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失意相随

二 失意相随

机会———

其实,曹操并非没有给过曹洪机会。

公元218年,已在益州站稳了脚跟的刘备北望中原,看到曹操正忙着对付孙权,就天真地想趁火打劫。在法正的建议下,他兵分两路:一路,先令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即在下辩一带随时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一路,亲率法正、黄忠、赵云等人主力进攻夏侯渊所据守的阳平关。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事即将拉开序幕……不久,当曹操闻得这个消息后,便赶忙让待岗的曹洪上岗,带人前去支援汉中。临行时,曹操特意安排曹休、辛毗二人作为曹洪的参军。

这时,曹洪终于熬成了一把手,成了元帅,这是曹操照顾他的老资格。暗地里,曹操对曹休说:“你虽然是个参军,但是,你要负起元帅的责任来!”曹操的这句话对曹洪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是偷偷说的。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洪知道了曹操的这句话,也就把大小事务都交给曹休,自己乐得去做甩手掌柜。

我们无从考证这时老干部曹洪的心理:委屈?愤怒?洒脱?

在曹洪带军挺进下辩的同时,刘备却嗅出了危险———孤军前出过远,曹洪军主力一旦南下切断辎重供应之路,则必陷困境!紧急书令张飞进军下辩,先摆出一副欲断曹军后路的态势。为了增加威慑力,刘备又派出马超从右翼出动到了沮县,此地能阻挡汉中曹军对下辩的威胁;主要看张飞能否再施当阳长坂坡时的威风,令曹洪军畏险而退。刘备采用的是忽悠计策,他的主力部队都去定军山对付夏侯渊了,已经无力再分兵作战。一连派出张飞和马超两员名将,刘备幻想能把曹洪吓回去。张飞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进至固山,充分利用多种舆论渠道,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即将出动切断南下曹军的归路!

考验曹洪的时刻到了!偏偏曹洪在这时暴露出了自己的缺点:没头脑。他真的被刘备忽悠了,没来得及做一道脑筋急转弯,就失去了一个元帅应有的判断力。曹洪勒马不前,众将唯他马首是瞻,也狐疑不前了。张飞得报,哈哈大笑。在他笑的时候,曹休说话了:“张飞如真的断我归路,应当伏兵潜行呀。现在先张声势,说明必然不去。应当趁其大军尚未云集武都,我军抛掉一切顾虑,疾行奔袭下辩,吴兰军破则张飞自然退军。”

本来,作为一军主帅,曹洪完全可以仅仅把参军曹休的提议作为一条可采可不采的建议,可是,出征前曹操已经说曹休才是真正的帅,于是,曹休的建议就成了决定。

曹军催军疾行,昼夜兼程,直袭下辩。张飞的大张旗鼓没有把曹休唬住,反倒把吴兰给忽悠了:吴兰部闻听张飞大军已经出动去断曹军归路,顿时放下心来,哪有这么大胆的曹兵?防备松懈是自然的事,谁知偏碰到了那不信邪的曹休,所率主力又是天下闻名的虎豹精骑,惯打无后方的突袭作战,吴兰竟在不知所措中发现:曹军骑兵已经扑进了疏防的下辩城!慌乱中集结部队已经迟了,部将雷铜、任夔等拼死与战,结果被发飙的曹军铁骑胡砍乱踏于马下,脑袋被砍走;吴兰死战得脱,率残部逃进了大山,谁知太不走运了,到阴平竟又被氐人首领强端偷袭,脑袋被砍下送给了曹军邀功,吴兰部竟落得个全军覆没,尸骨无存。这一次胜利,更像是曹休的胜利。可是曹洪却开起了庆功宴。庆功宴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

压抑———

下辩之战,固然是曹休决策的胜利,但是坐在主帅位置上的曹洪想当然地把功劳记在了自己身上。于是,他大宴部将。庆功宴会上,得意忘形的曹洪请来了倡女,让她们穿着清凉露点的罗縠之衣,在鼓上蹋步跳舞。这些倡女虽然没有汉赵飞燕的知名度,不可做“掌上舞”,但能做鼓上舞,那也都是魔鬼身材惹火辣舞了。

在大家流着鼻血欣赏着艳舞时,有一个人闯了进来,把这些猥琐男一顿臭骂。这时,大家才发现自己过火了,都用袖子擦擦嘴角的哈喇子,站好,肃然起敬地看着杨阜。杨阜何许人?当时的武都太守,地方官,负责军队招待工作。在军中聚众观看淫秽色情表演,曹洪确实肆无忌惮,但是也似乎有自暴自弃的样子。一个地方太守都能当众把他臭骂一顿,我们可以想象,曹洪的失宠已被天下人知晓。

下辩之战,曹军胜利,但是曹洪失败了。因为按照他的想法,部队本来该撤退的。如果下辩之战失败,那还有可能证明曹休是错的,他是对的。

有时,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是相冲突的。下辩之战的胜利捷报一送走,曹洪就知道自己以后再也没有出征的机会了,就自暴自弃了。在军营里组织并观看艳舞,是曹洪在发泄内心的郁闷,是一个败者的心理补偿。他压抑太久了!按照潜规则,作为曹操的堂弟,他本来该威风八面;他曾献马救曹操,曾率家兵1000为曹操募得数千人马。可是,他却始终被边缘化,很少有独立领兵的机会。下辩之战,他好不容易靠资历熬到了元帅的位子上,可是,曹操却又把实际指挥权暗地里交给了曹休。为什么?曹洪想不通。

孤独———

曹洪想不通曹操为什么让他做元帅,却把帅旗交给曹休。

人类的最大缺点,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下辩之战,曹操虽然让曹洪为帅,却是十二万分不放心,除了让曹休暗地里掌握军权外,当时还把辛毗派去监督曹洪。大军出征前,曹操望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忧虑重重,他把曹休和辛毗叫来,语重心长地说:“过去高祖(刘邦)贪财好色,而良(张良)、平(陈平)匡其过失。今佐治(辛毗)、文烈(曹休)忧不轻矣。”

领导说话有水平,短短两句话———交代了任务:监督曹洪;说明了任务的艰巨性:曹洪贪财好色的程度不亚于刘邦,其气焰也堪比刘邦,监督起来难度很大;让马儿跑之前,先喂马儿草:表扬二人是张良、陈平一样的人,日后必受重用。元帅还要归我管!———心里美滋滋的曹休和辛毗,肯定是把曹操的重托说了出来。曹休和辛毗也许无意贬损曹洪,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受宠,他们必然要把曹洪失宠的事情说出来。

中国从来不乏好事者,曹洪能不知道曹操对自己的评价吗?这时,曹洪已经为曹操工作了二十多年,却落得这么一个评价!完了,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曹洪万念俱灰。

下辩之役,曹洪只想尽快回去了却残生,所以,当初他主张退军,也许不是因为没头脑,而是没心情———战败与否,已经与他无关,他还愿意再前进吗?一个人,个人利益缺少时,就很难再去为集体利益而奋斗了。

曹洪的消极有道理。下辩之战胜利,辛毗被提拔为丞相长史,曹休被提拔为中领军,从此成了国家重臣。曹洪,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不但没有升官,反而从此再无出战记录。战争尚未结束。曹洪的政治生涯却在下辩之战后戛然而止。失去了战马,没有了战场,带着几分落寞的他随即缓缓地走了下来,逐渐在众人眼前开始变得模糊……耳边消失了刀剑的碰撞声,曹洪在家里数点着自己的财产,一遍又一遍。偶尔,他还会在家里欣赏艳舞,杨阜再也不会闯进来大声斥责了。这时,他已经引不起杨阜的注意了。

夏侯渊死了,曹操死了,夏侯惇死了,曹仁死了……昔日的战友,一个个地走了。访旧半为鬼,叹息肠内热。失意相随一生,孤独的曹洪,再无欲念。他只希望平静地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是,他的侄子曹丕却向他举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