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天,虽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室内却是如春可人;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会盆栽一些常青植被,一年四季都是翠绿欲滴。
小随缘欢快地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绕来缠去的,时不时地还叫上两句。可老两口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尤其是老太太。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十二万的积蓄都给了出去,这虽然不能说就是家徒四壁了,可往后要是再碰着个大灾小难的该咋整?老太太不能不寻思。
“这钱都没了,你还成天寻思个啥?吃喝不犯愁就得了呗。”老爷子心烦、说了她一句。
那还能寻思啥?老太太只是心里想。又怕老东西接着又会说点儿啥更不中听的,于是抱起小随缘:“小东西,自打你来后,这家里发生了多少事儿你知道吗?你啥时候能长大哟?长大了奶奶就不愁啦。”她自言自语、把小随缘晃悠地“咯咯”笑个不停。
江河水回来了,他把脱下的大衣往自个屋里一扔,就抢过小随缘好一阵儿亲昵。这些天来可把他折磨的要死,强大的生活压力曾让他怎么都无法去面对未来。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放手一搏。与其躲在屋里唉声叹气,还不如出去找点儿啥事儿干干。于是他把想法说了出来。
老两口看了他半晌,“你就消停点儿吧?我是担心你能干点儿啥?现在下岗的恁么多,还有啥事儿能轮上你哟?”老爷子十分担心。
江河水沉默了,觉得老爷子说的也在理儿。“小随缘将来用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怀军的事儿我连想都不敢想,总觉得找点儿事儿干心里踏实。我不跟别人抢什么,咱干点儿别人不乐意干的总还行吧?比如当个门卫、打个更啥的?”他说的似乎太轻松。
“想得美!”老爷子不屑地看着他,“眼下当门卫、打更的都是抢手的差。再说了,你跑的还没有老娘们走得快,谁能用你嘛?”
老太太一听急眼了,“你个老东西说啥哪?有你这么埋汰自己儿子的?!”
“我干嘛埋汰我儿子?天天在老头乐混我啥不知道?”他又对江河水说:“你现在就是捡破烂都不好使,没看见么?那捡破烂的满街都是。”
江河水不再说什么,老爷子的话句句都让他无不感到心灰意冷。
晚上他又失眠了,说啥也不甘心,不相信满世界的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要真像老爷子说得那样,还不知道得饿死多少人哪?
第二天一大早,他披上那件破大衣,就像贼似的溜了出去。
北方的冬天虽然寒冷,但白昼的阳光却充足暖人。一些行人一边走着嘴里还叼着根冰棍儿,对此膛目结舌的准是初来乍到的南方人。
江河水并非急于求生,故一瘸一拐、不紧不慢地走着。他梦想能在离家近点儿的地方谋份儿差事,哪怕工资低点儿都可以;没放过任何一家途经的工厂,还有那些五花八门的招聘启示。
不知碰了多少软钉子,吃了多少闭门羹……到了中午依然无果。他去一家小吃店儿填了一碗面条后又继续转悠,一直到了下午近三时许才萌生了一种绝望感。一切都应证了老爷子说的那番话:下力气的活儿他干不了,就保洁员的差、人家都嫌他腿脚不利索;五六百元一个月的门卫一职更是趋之若鹜……他渴了,就买了瓶矿泉水,坐在商店门口的胶椅上又点燃一根烟,心里开始焦躁起来。
辽河,北面起源于河北平泉县,南面是一望无垠的渤海湾;南北全长1430公里,西面是延绵起伏的丘堎带,漫山遍野都是苹果树;东面则是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江河水鬼使神差地走上了河堤。这正是那晚与小林子一起寻找郑淑君的河段儿,不管啥时候都挺热闹。
江河水想起了郑淑君,一时忘了自己是干啥来着。两岸的河堤上都是些休闲散步的人。河中央的冰面上有很多溜冰的年轻人,间或也有老者与少年。他们玩的潇洒飘逸,脚下的冰刀在太阳光下一闪一闪的……
他顺着河堤往东走,留意着过往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女人,幻想着郑淑君能奇迹般地出现在眼前。不知走了多久?恍然间他已走到了辽河大桥的北一端,欲将西沉的太阳带走了他心中的念想。
正当他欲改道回家的时候,突然看见左方沿河一溜有许多的工厂,一家挨着一家,于是决定再去碰碰运气。
一片工业区,正值下班的人很多,河堤与厂区之间是一条水泥路。一个废品收购站被两家企业的围墙夹在中间,院子里堆了许多散乱和已分捡成捆的不同类别的废品:大致分为塑胶、纸品和金属类。一个简易棚正朝马路、相对河堤,被一些草皮子、草垫子紧紧地裹着。这里是拾荒人的集散地,他们利用不同的工具,将拾来的废品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进行交易……
卧在门口的一条黄狗突然狂吠起来。这狗也很势利,冲着既陌生又不咋顺眼的江河水窜了过来。他自小就不怕狗,知道叫的越响的狗越不咬人。
“大黄!”主人把狗喝住了,“不碍事,它不咬人。”他朝江河水笑了笑,极憨厚。
一听口音,就知道这是个山东汉子,看上去六十有余,古铜色的脸上隽刻着苦难两个字。
“大黄”懒洋洋地又回到了原处,面朝江河水卧了下来,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江河水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对这里的一却都觉得新奇。他没有机会与这里的任何人搭讪,于是就像个孩子似的撩起闲来:朝着离大黄不远的一个长条凳挪动着身子,以肢体语言向它百般示好。大黄开始哼哼地发出警告,渐渐露出满嘴的獠牙。还好,当他胆突突地坐到了凳子上时,大黄也没有向他发起攻击。他松了一口气,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点燃了一根烟。
忙碌中的人们似乎从来也不曾感受过严冬的残酷,衣着单薄却浑身冒着热气。他们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很庞大,每天都面对着无数万个垃圾生产者;尽管早已被这个无耻的社会压在了最底层,但却仿佛永远都置身于秋天收获的季节里。
太阳西沉的时候,整个院子才安静了下来。除了老汉还有一个女人,这一定是老汉的女人。江河水猜中了。他递给老汉一根大前门,并主动作了自我介绍,简单说明了来意。当地人都很牛,从来就瞧不上外乡人。老汉已拾荒二十多年了,江河水的造访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山东汉子自古就揣着一副热心肠,看着天冷就把江河水让进了屋。
江河水着实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靠着墙角的一张双人床上坐着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是正常的——清一色的智障儿,宛如一个胚胎孕育出来似的。他们看见大人们进来都笑了,全然不知天地有冷暖、人间多悲伤,傻傻的笑仿佛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大黄早已蹲在了孩子们的床前,生怕眼前这个不速之客将它的小主人掠了去。
整个棚屋被隔成了三部分:北头是一间比一张床大些的小卧室,靠门口、贴着北屋是一间小灶屋;东头就是孩子们的那张床,床对面是个不知哪儿捡来的卧式柜,上面搁着台二十英寸的电视机;一个生铁炉置于棚屋的正中央,其长长的铁皮烟囱、顺着孩子们的头顶一直伸出东墙的窗户外;一个小方桌带着几个小木凳紧挨着生铁炉。
女人开始做晚饭了。她先是打开电视机,然后又往铁炉中加了一些煤……
屋里渐渐地更暖和了一些。
江河水一根接着一根地向老汉递着烟,这让老汉觉得十分过于不去。他看着眼前这个瘸子不像是个歹人,放下心后才向他报了家门。
老汉姓张,五十多岁,没有江河水想象的那么老。
“她是俺老婆,不爱吱声,可勤快咧。”
“往后,我就管你们叫张大哥、张嫂,你们叫我瘸子咋样?”
“中!”老张一高兴便泡起了茶。
两人围着小方桌、挨着火炉子,嗑唠的是越来越近乎。老张也当过几年的兵,把人生最精彩的那一段着实在江河水的面前卖弄了一番。当他听说他也当过兵时,说啥也不相信,以为他是在吹牛不打稿。最后他还是将目光移到了他的腿上,“你这腿是咋地咧?”
“打仗打的”,
“让谁给打成这个样?”
“越南人。”
“俺的娘呃!”老张恍然大悟,“那往后俺可不能叫你瘸子咧,忒不敬——那你不是立功咧?立的是么功啊?”
“好汉不提当年勇,都是些陈糠烂谷子啦。”江河水好多年了,一般不轻易提及那段往事。
老张非让他说出立的是几等功,江河水无奈告诉了他。他知道,当过兵的都在意这个。
“么?一等功?俺的娘呃,那你可是个大英雄啊!今天俺算是见识咧!”老张显然有些激动,冲着厨房的张嫂喊,“孩儿他娘,你过来。”
腚门大的地方,他们的谈话其实都被张嫂听见了。她走到老张的面前,“俺这兄弟是大英雄,听见咧。你想做么?”
老张仰着脸对张嫂说:“是英雄俺就得敬着。屋里还有么送酒地?”
“白菜、豆腐、肥肉片子。”
老张起身就想往外走。江河水知道他想要干啥,一把拽住了他。俩人推来让去、最后还是一起出了门。
没多大功夫,两人回来了。两只熏鸡、两瓶烧酒,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水果,都是江河水强行买下的。夫妇俩一番感激自不必说。
屋外天色已黑。张嫂将炖好的豆腐、白菜加肥肉片子连锅端上了桌。江河水让张嫂把熏鸡撕开,把几个大腿分给了孩子。
几个孩子吃得很满足,江河水看着就想起了小随缘,于是便掏出了手机。自打离休后,他的手机没事儿总是关着,一百元的话费不知道能用上几个月。一大早就出门了,还不知家里该有多着急呢?他连忙打开手机报了个平安。
哥俩边喝边聊好不惬意。老张在江河水面前自惭不如,说自己那几年的兵白当了,啥也没捞着,连个党员都没混上。江河水也谦虚,说乱世才能出英雄,自己的运气好、碰上了。
江河水没有很快离开这个是人都不愿意光顾的地方,其实都是因为眼前这几个孩子,觉得他们不是一个淡凉的故事、便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他不敢贸然地问这问那,生怕犯了人家的禁忌,只能用异样的目光关注着。
老张似乎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你猜猜这几个孩子有多大咧?”
江河水饶有兴致的辨别了一下,按面相分出老大、老二和老三:“那个最小的顶多也就是十一、二岁吧?”
老张一阵闷笑,就连张嫂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老张忍住了笑,“你说的那个最小是最大的,都二十咧!奶奶的,怎么喂都长不大。”他说完便唉叹了一声。
江河水傻傻地微笑着,不知说啥才好了。瞬间,他对张嫂起初的感觉完全被刷新了:她并不像小说、影视中所描绘的那种刻板式的农村妇女,浅浅的微笑中却肆意流露一种异常的、也是最容易被人们遗漏的美丽。她确实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虽然五十多了,可皮肤一点儿都不比城里的那些女人显得粗糙。
几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注定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一生都要被人关爱。
老张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把自己二十多年来那些刻骨铭心的事儿和盘托给了江河水。
二十多年里,两口子光拾到的弃婴就有十六个。把最早的两个不仅抚养成人,还供上了大学。可他们学成自力后就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回来过。两口子也有一双亲生儿女,一个上大学的都没摊上。儿女故此耿耿于怀,成家立业后便与父母渐行渐远、不相往来了。两口子对此伤心之至,特别是张嫂。好在她的心胸轩朗,只是言语越来越少。
伤心归伤心,可每每遇到那些有人生没人养的小生命时,他们的心又软了。期间,没毛病、有点儿样的孩子都被别人抢着领了去。领养的人无不想给点儿钱啥的,但两口子始终不敢收留丝毫,生怕落下个拐卖儿童的坏名声,觉得这些孩子能像样地活着比什么都强。
剩下这三个越来越大,人生的路还很慢长。虽然他们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奢望,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了,可将来该咋办?两口子常常为此隐忧犯愁。
曾经一度,老张欲回山东老家去男耕女织,重拾清贫安静的日子,可张嫂死活不随。原因很简单:她怕那两个孩子要是回来了找不着家。
江河水又一次被真实的生活彻骨地感动了。多么淳朴、善良的张嫂啊,一个痴心的守望竟成了她一生的念想。那两个孩子无疑是为了所谓的尊严而活着,可怜的是他们还不知道,没有道德的尊严即是无耻的虚伪。面对张嫂,他不知该说些什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很高尚了,可在这对再普通不过的农民、拾荒者的面前,自己却是如此的渺小与可怜。他又一次坚信了一条以往疑惑不解的哲理:伟大出于平凡,幸福源自苦难。他又想起了一位不是名人的弥留之言:生活原本是没有快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快乐,其实就是对别人的奉献。
论母亲,张嫂是最伟大的;论朋友,老张是最可信赖的。江河水暗自庆幸自己结识了这对夫妇。
老张还告诉江河水,自打消了回山东老家的念头后,去年就在这里顶下了这家收购站。
江河水想起了林主任曾经说过的、那个条件还不错的福利院,福利院不就是为这样的孩子而设立的吗?“张大哥?起初咋不把这些孩子送去福利院呢?”
“咋不想嗫!有人也常这么劝过俺。”老张显得有些无奈,“可民政局非要管俺要证明—证明上还非得有四个见着俺拾孩子的人签字才行,不然就说俺是超生游击队。老天爷啊!俺拾孩子一般都是天蒙蒙亮的时候,除了俺哪还有别的人哪?还有好多手续啥的,非得回俺山东老家才能办,折腾不起啊!那个办事的公务员还跟俺弄了个假设:说没有相关证明,他完全可以认为这个孩子是俺跟别人的老婆生的。他奶奶的,俺就是有那份心,也没那个条件儿是吧?”
老张把话说开了、直白豪爽,江河水不停地笑。看来这张大哥也真把自己视为朋友了,他心里想。
“后来俺也想明白咧:这羊一只是放,两只也一样放,再也不弄那些个没用的咧。”老张又说道。
“你两口子真的不容易,让人敬佩啊。”江河水由衷地说。他看着三个孩子,心想小随缘无疑是幸运的,在爷爷、奶奶的悉心呵护下俨然生活在天堂里,这个世界真的太不公平了。人在生活中还就真的不能往上比,否则你就可能永远都是一个可怜虫;只有往下比,你才会觉得殷实而快乐。
“张大哥,赶明儿我跟你当学徒行不?”江河水问老张。
两口子一听这话,就算被人打死都不敢相信,面面相覷了好一阵子。
“我学着捡破烂,每天都往你这送,咋样?”
老张看他不像是儿戏,使劲吸了口气,“这活儿可下贱哪,你就真的不怕掉了身份?”他还是将信将疑。
江河水笑了笑,“那有啥?这垃圾要是没人捡,那满世界不都是垃圾了吗?再说,这么一来咱哥俩每天都能见着不是?”
老张折服了,决定帮帮他;凭着几十年的拾荒经验,给他指明了一条适合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