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周苒

选理科后,乔渝心里就像放下了一个大包袱,感觉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然而,到了星期五,还是得把九张卷子都带回去做了,老师才不管你高二学文学理呢,只要一天没分科,那每周末都是雷打不动的九张卷子,永远不多不少!

还好,这一次,她重新规划了时间。回家不能再像没进竞赛班以前那样,为了放松在学校绷紧的神经,把周五浪费掉,只看看书背背单词,不写作业。

英语这门对她算是最轻松的学科,放学回家就可以做了。政治这种只要会编,核心价值观正确,很快就能很快做完的,也放到周五。历史自从用思维导图后,知识点归纳清楚,变得简单许多的,也可以在星期五完成。

其他的,理科尽量拿到竞赛班去做,做不完的就星期天接着做。

哎,还真是一点空都塞不进去了。

默默抹一把心酸泪,劳逸结合是很好,但这个词,高中生不配拥有!

选了理科,还有竞赛课要上的她更不配拥有,好想捂嘴哭泣,真的太心酸了!

……

周六,顶着鸡窝头的乔渝打了个哈欠,挠了挠头,艰难的睁开双眼,坐在床上发呆,过了五分钟,她轻声的叹了口气,慢吞吞地拉开被子,起床洗脸刷牙换衣服!

昨晚,三张卷子是做得很顺利的,十点就做完了,完事后,已经精疲力尽的她也不想背单词看书了。

但离睡觉的时间还早,于是,她又把语文卷子拉出来做了,做到作文那里,她不出意外的又卡了。

她很想问问语文老师,有必要每次的作文都要布置两篇吗?别班的作文?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材不限,只要不抄袭就行。

她们班的作文,除了能题目自拟,啥啥都限,这周,又要求写两篇散文?不知道她最写不来的就是散文吗?这都是写的第几篇散文了?她怀疑语文老师是因为她的原因,故意布置的!

最后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写了啥,凑到了八百就不管了,洗完澡睡觉都凌零一点钟了。

为写作文这么烦恼的,除了她,还有谁?说出来互相抱抱温暖一下,天天看作文书、散文集、小说本,阅读能力是提升了,写作能力却没提升多少!

越想越脑壳痛,以后还是把语文挪到星期天去吧,免得影响心情,今天可还有竞赛课要上呢!

公交车上,乔渝困顿的身体在座位上一摇一晃,头一点一点的,司机一个急刹车,差点要撞上前座了。

这一下,倒是把瞌睡抖掉了不少。

她背着书包走到培训班,门是开着的,但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走到位子上坐着,无聊扫视了一圈,发现一周没人的教室还挺干净的。

“哒哒哒”的走路声,从教室的后门传来,她回头望去,是一位个子偏矮,身材瘦弱,皮肤苍白的女生,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

手里还提着扫帚、撮箕,难不成教室就是她打扫的?

只见女生身穿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面上却看不出丝毫窘迫,嘴角带着一抹淡然。见她看过来,还冲她笑了一下,显得极为爽朗,好像有点眼熟。

乔渝看见她笑,下意识的回了一个,正准备打招呼,话到嘴边却愣了,这女生不就是周苒吗,她怎么会来这里?

以防认错人,她迟疑的开口,询问道:“你是周苒?”

“对呀,乔渝,好久不见!”

真的是周苒,可跟她记忆中的人,却相差的有点大。

“我就是来一中培训的那两人之一,你应该听说过吧!”

乔渝了然,怪不得呢。

也不知道原本内向的她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才会把性子变得与以往大相径庭,但这样的改变无疑是很好的。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培训班遇到周苒,内心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只是下定决心,这一世,她会阻止那件事发生,帮帮这个女孩!

乔渝:“原来有你啊,怎么来的这么早,还把教室打扫的这么干净,真的太勤快了!”

周苒:“我可是专门要求来一中的,毕竟是我的母校,没想到一来就遇到熟人了,真好!”

乔渝:“欢迎你,也恭喜你,再回一中,我们真有缘分,又当同学了!”

周苒:“那就多多关照了,老同学!”

两人相视一笑,都感到对方很合眼缘,就继续欢快的聊天,又约着下课后一起去同学会。

本来,乔渝是想阻止她去的,这样悲剧从根本上就解决了。可聊到这个话题时,才知道,这个地点,就是周苒提议的,她在那家饭店兼职,打零工。介绍聚会去这个地方,她能得到一些提成,抵她一个月生活费了。

从小到大生活过得还算优渥的她,虽不能感同身受这种缺钱的滋味,却也能理解。

这下,乔渝就不好开口了,只能心下决定,到时候,要寸步不离的跟着她。

……

李老师来课堂,宣布了要来两个新同学,也就是周苒,和程美茜口中那个极帅的男生——时衍,乔渝看了一眼,确实很帅,就是气质冷峻,很不好接近的样子。

自我介绍后,就安排他们两人在靠窗第二排,也就是乔渝前面的位子坐下。

今天的教室,已经不是上周坐得满当当的样子了,空了五个位子,都是自知跟不上,不愿再来培训的同学。

乔渝前面这两个,门后面那一排的两个女生,和最后一排两个位子,都没人了。

可想而知,数学竞赛,是真的难住了不少人。

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又还能剩下几个呢?

就连目前留下来的,也有一部分没怎么听了,甚至还有人把作业拿出来做,而李老师也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在做其他的,只自顾自的讲。

也许,在他心里,这些人本来就不是数学竞赛的苗子,才不管他们听不听呢,只要他看好的人在听就行了。

乔渝把这些看在眼里,心里也明白了,李老师,他只在乎拔尖的那拨学生,这可能,也是学校的意思吧!

竞赛,如果不是确定有天赋,获奖几率极大,对于时间紧张的高中生而言,其实是浪费,还不如老老实实学习。

她要不是因为学神,估计也是被抛弃的一员,这真相,还真是残酷又清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