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也许是误会!

“大哥。”

刘二爷一瘸一拐的站在沈千洲的身旁:“你要相信我,我真的是不知道的,吃食是娘给我的,我以为是你省下来的。”

以前饥荒的时候,沈千洲就会省下吃食给他们,所以刘二爷说这话,沈千洲并不奇怪。

“我知道你是不知情的,但难掩众口,你是解释不清楚的,我只能用军法处置你。”

沈千洲伤的更重,背上全是鲜血,他的声音都难掩虚弱。

“那提督万一回去告状,娘会不会受罚?”刘二爷忧心肿肿。

沈千洲沉默半响,道:“父亲还有军功在身,我会用这些换娘一条出路,就当是还了她养育之恩,以后,我就是沈家的人了,与她再也没有关系。”

这次,刘母确实是让他伤心了。

他本来就处境艰难,偏偏她还偷了军粮,这岂不是让他为难。

他看在她是他生母的份上,这次替她受过,但他也不会在纵着她了。

“不过,我倒是好奇,为何君儿不曾收到信,回信却拒绝了派送军粮?”

刘二爷苦笑了一声:“楚子秋娶了君儿以后,早就将将军府当成他的,他哪会让君儿给将士们花银子?他又是君儿枕边人,会她的笔迹也很正常,所以那信,肯定是楚子秋伪造的。”

沈千洲认可的点了点头。

比起二弟,还有梅姨娘母女,他更相信这一切都是楚子秋造成的。

“但是,”刘二爷眼眸转了转,“君儿对楚子秋深情不悔,你们现在父女感情又不太好,你还是别提起这事,不然君儿要更生气了。”

沈千洲叹息道:“君儿这点随我,心中永远只有那一人,为了她,我得想办法讨好下楚子秋,也许他能帮我劝下君儿……”

刘二爷的心里嗤笑,脸上却不动声色的道。

“之前那稳婆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过上好日子,将君儿生的孩子和她的女儿换了,这件事,京城之人尽都知晓。”

“那孩子在外受尽苦楚,不如你从他下手更容易些。”

“嗯,”沈千洲点了点头,“你把我在外的几栋宅子,全都送给那孩子,还有君儿她母亲送我的那些东西,也全都给他,反正这孩子是君儿的,以后也是要继承将军府的。”

刘二爷嘻嘻笑道:“大哥,那孩子是个好孩子,见过他的,就没有不喜欢的,而且,他还时常念叨着你,说他的外公是个大英雄。”

沈千洲眉眼舒展。

君儿她,生了个好孩子……

……

这一夜,大漠国果然卷土重来。

但沈家军早就修养生息,状态一如之前,将大漠国打的节节后退。

大漠国这才明白,就算老将军生了病,训练有素的沈家军,也不是他们能侵犯的。

所以。

当夜,大漠国又派来了和谈的人。

“我们家陛下说了,你们大元朝想和我们和谈,必须答应我们一个条件。”

使臣的语气高傲,完全不像是个战败国。

沈千洲强撑着伤痛坐在椅子上,他痛的冷汗直流,却还是带着温润的笑。

“只要你们愿意和谈,其他事情都好说。”

使臣冷哼一声:“我听闻你们大元朝有瘟疫配方,只要你们把瘟疫配方给我们,我们就愿意和谈。”

瘟疫?

沈千洲疑惑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林都尉。

那林都尉就是上次他派回去,抢走沈君掌家权的人。

“大人,”林都尉恭敬的道,“那瘟疫的方子是二小姐写的,若是大人需要,给二小姐书信一封,便能拿到那方子。”

沈千洲讶然的道:“她这般厉害?”

“二小姐何止如此?”林都尉得意的道,“所有人都知道,是大小姐上交的方子,是大小姐花钱买的药,没有人知道,那方子是二小姐给她的。”

“二小姐她生性低调,不喜张扬,本不想让我说出这事,但如今大漠国上门求药方,我不得不提。”

沈千洲的脸色好看了不少,皱着眉头:“她有这种本事,为何要做出偷梁换柱之事?”

林都尉也皱了眉:“那其中应该有误会吧?大人回去问问二小姐,说不定就能解除误会。”

沈千洲想到自己误会了沈君太多次,他不想再重蹈覆辙,伤了另一个女儿的心,便点了点头。

“也是,我都没听她解释,不能一言断定,待日后回去,我再探究真相。”

语罢,他转头望向了大漠国使臣,笑道:“那药方是我女儿写的,等我书信一封,陛下便会将药方送给你们。”

大漠国使臣点头:“我们还有第二个要求。”

“什么要求?”

“老将军杀了我们大漠国太多的人,他必须去我大漠国,给那些死去的将士们下跪道歉!”

沈千洲的脸僵了僵:“不行,父亲年事已高,你若是想要人道歉,我去。”

“你做不了主,”使臣淡淡的道,“我们也只要他的道歉,所以,你写信给你们陛下,要是他同意了,我们就和谈,并且五十年内,绝不侵犯大元朝的土地!”

说完这话,使臣没有再给沈千洲说话的机会,如同骄傲的孔雀般转身离开了。

此时的沈君,已经抱着墨宝离开了边关城。

外公伤势好转。

米粮也已经到了边关,她是时候离开了。

如果她在,听到大漠国使臣的这番话,怕是无法让那使臣善终!

“沈姨,我们要回京城了吗?”

墨宝抬起了眼,水雾朦胧的眼里带着欣喜:“那我是不是可以看到阿宝了,离开这么久,我好想她。”

“嗯,”沈君想到了小家伙那粉扑扑的小脸,脸上也带着一抹笑容,“但是在这之前,我还要去一个地方。”

墨宝眨了眨眼,并没有多问。

很快,沈君在一处私塾停了下来。

私塾里,传来郎朗的读书声,那些在读书的人有男孩,也有女孩,各个表情认真不懈怠。

“主子。”

锦绣一眼看到了沈君,欣喜的上前:“你今日怎有空来了?”

“来看看私塾办的怎样了。”

这些孩子,都是那些难民。

她将这些难民收留了下来。

男子习武,妇人学习辨药,孩子们则免费上学。

这些孩子们知道,读书才是他们的出头之日,所以万分的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