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没有人知道这座山里隐藏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更没有人知道这湖泊可以提炼出盐,而文治帝为了?保密,更是曾密旨裴卿,若是找到了?可以采盐之地,必须派人日夜守着进山之路,不走漏一?点?风声。
这次徭役和往常不一?样,以往服徭役是每家?都?必须出人,只要官府一?宣布,每家?每户就要摊派人头。若是某人不想去?,好?吧,除非你?能给银子?,让别人替你?去?。
每一?次的徭役会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已经是惯有之事。
不过裴卿想法不一?样,说白了?,这不就是出门打个工吗?区别是以往不给银子?,现在给银子?。
他无需摊派,开出10文银子?一?天,管吃住,多是壮年小伙来报名,甚至还有哥儿也来。
裴卿来者不拒,只要身强力壮统统收了?,签订契约,不允许下?山,也不允许外传消息,若是家?人有急事,可以来传话唤人,但是是必须有人陪同?。
这样就避免了?消息的泄露。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裴卿不想节外生枝,就算别人知道他来找盐了?,但文治帝又不是第一?天派人出来,以往那么多工程队都?去?到处寻找盐矿,都?没有成功,那些人一?定不相信裴卿就能一?下?成功。
所以,他要打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有那些盐粒结晶在,裴卿用不了?一?个月,就可以生产大?量的盐,而且是成色很好?的白盐。
因为,过滤对?裴卿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就地取材,在周边砍伐树木制成一?个个巨大?的笼子?。
先把盐晶敲下?来融入水里,再用布先过滤两遍,这是初步过滤,这样熬制出来的盐就是粗盐,吃不死人但长期食用也不好?,可就是这样的盐,在大?楚也是奢饰品。
大?多数百姓吃的就是这样的盐,估计这也是古代人大?部分不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裴卿完全不会考虑这样的“毒”盐。
一?个个巨大?的笼子?里从下?到上面,铺上麻布,一?层层细沙,小石子?,木炭,再把初步过滤过的咸水慢慢倒进去?,从笼子?下?面流出来的就是淡青色的液体,早有人架起一?口口大?锅,烧起旺火,这些液体熬干,锅底上留下?白白的盐粒。
“盐!”
“大?人,是青盐!”
当第一?锅盐出来时候,全场沸腾了?!
这几日,因裴卿的平易近人,不仅没有克扣大?伙儿的伙食,还有银子?拿,也不像以前那些徭役一?样,每天不干满八九个时辰不让人休息,这些个百姓们?,无不觉得裴大?人是神仙一?般。
当然,还有对?和裴大?人一?起的那位哥儿,也是赞不绝口的,这些民夫们?虽然知道楚云慈位高权重,知道他一?定是富贵之家?出来的小少爷,不过,他们?不知道他就是当今殿下?。
他们?沸腾是因为,这些熬制出来的盐媲美于“青盐”。
青盐啊,只有那些贵族老爷们?才用得起,这些个百姓,大?多数估计一?辈子?也就只听过看过,毕竟,大?楚的过滤技术根本就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虽然对?于裴卿来说很简单,但要批量的生产,在大?楚是极为不容易。
青盐某些时候可以当作银子?一?样使用的。
也就是说,这出来的一?锅锅的都?是银子?啊。
裴卿用手捻起一?点?盐,在舌尖上尝了?尝,不像后?世那些雪白的盐,但食用是完全没有问题了?,毕竟这还是第一?锅,设备简陋,这也差不多了?。
“来人。”
“大?人。”立刻有人应声而出。
裴卿亲自装了?一?袋盐,又修书一?封,交代道:“快马加鞭,立刻送往京城。”
“是,大?人。”几人领命,迅速下?山。
“大?伙儿加油干,裴大?人说了?,每日评选出盐最?多的小组,组里每人每日单独赏银5文……”
哇……
这可是5文啊,相当于多了?半个劳动力,在银子?的诱惑之下?,这些民夫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干劲,不需要人鞭策。
-----
而远在京都?的文治帝,此时正?焦头烂额,心急如焚。
早朝。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文治帝内心咯噔一?下?,但既是帝王,自是有一?番气度,他正?经危坐,道:“王卿家?有何要事?”
“陛下?。”王尚书出列,道:“户部今日接到宁王奏本,内言今年天气不好?,盐之产量低下?……”
全殿哗然……
文治帝已有心里准备,还是忍不住内心失望,暗道:“呵,这就是朕养的尚书,吃力扒外的狗东西,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朕只处罚了?他儿子?,不仅不知感恩,还这样故意给朕找麻烦。”
他不敢寄全部希望于裴卿,但这个难关他也必须要过去?,朕总不能一?直被他牵着鼻子?,若是实在不行,就如太皇太后?他老人家?所言,但朕真不想走到那一?步,毕竟是朕的皇兄。
文治帝是没想到王尚书一?行人居然打击报复来得如此之快,他皱眉道:“呈上来。”
“是。”
曲有德取了?王尚书手上奏折和书信,交给文治帝。
文治帝翻看一?看,合上奏本,甩给曲有德,道:“念念……”
“是。”
“启禀陛下?,臣弟诚惶诚恐,因……”曲有德大?声念出来,让大?殿上的每一?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是宁王上给文治帝的奏本,大?意就是说天气不好?,日照时间不够,所以盐的产量更低了?,请陛下?怪罪。
呵,怪罪,这就是一?句废话,文治帝心里明知道这极有可能是假的,但就算如此,他能怪罪吗?
“诸位卿家?,宁王奏本所言,诸位有何良策?”
良策?
这就是死结,有什么良策?
若北方盐的产量低下?,就意味着供应不足,现阶段本来就是配比食盐,合着这奏本意思是以后?会更少。
大?殿上小声的交头接耳声音开始传来,但大?家?都?一?筹莫展。
只有邓渝一?言未发,作为两代老臣,他忠于文治帝,是文治帝的肱骨之臣,这里面的透露出的讯息一?下?子?被他捕捉到了?。
他和文治帝想到一?起,什么天气不好?,胡扯。
或者,这根本就不是天灾,而是人为。
邓渝道:“王公乃为户部尚书,这盐之一?事本就归户部所管,敢问王公可有何良策?”
王尚书淡然看了?看邓渝,未作理会:“你?知道又怎样又不关老夫的事,是宁王言产量底下?,非老夫所言,呵。”
但他作为户部尚书,此时正?是表态的好?机会,王尚书道:“陛下?,依老臣愚见,既已成事实,不妨从现在起减少按人头供应,并把定价略微上调。”
“还调?”邓渝怒道:“王公,这盐的定价已经太高,百姓苦不堪言,若朝廷在强行上调,且不是要让他们?吃不起吗?”
王尚书反驳道:“就是要让他们?吃不起,若吃得起,邓公可有盐给他们??”
“你?!”邓渝一?甩袖子?,顿了?顿,意味深长道:“王公,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百姓们?吃不起盐可是会出大?事儿的,还是想出办法的好?。”
现下?普通食盐价值是大?米的5倍,在大?楚,虽然它是一?味调料,但却是跻身在奢侈品列的调料。
若是还要调价又不供应,那百姓……可想而知。
王尚书淡然不能让邓渝给白白讽刺,他讥笑道:“老夫愚钝,控制配比,提高价格,这就是老夫想出来的办法,邓公,那您的办法呢?”
邓渝……
文治帝摆了?摆手,大?殿嗡嗡声瞬间消失不见,安静下?来,他道:“邓卿家?……”
邓渝道:“老臣在。”
“着人问问,广东那边今年盐之产量如何?可增长多少?”
“是,陛下?。”邓渝领了?旨意,但心里叹息,陛下?这是发愁啊,事实上,广东那边虽然靠海,但因为频繁遭受倭寇袭击,盐的产量极低,往年,能供应广东周边两地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余量?
陛下?是没有办法了?啊?
该死王尚书,该死的宁王!
君忧臣辱!老臣愧对?陛下?啊。
这么长时间,见满朝大?臣没一?个人能提出什么解决办法来,文治帝也不能干坐着,耗着也不是办法,也许这些人里回去?之后?会有什么办法也说不一?定,他道:“盐之一?事,乃国之根本,诸位卿家?,回去?好?好?想想,若有良策,速速奏来。”
“散朝。”
文治帝从头到尾在没有问过王尚书一?句话,这狗一?样的东西,真以为朕不敢动你?!
若真要走到那一?步,也许,也是时候了?,这么多年,或许,这一?战还是不可避免。
朕听裴卿那孩子?说可以找到盐,但绝不可能这么快,可是今日,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因为,百姓们?拖不起!
文治帝心情又怒又忧皱眉,往御书房去?,刚到门口,一?个太监忙是迎上:“陛下?,裴大?人派人回来了?。”
“谁?”文治帝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裴大?人是谁?这不怪他,毕竟他心情不好?,又第一?次听人说起裴大?人三个字。
太监机灵,忙道:“和殿下?一?起的裴大?人,派人回来了?。”
“卿儿!”文治帝瞬间燃起了?希望,裴卿派人回来,必是有所发现,莫非……
他问道:“人呢?”
“在御书房外候着呢。”
“传!\\\"文治帝一?边往御书房快速走去?,一?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