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需要多久?你觉得咱们现在有那么多时间吗?”
“所以啊,咱们现在不光不能暂停开店,还得加快扩张的速度。至于时间嘛……是有点紧,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不管昌隆电器被卖给了谁,对方在刚接手后应该都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即便等对方稳住了公司情况,打算对咱们下手,那不也还可以再拖一拖吗?我估摸着至少未来一年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你能在这一年半内将咱们的大卖场增加到十五家,那就有了直接和厂家对话的资格。”
余菲菲闻言微蹙着秀眉沉默不语。
现在星海只有三家大卖场,分别是海城店、金陵店以及杭城店,另外还有两家店正在筹备中。
一年内将卖场数量增加到十五家,这难度很大。
资金方面倒不是最主要的,现在开店的成本并不高,咬咬牙还是可以运作的。
关键是
人手不够啊。
一家店从选址到装修到开业起码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么算下来至少也得同时筹备三家店才能完成任务,她手下那些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我觉得你有些太冒险了,如果是其他行业还好,可咱们不一样,咱们对货源的依赖太大了,货源就是星海的生命线,容不得出错。”余菲菲道。
李千年也承认,有些事情他是有些太理想化了。
主要还是因为他是重生者,从重生到现在几乎是一路顺风,这让他难免有些飘。
可余菲菲说的问题也是现实存在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他计划的再好,可万一出了差错呢?
而且一年开十几家店,这对于现在的星海来说,压力确实有些大了。
“我还是之前的建议,如果可以最好收购昌隆,就算不能收购也最好入股。这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能拥有稳定的货源,还可以
遏制竞争对手。星海的卖场模式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兴趣了,据我所知京都那边好像已经有人在开始做了,星海现在还是起步阶段,并没有在市场彻底站稳脚跟,对于竞争对手的领先也不够多,这时候竞争对手的出现对咱们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京都已经有人跟风模仿了?”李千年眉头一挑。
“嗯,一个姓黄的,我也是听以前在昌隆的同事说的,这个姓黄的原本只是昌隆的一个小客户,每次进货也不多,但不久前突然跟昌隆下了一笔大订单。”
李千年闻言神色稍稍显得有些古怪。
姓黄的?应该就是那位了吧?
要真是他,那星海还是真遇到了一个厉害对手啊。
家电大卖场的模式就是那位率先开创的,李千年现在做的其实就是在模仿人家。
只不过人家是从一个小店慢慢发展壮大,而李千年在做星海
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所以一上来就是大手笔。
按照上一世的轨迹,那位是从92年开始真正提出家电连锁的概念,开设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家电卖场。
自己的重生不光改变了身边人的轨迹,显然也影响到了另外一些人。
真要是那位入场了,那余菲菲说的这个事儿就很有必要认真考虑考虑了。
现在昌隆电器手握代理权,几乎掌握着所有进口家电在内地的供应,星海电器目前要受制于昌隆,那位黄老板也同样如此。
如果自己收购了昌隆电器,那就可以很好的遏制对方的发展。
虽然这么做有些流氓,不讲理,可商场如战场,谁跟你讲理啊?
重生者不就是要仗着自己的先知先觉去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好处吗?
况且那位黄老板也不是善茬,当初不也仗着自己掌握了销售渠道,逼着厂家打压竞争对
手,然后再以低价收购竞争对手吗?
可问题来了,他是真的没钱收购昌隆啊。
艳阳高照,晴空万里,难得的一个好天气。
李千年穿着t恤大短裤,鼻梁上架着一副太阳镜,很没形象的趴在栏杆上嚼着泡泡糖。
头戴遮阳帽,同样戴着墨镜,穿着淡青色碎花长裙的卓青站在他的身旁。
两人均是一脸笑容的望着旋转木马上冲他们做着鬼脸的卓小雅。
“我都不记得小雅上一次笑的这么开心是什么时候了,我也会经常带她来游乐场玩,但她从没这么开心过,谢谢你。”卓青冲着李千年道。
李千年笑着摆了摆手道:“有什么好谢的,我也没做什么。”
“就是因为你什么都没做,我才更好奇,小雅为什么会和你这么亲近?以前她见到陌生人总是会躲得远远的,连话都不愿意说,可她第一次见你似乎就很不一样。”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