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小字青雀, 武德三年出生,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从小就“聪敏绝伦”,所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他很宠爱。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李泰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然而,李世民不仅舍不得爱子离开自己去封地,甚至还一度下诏想让心爱的儿子搬进武德殿居住。
武德殿是极为靠近东宫的宫室,魏征曾说过“今武德殿近储后焉”“在东宫之西”,其地理位置之重可以见一斑。更何况当年的李元吉就是住在武德殿与李建成互通有无的,李世民即位之初便是在武德殿听政的,可见武德殿是一个多么重要敏感之地。
魏征极力谏止此事,李世民才没让李泰搬进武德殿。
李世民对李承乾失望之下,对李泰更是百般宠爱,经常带着他四处游幸,甚至不过短短一日见不到他,也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一日之内鸿雁往返数次。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泰\"腰腹洪大\",不过李世民见到爱子如此圆滚滚的模样,担心的却不是太胖的话会影响身材,而是觉得儿子这样上朝参拜的时候一定会很辛苦,心疼之下特别准许他乘着小轿子到朝所,这真是前所未闻。
李世民还在东都洛阳“并坊地”赐给李泰,而且合并坊地后,李泰的大宅还占了\"东西尽一坊\"之地,另有\"潴沼三百亩\", 李泰于此处为池、池与洛河之间修建的堤岸,正是日后堪称\"都城之盛\"的魏王池与魏王堤二景。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亲临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并因此特别赦免了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又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了魏王府的官员以及同住一坊的老人很多东西。
李世民高兴之下,还将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园赐给了宝贝儿子。
李世民爱屋及乌,连李泰的长子李欣,也因为父亲的原因“特为太宗所爱”,四岁的时候便被接进了宫中抚养。
李世民对李泰这种种逾越礼制的宠爱,就连史官都不得不感慨到“其宠异如此”。
李承乾看到父皇如此宠爱李泰,心中开始不安了起来,担心着父皇会不会废了自己而去立李泰。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李世民在李泰完成《括地志》编辑工作后,对他的宠爱达到了极点。
这本《括地志》,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三百五十八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其中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
李世民看了之后,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秘府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惹得褚遂良不得不上疏劝谏。
李世民乐呵呵地表示赞同褚遂良的观点,却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开支,而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
这样一来,李承乾更加不安了,觉得父皇早晚会废掉自己,让李泰当太子!因为他对李泰的待遇,已经超越了自己!
李泰也因为李世民的宠爱,觉得自己夺嫡的机会到了!
他首先认为李承乾是个瘸子,形象上不如自己,在父皇那里也不如自己有地位;其次,只要自己折节下士求得声誉,那取代太子就是早晚的事!
他想到就做,他结交黄门侍郎韦挺以及工部尚书杜楚客,让他们俩人为自己结交朝士。
李承乾让杜楚客怀金贿赂权贵,让权贵去向李世民说魏王聪明,应当为太子。
这样一来,文武之臣,各有附托,朋党之争,为之激烈。
李承乾看到弟弟李泰这样步步进逼,想出的对策是:刺杀李泰!
他偷偷养刺客纥干承基等壮士百余人,想用他们谋杀魏王李泰。可是,李泰防卫极严,让他没有下手的机会。
李承乾见这一招不行,想出了一个彻底葬送自己前程的计策:发动政变!
他的父亲李世民正是因为发动政变,成功夺取权力!
李承乾有榜样在前,决定效仿父皇,发动政变,杀死李泰,甚至李世民,然后自己获得绝对权力!
李世民之所以发动政变成功,是因为他有许多的帮手。所以,李承乾也寻找着帮手。
这些帮手,自然是要对李世民有怨言的人。
李承乾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这些对李世民有怨言而手里又有权力的人。
第一人选,就是大将军侯君集。
这是一个打战相当厉害的人物,他曾跟随李靖征战,平定了吐谷浑,后来独自带领人马,踏平了高昌国。也是在这一战中,他不曾奏报请示朝廷,就发配没收无罪的人,又私自收取宝物。军中将士知道这个情况,也争着盗窃。
侯君集怕暴露了自己私收宝物这件事,当下不敢制止。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消息还是走漏了。
侯君集回到京师,有司请朝廷追究侯君集的罪过,朝廷诏令侯君集下狱。最后,还是岑文本上书李世民,说他功大于过,李世民这才饶他不死。
侯君集也自此心中有了怨言。
李承乾得知侯君集心怀不满,当下与他共同密谋。
侯君集的女婿贺男楚石当时任东宫千牛,李承乾命令他数次引侯君集进入东宫,向他求教安稳自己地位的方法。
侯君集认为李承乾差劣软弱,想利用他成就自己的大业,当下赞成李承乾图谋不轨,举着手对李承乾说:“这好手,应当为你效劳!”
侯君集就此和李承乾结盟,造反集团正式成立。
不过,他有时担心阴谋泄露,心中不能安定,常常半夜突然颠仆而起,叹息悲痛很久。
他的妻子感到奇怪就对他说:“你是国家大臣,为什么这样?必定有缘故。如果有不好的事,辜负国家,应当自己自首罪行,头颈尚可保全。”
侯君集没听妻子的话,而是继续密谋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