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第 189 章

饶是吴用平素能言善辩,有那三寸不烂之舌,死人都能给他说活了,可现在他对上慕容复,他还真是一字半句都说不出来。

倒也不是他不想说,无他,只因为吴用想求娶的是慕容复的表妹王语嫣。就王夫人那个性格,吴用看得很准了,若无慕容复出手相助,那他和王语嫣铁定是没戏唱了。

实在是难得见到吴用这副模样,慕容复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好笑,情之一字啊,但其实他心中也对两人的情意有了大概的了解。

毕竟,能让吴用这样一个内敛深沉一心干大事的人主动开口相求,能让王语嫣这样一个害羞内敛的姑娘主动表明情思不肯放手,又会是怎么样一种情意呢?

但凡是经历过这种感情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慕容复也不外如此。

慕容复心想,若是不能成全两人的美满婚姻,他们彼此恐怕都要留下毕生的遗憾了。

于是,慕容复想着成人之美,对各方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便应下了。

而段誉那头,段正淳一时顾及颜面,没好意思告诉儿子这个乌龙事件,这就导致段誉不死心见天儿的想在曼陀山庄偶遇王语嫣。可他不知道的是,王语嫣已经在参合庄住了许久都不曾回去了,他这守株待兔可是不成的,因为地方都没找对。

段誉守株待兔,强行偶遇不成,却是让王夫人瞧在眼里,觉得不能再拖了,她是越发的想把人赶出去了。只是这么想,王夫人并没有这么做,到底还是因为慕容复那头不愿意跟任何一方闹得不愉快。

既然说来说去都是慕容复的锅,王夫人便催着他去解决这件事了。

毕竟,段誉和王语嫣是绝对不能成的,这要是真成了,那可不就是乱套了嘛!

到了慕容复手里,这事情就好解决的很了,说到底不过是段正淳的面子问题,说不出口去吗?要知道,慕容复的手里可不只是有一个能够说动段正淳的筹码。

当初,阮星竹给段正淳生了两个女儿,一个是阿朱,另一个便是阿紫了。只是,段正淳的人可没有这等机缘巧合,更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是以,他们根本不知道阿紫的线索下落,就算是阿紫本人站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是认不出来的。

然而慕容复当初就没想着全部都说出来,这也是他存着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阿紫与阿朱不同,阿朱自幼长在慕容家,对慕容家自然而然的有一份忠心在,可阿紫这丫头就不是一个旁人能够掌控的了。

平白给段正淳送一个女儿回去,还不能给自己增添任何助力,得不到任何好处,只空口白牙一句感谢,这样亏本的买卖可不是慕容复会做的。

是以,慕容复一直装作不知道,只说是还不曾查出消息来。可眼下正是时候了,阿紫在参合庄已经待了不少时间,说起来平时也是能用上几分的了,而且正好可以用来搅合了段誉的心思。

段正淳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了,这孩子想要的时候是一个都没有,不想要的时候,连着蹦出来俩闺女,他这心里头啊,已经说不上来是个啥滋味了。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不能不认,可是就这么把人带回去,女儿回去了,女儿的娘呢?要怎么办?难道一起接回去?

想起还留在大理皇宫里的自家皇后刀白凤,段正淳一脸的苦色,回去之后也不知道是怎么算这一笔烂账了。

不过,到了最后,段誉没能娶到自己喜欢的姑娘,因为他们打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段正淳还是带着阿紫一道离开了,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慕容复的手笔。

说起来,像段正淳这样风流多情的人,怎么会对一个女子痴心不改呢?他对他的妻子刀白凤,更多的算是一场权力博弈带来的结果。如今,段正淳早已掌握了大理的权柄,真正的成为了大理的皇帝,只要他想,也不是不能办到。

段氏父子离开之后,慕容复就找王夫人提起了王语嫣的婚事,说实话,慕容复之前找的那些名门子弟,武林大侠还真是不少,只是王夫人少有满意的。再有,即便是王夫人满意了,王语嫣还是咬死了不松口,她也没辙。

但是,当慕容复提起吴用的名字的时候,王夫人很是诧异,也如意料之中一般拒绝了。

两人门不当户不对,年龄不合适,身份也不合适,在王夫人看来简直是哪儿哪儿都不合适。往昔,王夫人还挺欣赏吴用的才华人品的,这会儿就全都看不顺眼了。

只是,有的时候,再固执的母亲都拗不过倔强的女儿。

王夫人眼中的王语嫣一直是一个乖巧懂事,十分听话的孩子,可是这一回不管她怎么说她都不听,像是就认准了一般。

这种为爱执着的样子,依稀有她当年的影子,也就是在这一刻王夫人才觉得王语嫣像是她李青萝的女儿。

最终,王夫人还是答应了。

这一下子,参合庄里就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吴用和王语嫣,二是燕青和阿碧。

只是,虽然婚事都在参合庄办的,但是人总不能一直留在参合庄住吧?便是慕容复愿意,人家自己也不愿意呢!

于是慕容复送了两家各一套宅院,留给他们婚后居住。

不过因为吴用和燕青都在给慕容复办事,王语嫣和阿碧也总是与参合庄往来的关系,宅院都选在了离参合庄不远的姑苏城郊,也算是方便大家了吧。

这之后不久,西夏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迎娶银川公主的,不是什么名门子弟,更不是什么江湖大侠,只是西夏的一个小官罢了。但是有公主在,西夏王还是颇为看重这位驸马的,甚至有意再加提拔。

新任的西夏驸马是他们的人,这件事也只有慕容复和吴用几个心腹知道罢了,这枚关键的棋子还是要留待日后再用的。

说起西夏,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大靠山辽国了。只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明明上一代宋辽帝王都是心术权谋的能人,治理江山的好手,可到了下一代怎么就这么让人看不下去呢?

要说,大宋这位皇帝耽于享乐,追求奢靡豪华,劳民伤财,致使朝政昏暗,民不聊生。那么,大辽的那一位也不遑多让了啊!

想来,这俩才是亲兄弟吧?

不过,大辽这位不仅跟大宋皇帝有的一比,他手下所谓契丹勇士的作风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了,就差天怒人怨了。

大辽与大宋不同,这是一个马背上打下来的国家,士兵皆是骁勇善战之辈,剽悍至极。只是,大辽对自己人是万分好,可是对于其他民族比如他统辖下的女真部落,那可谓是极尽欺压,压根儿不把对方当人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与任劳任怨的大宋百姓不同,女真部落也有的是勇士,其中就有一个叫完颜阿骨打的就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让女真部落的族人也能够翻身做主人。

萧远山本就是辽国的重臣,此番他回到辽国,辽帝自然是要重用他这样的勇士的。而萧远山的真实意图,当真只是为了重新拿回权位吗?他要做的就是在取得辽帝信任之后,挥军南下,一举拿下大宋。

辽国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而大宋已然是山雨欲来了。

蔡京等人在得到了利益之后,不想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而皇帝对此也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这就导致了大宋境内开始出现内乱了。

所谓的内乱,最开始不过是一小批流民,因为不堪压迫,奋起反抗,最终攻占了一个小县城,而那个为非作歹的县官自然也逃不过被悬尸城门的下场。

只是,一小批无组织无纪律的流民,靠的不过是自己的蛮力,甚至更多的是因为对方昏聩无能无法抵抗,侥幸赢了罢了。

当朝廷派出军队镇压的时候,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那些流民就地正法了,那一日小城外的河水都是红色的。

不过,就如同历史上那无数次失败的起义一样,一个倒下了,总有另一个会跟上。

假如皇帝只会剥削只会压迫,那么百姓们总有忍不住灭了他的那一天,君不见昔日始皇帝何等英雄豪杰,最后亦不过是多挨了一代,大秦便灭亡了。

大宋各地都开始涌现出小规模的起义,只是这些起义者都是普通的百姓,因为活不下去了,这才想着破釜沉舟,奋力一战。这样的起义军对上大宋正规的军队的时候,根本就是不堪一击,毫无还手之力。

是以,刚开始的时候,各地的民间势力节节败退。皇帝本想着杀一儆百,故而对那些战败的势力下了狠手,斩草除根,却不想竟越发的激起了他们反抗的心思。

渐渐的,各地的民间势力开始联合,不断有勇武之士和博学之人加入进去,大宋的官方军队再也不能如之前一般所向披靡了,他们开始出现了败绩。而这样的情况,正好给了民间势力更多的鼓舞。

如果说这起义军们,最开始的时候不过是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怨恨,更多的还是希望朝廷斩杀奸臣贪官,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可后来,他们就是在争取自己的自由,最好不过是占山为王,自由自在。

但是,到了最后,或许愚昧或许朦胧的心思开始起了变化,既然皇帝做不到,那么他们可以自己去改变这个世界。

而这一切的改变,第一件事就是要推翻这个腐朽不堪的统治。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回国了,这一趟太折腾人了,嘤嘤嘤,补个觉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码字了,冲鸭!这一卷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