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君逼将反
军帐内烛火闪烁,忽明忽暗。
军师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道:“起义军借道去攻打幽州,谁曾想他们竟然临阵倒戈,直接投靠了秦军。
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等同于变相助长秦家军势力?倘若陛下怪罪下来,将军您可得早做准备!”
朱将军心中充满焦虑,听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本来就无法与之抗衡,如今秦家军队又增添了上万兵力,这场仗愈发难打了。”
起义军借道通行时,他不愿损耗麾下兵力与之对战,就紧闭城门,许他们城外绕行,并修书一封告知幽州州府,让他们早做应对,希望秦君屹能理解他的难处。
冀州多年干旱粮食欠收,朝廷的军饷又拖欠多时,要将起义军拦下,势必要付出巨大代价。
现在起义军并入秦家军,他的处境就尴尬了。
有了这番不作为,现在说投诚,还不知会受到怎样的待遇。
就在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将投靠秦家作为退路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皇帝的第五道金牌如疾风般抵达军营,责令冀州大营迅速发兵,全力围剿反叛之徒秦家军。
原来,在肆虐的蝗灾之下,尽管朝廷费尽千辛万苦筹措到一批赈灾款项,但在各级官员的层层剥削下,最终所剩无几。
当地粮价飙升至惊人高度,这些微薄的款项用于购买粮食后,对于缓解灾民困境的作用微乎其微。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秦家挺身而出,大规模地开展赈灾活动,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
而这笔赈灾粮的来源,则出自苏云宛的空间仓储,源于皇家私库以及丞相家的粮仓。
也算是变相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众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听闻此消息后,纷纷向东迁徙,前往幽州投靠秦家。
新皇收到消息龙颜大怒,拍案而起,语气不容置疑地对乌衣卫下达命令:“立刻让冀州军队阻止秦君屹势力的扩张!绝对不能任由他们发展下去!”
眼下,面对皇帝的严令,朱将军无奈地对着前来传令的乌衣卫叹息道:“不是末将不愿意发兵,您应该也是清楚,带兵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如今我们大营连去年的军饷都还未曾收到分毫,战士们都快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哪里有多余的粮草去支撑一场战争所需呢?”
哪有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道理!
然而道理谁都懂,皇帝却将资源大力倾注在西北方面,根本给不了冀州军应得的军饷,还因冀州军屡屡抗命心生忌惮,下了最后通牒。
传旨的乌衣卫左阳当机立断,取出一道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冀州大营将领朱承平拥兵自重,公然违背圣上旨意,即刻将其拿下,押解回京受审。冀州大营则暂由乌衣卫副指挥使左阳接管。”
朱承平双眼圆睁,声如洪钟地吼道:“我看谁敢!”
左阳却丝毫不畏惧,反而阴冷地笑了起来,慢条斯理地说道:“朱将军,您还是先想想您在京城里的家眷们吧……”
听到这句话,朱承平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无力,他紧紧握着拳头,身体微微颤抖着。
最终,朱承平无奈地叹了口气,松开紧握的拳头,打算束手就擒。
“将军!”随着军师的这声高呼,数名全副武装的亲兵如疾风般冲进了宽敞而肃穆的大帐之中。他们手持锋利的刀剑,寒光四射,目标直指向左阳等人。
与此同时,营帐之外也骚动了起来,朱承平麾下的众多将士们无法接受自己崇敬的大将军被带走,一时间群情激愤,难以自抑,纷纷涌向营帐周围。
面对眼前混乱的局面,朱承平强压住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大声喝止众将士:“都给本将停下!”
这一声断喝犹如惊雷炸响,震得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原本骚动不安的将士们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朱承平身上。
朱承平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各位将士们,你们都是军人,必须时刻牢记军规军纪!无论谁掌管大营,都别忘了遵守军令。现在,请大家立刻返回各自岗位,不得有丝毫懈怠!”
说完这些话后,朱承平转身背对那些满脸不甘的士兵们,眼中流露出坚毅而隐忍的光芒:“末将接旨”。
“识时务者为俊杰,左某佩服!”左阳阴阳怪气地笑了下,大手一挥,立即有数名下属出列,带着朱承平朝营地外走去。
未免夜长梦多,他们将朱承平关入囚车,连夜赶路押往京城。
下半夜,押送队伍途径一座山脚下时,一群身着夜行衣的不明人士自山上冲下来,展开伏击。
原来,秦君屹早就料到新帝会狗急跳墙,暗中派遣了一支精干队伍,密切关注冀州大营动向。
得知朱承平落入乌衣卫手中之后,他们迅速策划部署营救活动,在押送回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经过一场激烈而残酷的生死搏斗,朱承平被成功解救出。
此时此刻,朱承平心中充满感激,但同时也忧心忡忡:“我那些留在京城的家眷,能否安然无恙?”
领队的将士安慰道:“我已经朝京城传递消息,会尽最大努力确保您的家眷安全转移。”
听到这里,朱承平稍微松了口气,忽而挺直腰背,斗志昂扬道:“既然走到这一步,干脆立马回营地,杀了那些乌衣卫。”
“好!就等您这句话了,咱们走!”领队将士大赞一声,众人翻身上马,朝大营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