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奇葩事

大巴车的路线,正好经过乔渝的家,她到了小区门口,就直接回家了。

还问了司机明天大概多久出发,她到点了直接在门口等算了,就不去学校。

到家吼了一声,没人应,看来乔妈出去了。

提着空了的饭盒走到厨房,洗干净后放在碗架上倒放着,明天还得接着用呢!

走回卧室,想到那试卷上一个个大叉,就忍不住扶额,头痛起来。

这套卷子,二十道题,她对了一半,错了一半,看起来还挺匀称。

对比着夏老师发群里的答案,一个一个分析,看看到底哪一步出错了。

最后无语的发现,错的那些,甚至连对的边都挨不上,从一开始思路就偏了。

仿佛回到了最初学竞赛时的日子,她脆弱的心灵受不了这重大打击。

郁闷地打开手机,想向周苒哀嚎两句。

却发现刚刚还空荡荡无人说话的群里,现在一条条的信息飘过。

[谁比我错得还多的,整整十五个!]

[我十六,谢谢。]

[哈哈哈,我得到了安慰,我十二!]

[不是我说,跟我比起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我……对了三个。]

[噗哈哈哈哈,大哥牛掰啊这是!]

[你们不觉得这次的考试无限接近于正式竞赛题了吗?]

[不是说摸底考试吗,你搞错了吧?]

[哎呀,我找我表哥看的,本来是有一道题没弄懂,问他的。他在竞赛上获得过二等奖,他说这题和他参加竞赛时做的题难度相当,甚至更高一点。]

[真的?那你表哥有没有说,我们这水平能获得几等奖?]

[呃,没说,但我想,至少对一半才有出线的机会吧!]

[那我完了,可以直接收拾铺盖卷回家了!]

[凉了,我还是混混日子吧,能数学成绩我已经很满足了,竞赛就不强求了。]

一条条信息刷过,乔渝后知后觉自己的水平竟然算是好的那一拨?

嗯……心情突然好起来了!

其实,这么一对比,自己也挺优秀的嘛!

毕竟,能坚持到现在的同学,都不差。

当然,浑水摸鱼的除外。

歇下了想找周苒的心,安安静静的把错了的题抄下来。

这时候,她专门为竞赛准备的错题本就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了。

抄到上面的题型,都是她千挑万选的,同一个类型里最有价值的那个。

竞赛能进步这么大,除了季州的帮忙,这个本子也是功劳不小。

乔爸乔妈回家后,就看到自家女儿开着新买的台灯在书桌前奋战。

两人没有打扰,只眼神示意动作轻点,不要吵着乔渝了。

惦着脚尖回到卧室后,乔妈就叹气了:“哎,还以为放了暑假就没这么辛苦了呢,哪知道还是一样。”

乔爸:“是啊,下巴又瘦尖了,好不容易涨点肉,又没有了。”

乔妈:“明天,我去割点牛肉,做早点起她爱吃的孜然牛肉。这孩子平时嚷嚷着要减肥,不肯多吃肉,牛肉脂肪低,蛋白质高,给她补补。就她那小身板,再减成白骨精了!”

乔爸:“那我明天早点起床,载车带你去老庄牛肉店,那家店口碑好,肉都是新鲜的。”

乔妈:“成,就这样吧,我去做饭了,闺女到现在还没吃呢!”

乔爸:“去吧,我给牛奶场的打个电话,从明天起,就每天早上送牛奶过来。卫生又健康,高中了,营养得跟上!”

……

时间转瞬即逝,这一个星期结束,为期一个月的竞赛课程就要结束了。

乔渝的进步是巨大的。

夏老师每次下课都会留三道题让同学们回家去做。

都是课堂上讲过的,但难度往往是翻了一倍,他曾经说过,能自己把每天的三道题解出来,竞赛上,最次也能有个二等奖。

这话一出,没有人能淡定。

乔渝当然不例外,她虽然和竞赛班的同学比成绩不错,但放眼全省,她还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

夏老师口里的话,就成了她的衡量标准。

最开始,她要在季州的点拨下,才能做对,慢慢的,试着自己想,卡思路了就把错题本拿出来翻。

这样的方法,很有用。

每次做题要崩溃事,看着上面一个个攻克过的难题,就不会那么狂躁。

内心平静了,脑子也就不混沌了。

做题的正确率也上升很多,到目前,夏老师出的三个题,她已经能全部做对了!

四舍五入,就是她能获三等奖了。

哈哈,想得真美!

而乔渝一直疑惑的姜梓冉为什么会混进竞赛班的事件,也得到了解答。

原来,她是来蹭课的。

三中选出来竞赛班上课的学生,和一中的方式差不多。

中途也同样有人退出,按理来说,退出了位子也就空着了,偏偏三中有个奇人,想出了卖位子这种奇葩事。

顾名思义,就是本来进竞赛班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想上了,把她的位子卖给其他的人。

当然,面对老师的说法,是说觉得自己不适合竞赛班的上课方式,推荐另一名同学来。

三中教竞赛的老师,是外聘的,对这事也不在意,他只管教自己的,学生领悟几分就看自己的能耐了,比放养还放养。

要说三中好歹也是重点名校,怎么会出这种荒唐事呢?

就不得不说下三中如今的校长了,他正值退休之际,下面各个副校长竞争搞得乌烟瘴气。

竞赛班的事,这个推给那个,那个推给这个,硬生生给耽误了。

南江市以往没有搞竞赛的,成绩如何难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那么好做的,没人想搞这个烫手山芋,万一最后成绩不好,那不是丢脸了吗?

特别是这种在竞争校长的重要时刻,任何事都不能拿马虎。

最后还是教导主任看不过眼,接管了这件事。

但他们不像一中早有准备,学校也没专门搞竞赛方面的老师,人手也不够,只好外聘一个。

仓促之下,挑的老师实力还凑合,这职业道德嘛,就不好说了。

以上这些,全是乔渝从班上同学不经意间的八卦中七拼八凑出来的。

默默庆幸,还好自己一直是在一中,学校的领导也都是管事的。

她前世要是在三中这种氛围,考不考得上二本都是个问题。

难怪,在她前世高考那一届,三中的成绩很不理想,隐隐落成最后一名去了。

原来,源头在这啊!

她这算是一不小心吃了个大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