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思考对策

这次却来了个暗讽的比喻说他是“毒瘤”,让他一时急于事成都没有仔细思考其中的含义。然后……,感觉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结局真是让他功亏一篑,怎么能不恼羞成怒呢。顾萱那边分是分了,却是怨恨收场,想他郑子明,朋友场里出了名的高手,哪个女人和他分手后不是余情未了,恋恋不舍。虽说分手之后还能做朋友是有点夸张啦,但是怎么说都是依珊喜喜的结局。唯一的分手成恨,还让沈宛央给撞上了。

从顾萱的病房里灰溜溜地走出来的时候,郑子明的心情真是有如千百万头草泥马从脑海呼啸奔腾而过。当他把那束被退回来的百合花,象征着耻辱与失败的花,狠狠地扔向垃圾筒时,甚至还恨不得再踹上两脚才能解气。

他进电梯的时候,都想过直接去地下三层停车场,开车走人算了。一次比一次更甚的在沈宛央面前的丢人现眼,真是够了。

然而就在电梯停在一楼,大部分的人都纷纷走出去的时候,郑子明也鬼使神差地出电梯了。他站在一楼空旷的大厅里,望着人来人往的门口,突然又改变主意了,他还是得挽回他的颜面才行。

他走出医院,找了家星巴客坐着,一边打发时间一边思考对策。

……

沈宛央在郑子明走后,就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的笼罩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的这个城市,想着自己的心事。顾萱也没有出声,从郑子明走了之后就去卫生间洗漱整理去了,她没有叫沈宛央帮她,沈宛央也就没有伸手,或许,此时的她更需要一场情感的宣泄吧, 对她的爱情,只属于一个人的哀悼,沈宛央还是不打扰的为好。

沈宛央也在想着她爸爸的事,过去了几天了,不知道她爸爸醒过来没有,有没有什么进展。因为昨晚上打吊瓶打得太晚,今天上午顾萱都没有什么治疗措施,只是确保多休息就好,今天的吊瓶要到下午两点多三点的才会开始。所以这好不容易多出来的一上午的空闲时间,她就好想去看望一下她的爸爸啊!

好不容易等到顾萱从卫生间出来,沈宛央赶紧转过身来,看到顾萱脸也洗过了,头也重新打理过了,一副没事人一样的重新回到床上,躺下。她看着顾萱好像又要睡了似的,忙问:“那个,顾萱,你累了要睡了吗?要不要坐起来看会闲书?我帮你带了好几本打发时间的小说呢。”

“不必了,现在什么样的小说不是讲的男欢女爱的情感类,怕触景生情……”顾萱眼睛都没有睁开地就回绝了她。

沈宛央也是无语,顾萱说的没错,现在的小说的确如此,言情类的肯定是不用说了,其他的无论是玄幻修仙,还是推理侦探,无一没有感情戏的融入,好像无论做什么大事小情的,都得有爱情支撑才能迈得更快,走得更远。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们却必须是为了生计而顽强地生活着,爱情都是没有时间去想的奢侈事情。比如她,或者顾萱也算一个。

拍马屁拍到马腿上,沈宛央有点懊恼。正打算再说点什么。

顾萱开口了:“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我看你身体也好多了,也不发烧了,上午也没有吊瓶要输,我想……”沈宛央试探性的语气跟顾萱商量,“我想去市级医院看一下我爸爸,到中午吃饭前我一定能回来,不知道你一个人能不能行……”

后面的话,沈宛央越说越小声了,毕竟她这个作护工的要跷班了,怎么着也是不好交待。

“你去吧。”顾萱爽快地答应了。

沈宛央还有很多想说服顾萱的话没有发挥出来,见她答应得这么利索还有点不适应。

“你今天上午还有两项检查要做,到时候会有护士来病房通知你,不知道你自己能不能行……”沈宛央有点担忧地说。

“能,”顾萱眼睛都没有睁一下,不耐烦地打断沈宛央的话,“想去干嘛就赶紧去吧。中午能赶上吃饭就行。”

“好,那你赶紧休息吧。我给你烧点开水倒到保温壶里,放在床头柜上,你渴了的话,就自己倒水喝。”沈宛央高兴得不得了,喜笑颜开地张罗着给顾萱准备一些她可能需要的东西,都放在床头柜上,力保她能够伸手就拿到。

收拾到最后,沈宛央甚至把顾萱曾经表示厌弃的言情小说消磨时间的最佳选择都给摆放在了床头柜上,才放心地出了门去,轻轻带上门就走了。

沈宛央没有注意到,身后顾萱慢慢睁开了眼睛,望着一点点关闭的房门,眼睛里有泪缓缓流出来。

要不是现在所处的楼层太高,等电梯等到满心满眼都充满了焦灼之情的沈宛央真想就从楼梯跑下去算了。估计就是了为消除人们久等电梯而不到产生焦躁心情,电梯厅的指示牌上并没有显示电梯轿厢所在楼层的屏幕,所以沈宛央只能站在电梯厅里,内心里一遍遍地跟自己说:再等一分钟,再等一分钟,如果电梯再不来的话,我就走楼梯了。再等一会,给电梯一个机会,再不来的话,我就真的要走楼梯了。

这样的内心独白重复了三四次之后,电梯门终于开了,而且是向下行的!

终于走出医院大楼的门口,外面的阳光有点强烈,初秋的太阳好像还带着夏日的余威,毫不客气地把热量散发出来,要是在以往,这样的天气出门,沈宛央都有可能再回去一趟补个防晒,或者拿把遮阳伞,太阳帽什么的,但是现在,她连这些想都没有想过,直接冲着这片阳光里,她要争取一切的时间,尽快赶到爸爸的身边,把时间都留给陪伴爸爸,希望能够把他唤醒。

郑子明正慢慢喝着咖啡,无意识地望着窗外的人群,突然就看到从医院冲出来的沈宛央,正焦急地前后张望着打车。此时正是上班高峰期,有很多人都是趁着上班前的这点时间来送病人就医,或者探视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