的竹林。

月光洒落,竹影婆娑,笛声愈发清晰。他们循声而去,发现一位白衣少年正坐在竹林中吹奏。

白衣少年端坐竹林,如同一幅水墨画中的仙人。

衣衫洁白如雪,仿佛不染尘埃,与周围的翠竹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画面。

月光倾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五官,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的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他站起身,向沈惜词和宋辞走来,每一步都轻盈而优雅。他走到两人面前,声音清澈而悦耳。

“二位是被琴声所引?”

宋辞微微欠身。

“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