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抗倭二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计谋是一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实力。于是李乘风力排众议,委托戚继光,让他全权负责练兵一事。当然了,戚大将军也不愧是名将,虽然只有二十岁,但在这方面似乎有着天生的才能,没过多久,原本闲散的海防便开始有模有样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按照原计划,李乘风是打算先等狼兵到位,两个派去日本的学生回来,再进行下一步动作,可形势却不容乐观。

夜黑风高的一天晚上,十几个日本浪人袭击了杭州府中的大户,不止如此,他们竟然还杀了两个前去镇压的百户,手段极其残忍血腥,朝廷震怒,命李乘风务必捉拿。

说实话,单单只是抓这十几个倭人已经很吃力了,就算侥幸逮住了,也是治标不治本。虽然他们体貌特征比较明显,但分布太过零散,有的甚至独来独往,想在茫茫人海中全把他们抓住,无异于大海捞针。

李乘风坐在厅堂最中央,头疼的看着朝廷的指令,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人都在这里,也算是他的固定班底,经常时不时开个小会什么的。

“你们有什么建议吗?”李乘风满怀希望的问道,在座都是些大佬,指不定会有些想法解决此事。

结果自然是让他失望了,几人互相看了看,都无奈摇头。

胡宗宪叹气:“这要是大批军队还好说,加在一起不过几百人,可怎么管,不然让各地巡检司或衙门加强巡视?”

“不成不成。”戚继光立刻出言反对,“那群浪人武艺高超,有几个领头的,我对上都要慎重,让普通衙役们去打,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确实是这个理,但如今也是没有办法,胡宗宪转来转去,目光扫到一边的俞大猷,于是问道:“你之前不是因为剿灭了不少小规模的山匪而被提拔到千户吗?对付他们可有什么办法。”

李乘风戚继光等人惊讶道:“志辅竟然当过千户,那怎么……”见面的时候还是个芝麻大小的官。

俞大猷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胡宗宪翻了个白眼道:“他自找的,前一阵死心眼儿一直给上任提刑按察使司上书,要人家出兵平寇。那老东西马上要到任期了,巴不得当缩头乌龟,哪敢出兵,给了这傻子一顿乱棍,还夺了他的千户。”

李乘风叹气,官员不作为也是东南倭寇泛滥的原因之一啊,安慰了俞大猷两句,接着便问他有何见解。

“我之前剿匪,都是单枪匹马的上山,跟他们讲可以派几个人跟我比试,只要有人打得过我,朝廷就不动他们,要是我赢了,他们就自动归顺。”俞大猷道:“我看不如这样,那些浪人虽然身手不错,但还不是我的对手,就让我一个人去捉拿,不用别人了。”

胡宗宪跳起来给他一个暴栗:“你是不是傻!你一个人是要捉到猴年马月吗!真把自己当天下第一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俞大猷的建议虽然扯淡,可却给李乘风敞开一扇天窗。对啊,江湖事江湖了,虽然普通士兵打不过浪人,但有人能打过啊!

正所谓天下武学出少林,东南这么多少林寺,肯定有哪个能制住这帮倭人。

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众人听,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但旋即又沉下脸。

“怎么了?有什么困难吗?”李乘风表示疑惑。

胡宗宪苦笑解释:“托上任巡抚的福,前一阵对周边寺院强行征税,杭州方丈不从,最后被关押致死。导致直到现在寺庙和官府之间关系都很僵,估计他们不会出力啊。”

“这……”李乘风真是想狠抽之前的领导班子,猪队友啊!但目前来讲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只能试一试了。

于是第二日便派人前往苏杭等地少林商谈,最后果然之前预想,人家连门都没让他们进。

官府众人沮丧万分,正当一筹莫展之时,手下突然汇报,俞大猷不见了!李乘风一拍脑袋,坏菜了!他估计又故技重施,去上门挑战了!

寒风凛冽,只见一高大男子身穿常服,一步一步走上少林寺的台阶,对着门,抽出兵器,傲然而立。大声道:“泉州俞大猷慕少林威名,但求一战,安敢否!”

……

当俞大猷横扫沿海少林,最终和达成君子之约,对方同意平寇一事传到官府,众人简直惊呆了,还能这样玩?

李乘风大喜,立刻与少林寺联系,双方一同抗倭。

事实证明,种花家武学果然博大精深,此次少林派出的都是些武僧,手里的兵器也只是普通的木棍,在做工精良的□□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可即使如此,僧人们还是凭借强大的武力值打得倭寇节节退败。

这些和尚大多是本地人,平日早就对日本浪人的胡作非为感到愤怒,好不容易能出手,也不管什么破戒不破戒,上去就是一棒子。其中最生猛的一次,发生在松江附近的翁家港,大概是被压制的狠了,浪人们打算联合起来干票大的,组织了一百多人共同抢劫。结果跟少林寺的联防队撞了个照面,看见夜里一排闪闪发亮的光头,浪人们拔腿就跑,和尚拎起棍棒在后面追。

其实按常理,浪人一心想跑是拦不住的。但武僧们多多少少有些一根筋,竟然在后面追了整整七天!从松江一直跑到嘉兴,最后把这帮人全歼后才收兵回营。

如此一来,困扰东南许久的零散倭寇算是解决了,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端。

李乘风做梦都没想到,派到日本的那两个人,原本只是想让他们去找日本国君,只是想敲打敲打他们。让其稍微约束点自己个国民,别再骚扰大明,最好也别收容那些华夏海盗。其实这也只是个心理安慰,李乘风也没抱太大期望,结果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原来在蒋州和陈可愿到达日本后,才发现日本的皇帝早就没了,整个日本都在混战,也难怪那么多人去大明逃难。

当地比较有权势的大名热情的宴请了他们,二人吃饭吃得兴致不太高,心中都知道,此次任务怕是失败了。结果大名在饭桌上不经意的感叹了一句:“明朝果然人杰地灵,我有位兄弟,叫毛海峰,那可真是位好汉!”

蒋州和陈可愿一惊,毛海峰,这不是大海盗汪直的养子吗!于是忙请求大名引荐,见到了毛海峰,最后竟然还见到了汪直本人!

二人对汪直进行了一番规劝,本以为是长期战役,没想到汪直竟然一口答应!不仅如此,汪直还招待两人游览日本,各地大名听说汪直到了,纷纷出来迎接,排场那叫一个盛大,简直比看见本国君主还恭敬。

玩也玩了,事情也谈好了,二人回国的时候也到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出发前,汪直竟然一把抓住陈可愿,笑道:“我还有些事情没弄明白,不如你留在这帮我解惑,蒋公子就带着海峰回去吧。”在场的都明白,这是留个人质,但也无可奈何,蒋州和毛海峰一起去找李乘风。

事情有了重大进展,李乘风十分高兴,这种情绪在他看到汪直心中提的要求时达到顶点,原因很简单,汪直接受招安唯一的条件便是,开放海禁。想来也是此人在海外待的时间太长,对朝中形式并不十分了解。

汪直本是徽州人,虽然和成化年间的西厂大太监重名,但自身成就却比另一人高多了。他年少时家境也算不错,父母出钱供其读书,可他一看书本就脑袋疼,反而对做生意产生极大兴趣。

做生意就做生意吧,作为徽州人,骨子里流着徽商血液,喜欢也无可厚非。但汪直却和那些摆地摊起家的同乡们不一样,他眼界广,觉得要做就做大的。于是开始偷偷摸摸从事海上贸易。

最早是东南亚一带,当他手下的船队越来越多之时,他将目光锁定到了日本,虽然日本物资匮乏,但却有好几个银矿,钱简直不要太好赚!先是茶叶,然后丝绸,最后甚至军火,银子仿佛流水一般涌向汪直的钱袋。

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汪直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海盗也将目光锁定在他身上,汪直脾气上来了,老子就是卖枪的,你们竟然敢抢我?!于是开始组装自己的力量。

慢慢的,他的地盘越来越大,手下越来越多,不仅中国人,就连日本人也为他打工。他的武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船是最大的,每年的收入比浙闽两地加起来都多。看到报告的时候李乘风满头黑线,到底谁才是政府?

但是其实汪直的愿望也很简单,他基本上没有抢劫或者骚扰过沿海居民,也没跟大明作过对,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一个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所以开海禁才是他唯一的愿望。

搞清这一点,其实就好办多了。之前的事情给了李乘风启发,和这些人打交道,有时候不能太过官方,还得拿出诚意。于是按照汪直招待蒋州陈可愿的规格,也招待了毛海峰。堂堂朝廷大官,如此礼贤下士,把毛海峰感动得稀里哗啦。

海峰是个实在人,被招待得不好意思,强烈要求帮着李乘风做些什么。李乘风推脱,可身边的胡宗宪却抢先开口道:“宁波西北有一窝海盗,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极为奸猾,残害了不少百姓,如今官府实在抽不出手去收拾他们,还请毛先生多多帮忙。”

毛海峰在海上称霸多年,收拾这么几个小贼自然是不在话下,于是兴高采烈的点头答应。待他走后,李乘风无奈的看着胡宗宪:“本不必如此……”

胡宗宪嘿嘿一乐:“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相处这么久了,他自然知道自家上官是个风光霁月的君子,所以这些小人之事,他就帮忙代劳了。

那帮小海盗,官府自然是能处理,让毛海峰出马只有一个目的——向海盗群体们传达,汪直不再是他们的同伙了。

毛海峰兴致冲冲的归来后,李乘风将所有战利品都给了他,并且对其大加赞赏。最后毛海峰更是亲自送毛海峰离开,一个人质也没扣。

见李乘风如此行事,汪直终于慢慢放心,又有义子毛海峰不断在身边说好话。便拿出自己的诚意,下命令约束依附自己海盗们的行为,打算正式与官府商量归顺一事。

作者有话要说:正史上俞大猷年轻的时候是真的单枪匹马去少林挑战过,而且还打赢了,据说现在少林还有俞大猷留下的武学书籍,这个人是真的武林高手。

晚上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