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么小你也下得去手

纪家老宅也在海山附近,他们到老宅的时候才不到十点。

回老宅是纪晏礼开的车,周曲似乎已经回去了。

看到驾驶位上的人是纪晏礼,守在外面的保镖很有礼貌的开门。

下了车,纪晏礼带着程沫羽进了后湖的旁边的一座楼阁里。

他们进去的时候,老爷子正在吃早茶听戏,管家看到纪晏礼身后跟着的程沫羽,脸色微变。

“老爷子。”

他低头,眼角余光看向程沫羽的方向。

老爷子一怔,随后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

他目光接触到纪晏礼身边的程沫羽,眼色一凛。

老管家十分识趣扭头看一眼台上,台上唱戏的人立刻停了下来撤了。

“纪晏礼?”

老爷子语气严肃,纪晏礼抬手,大掌握住程沫羽的手。

他的手将程沫羽的小手几乎都牢牢的握住在掌心,让人看着无比亲昵。

“爷爷。”

纪晏礼带着程沫羽走过去。

“这是程沫羽,我们昨天领的证。”

砰!

老管家手里的茶杯摔在了地上,几个人都看着他,老管家笑了笑,淡定的蹲下来。

“手滑了,少爷,夫人爱喝什么茶?我去泡。”

“她喜欢红茶。”

纪晏礼十分平静的开口回答,程沫羽微愣,这人怎么知道的?

她最喜欢的就是红茶特有的发酵香气。

“家里的红茶有好几种,不知道夫人喜欢什么品种。”

“川红工夫,没有的话正山小种也行。”

纪晏礼是怎么知道她的喜好的?

程沫羽蹙眉,心里隐隐约约的发毛,她头一次觉得自己像是个浑身赤果的婴儿,毫无遮掩。

川红工夫带着浓郁的玫瑰香,小种红茶有桂圆的气味,都是她喜欢的。

当然,如果都没有,青茶也是ok的。

“哟!记得那么清楚呢,也不见你记得我爱喝什么?”

老爷子忽然阴阳起来,纪晏礼捏了捏眉心,带着程沫羽坐下。

“三叔,给爷爷沏一杯普洱,要老树普洱。”

程沫羽默默记在心上,老爷子喜欢普洱,管家可以称作三叔。

“来了就坐下听听戏吧,你们继续。”

老爷子看了一眼空旷的戏台,老管家拍了下手掌,刚刚退下去的那些戏曲演员又鱼贯而入的上台。

锣响,鼓响,楼阁里又热闹起来。

不一会儿,茶也上来了,程沫羽一边慢慢的喝着爱喝的川红工夫,一边凝神听戏。

不知过了多久,戏曲落幕,屋子里又安静下来。

“程丫头,这出戏你觉得怎么样?”

嗯哼?

这是在考察她?

“这出戏挺不错的,能把林冲暴雪之夜奔向梁山的匆忙,慌乱,还有不顾一切唱出来了。”

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年代,能听懂戏的人不多了。

“你会听戏,这很不错。”

“以前村里会有自己的戏班子,山村里不比城市,我小时候能玩的不多,听戏算是逢年过节才有的,也经常跟爷爷奶奶去听,所以知道一些。”

老爷子对她的赞赏又多了不少,这女孩子从进来的时候他就喜欢。

他有意考验她,这女孩子不卑不亢,满足他对孙媳妇的要求。

“很好,以后得空可以来陪我老头子多看看戏。”

程沫羽沉默了会儿道:“如果导师没有安排的话,我就回来陪爷爷。”

导师?

老爷子的脸色立刻变了起来。

“什么意思?你还在念书?”

他将手中的茶重重的放在桌上,死死盯着纪晏礼。

“那么小,你也下得去手!”

程沫羽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她低头慢悠悠的喝茶,看样子并不打算替他解释。

纪晏礼看一眼偷笑的程沫羽,嘴角微微压了下。

“比我小五岁而已,研究生。”

五岁……说小不小,听起来还算是个人样。

“小五岁也是小!你有没有跟程程父母说过?好好谈了没有?我教你的礼数都哪儿去了?”

老爷子还是不满意,他气得吹胡子瞪眼,拿起拐杖敲一下纪晏礼的腿。

纪晏礼面色不改,只是他的视线落在程沫羽的身上。

程沫羽看差不多了,咳嗽了下。

“爷爷,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我没有亲人了。”

程沫羽语气平淡,却让老爷子神色霎时灰白。

他苍老的脸颊满是心疼,沉默了会儿后默默地从拐杖上抠了一颗宝石下来。

“孙媳妇,送给你,拿着。”

啊?

程沫羽哑然,她不解的看向纪晏礼。

“难得爷爷那么大方,都舍得把自己珍藏的宝石送人了。”

他语气里的揶揄让老爷子差点没扬起拐杖打他。

程沫羽看着他们爷孙二人,心里暖洋洋的,她好像……很久很久没梦到爷爷奶奶了。

以前爷爷奶奶活着的时候,她也是这样调皮逗他们的。

“好了,程程这孩子我喜欢,以后你别欺负人家。”

“茶你也喝了,现在该带程程去转转,你们是新婚,这几天就住老宅吧。”

老爷子的话不容拒绝,程沫羽认命,算了,再配合两天,之后去了学校就说学业忙借口躲一躲。

纪家老宅不知比澜园大多少,纪晏礼是开着车带她去转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纪家老宅竟然还有一座小后山。

听说老爷子平时也会来这边走走,算是锻炼。

到了纪晏礼住的阁楼,一进门,程沫羽就看到墙上挂着好几床古琴。

她一愣,随即快步过去。

这是她奶奶斫的琴!

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陆字!

“老爷子喜欢古琴,这些都是他的藏品。”

纪晏礼看出她感兴趣,开口解释了下。

“爷爷的琴……怎么会放你这儿收藏?”

“这些琴……都是哪儿买的?”

程沫羽不知道这些琴是辗转多少人的手才到他们这里的。

她从小就知道她爷爷奶奶的手艺很好,只是他们山村里手艺值不了几个钱。

像这样的一张琴,他们顶天了也就卖个八千八。

直到她出了小山村,通过网络才知道,原来她奶奶斫的琴,早就被这些人炒到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一床了。

“老爷子嫌别的地方不好放,就放这儿了,其他的你不必知道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