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指挥车就位
在那七架无人机的边上,还有个像是缩小版街机差不多的东西,一个大大的屏幕竖着,然后上面很多的按钮加摇杆,这上面还放着一个VR头盔。
这些正是经过李锚和哈罗两个,一起整合出来的无人机操控系统。
只要将这些东西,往猛士指挥车上一装,然后就能在移动间去操控多架无人机。
这套被整合出来的系统,屏幕主要是让僚机操作员看的,VR头盔的作用则是给长机飞行员看的。
这样的话,只要长机飞行员和僚机操作员配合的好,再加上无人机本身的智能程序,两人足以玩转足有五十架无人机的编队。
操控系统完全是按照指挥车后排的空间进行设计的,其中还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不至于让后方的载员伸展不开。
再向旁边停放的七架无人机看去,一眼就能看出七架中有两个型号,一个就是蜂式另一个则是还没有命名的单翼运五。
可要是再仔细这么一看,就能发现,那五架蜂式中有一架和其他的四架有些许不同。
最明显的就是其他四架在机头下方位置,原本该存在的摄像头,现在已经消失不见,变成了现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形状。
这些没有了摄像头的无人机,就是经过李锚、哈罗简化之后,充当僚机使用的工蜂。
而那拥有机头球形摄像头的,就不用再去赘述,这正是长机蜂后。
蜂后的造型相比于基础款,也有些许不同,首先是机背位置,多出来了一个,和机体相连的圆盘形状物体,这正是经过加强的通讯系统。
经过加强的通讯,不只是能够让指挥车上的飞行员如臂指使的操控长机,还能通过这些,去将众多僚机智能组成编队。
到时长机控制飞行方向,僚机在其周围进行伴飞,而后指挥车上僚机操作员,去安排整体编队战术。
那最终的效果绝对嘎嘎的,两个人就能控制五十架无人机,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向敌方飞去执行轰炸等任务,这让人看了谁不迷糊!
李锚将这些东西全部搞定后,终于是从他的车间中走了出来,有这些成果在,这次的闭关就算成功了。
虽然他为了这些东西,已经没日没夜的忙活了十多天时间,但是已经临近航展日期,他也有种紧迫感,同时也没感觉到累,毕竟车辆问题可还没完全搞定呢。
李锚不只是没有感觉累,而且自己对做的这些,还很兴趣,充满了斗志。
就这样李锚元气满满的,找到范昌要了指挥车的钥匙,随后将指挥车开进本剩余空间不大的厂房,开始对指挥车进行了部署。
缩小版街机被李锚用简易葫芦吊,吊着塞进了早就拆干净的车厢中,就这么被放到了正副驾的后方。
一放进去后,操控系统就严丝合缝的在车厢中落了户,而且还将车厢分成了两半,驾驶舱是驾驶舱,无人机操作舱是操作舱。
接着又对车顶动起了手,特制的卫星天线被装在了上面,还比原来多出了一条短程通讯天线。
天线装好,接着就是无人机飞行机组操控位的安装,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就就这么被装在了操控台前。
安装完这些之后,车厢内的空间就没有多少了,所以剩余两名载员位子,也就使用了原所携带的折叠座椅。
前面两张椅子和后方两张相比,显得是那么的寒酸,不过车内就这么大,也就只有让剩下两名载员委屈一下了。
<divcss=tadv>猛士指挥车经过李锚的一同捣鼓,终于是将高度集成的操控系统安装在了车上,达到了随时都可以出战的状态。
虽然车子改装了很多,但是在外面去看的话,和原来的外观并没有多少变化,无非就是多了些天线而已。
不过有一些遗憾的就是,这辆三代猛士的高配零件,没有什么地方进行安装了。
虽然车顶没有将重机枪的位置占据,但是车厢内的情况却不允许,就算是装上也没什么用。
不过对于这指挥车,重火力被简化的这事儿,李锚心中也有了个解决法子,既然没有办法用人亲自操控,那为何不搞成无人机的模式呢!
这一下子李锚的思路就打开了,将他的随行VR头盔,和重机枪那么一组合,搞一挺无人重机枪也是挺好。
不过这个想法,现在注定没办法实现了,毕竟航展日期逐渐临近,没有时间条件再让他搞这个了。
不过他却是将这想法告诉了哈罗,让哈罗自己去整合就行了,反正都是成熟或已经掌握的技术。
指挥车在装备完之后,接着李锚就去看了无人机运载车厢的建造进度。
李锚刚一走出厂房,还没到生产车间呢,就在车间外的停车位上,看到了之后运载车厢,心中一块大石,也总算是落了地。
既然都已经是这样了,那还等什么呢?
李锚赶紧就让人把车头挂上,将建造好的无人机运载车开到了他的厂房门口附近。
而他的这番动作,也让一直在用军车无实物训练的那些士兵们,感到了极大的好奇。
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和他们在一块的范昌同样不知道。
而且这时候聂鑫等人,也已经配合中移动的工程师,完成了通讯设备的实验。
在和试飞团队接到新命令后,一行人也从高县民兵训练基地那边回到了工业园区。
以范昌和聂鑫为首的几人,带着心中的极度好奇,跟着无人机运载车后面走了过来,想看看到底李锚要干什么。
跟上来的几人,对于正急需劳动力的李锚来讲,那可简直就是瞌睡了主动送上来的枕头。
李锚随即就招呼着他们,跟他一起走进了他自己的研究车间。
范昌其实也想知道,参展所用无人机到底搞好了没有,他也在担心时间上是否够的问题。
可是当他跟着李锚进入车间,在看到那七架无人机,紧紧挤靠在一起之后,他整个人的担心直接就烟消云散了。
一眼望去全是无人机,虽然每架都和旁边的挤挤巴巴,但范昌看着却是觉得很壮观。
十二点前还有一更
第112章指挥车就位
在那七架无人机的边上,还有个像是缩小版街机差不多的东西,一个大大的屏幕竖着,然后上面很多的按钮加摇杆,这上面还放着一个VR头盔。
这些正是经过李锚和哈罗两个,一起整合出来的无人机操控系统。
只要将这些东西,往猛士指挥车上一装,然后就能在移动间去操控多架无人机。
这套被整合出来的系统,屏幕主要是让僚机操作员看的,VR头盔的作用则是给长机飞行员看的。
这样的话,只要长机飞行员和僚机操作员配合的好,再加上无人机本身的智能程序,两人足以玩转足有五十架无人机的编队。
操控系统完全是按照指挥车后排的空间进行设计的,其中还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不至于让后方的载员伸展不开。
再向旁边停放的七架无人机看去,一眼就能看出七架中有两个型号,一个就是蜂式另一个则是还没有命名的单翼运五。
可要是再仔细这么一看,就能发现,那五架蜂式中有一架和其他的四架有些许不同。
最明显的就是其他四架在机头下方位置,原本该存在的摄像头,现在已经消失不见,变成了现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形状。
这些没有了摄像头的无人机,就是经过李锚、哈罗简化之后,充当僚机使用的工蜂。
而那拥有机头球形摄像头的,就不用再去赘述,这正是长机蜂后。
蜂后的造型相比于基础款,也有些许不同,首先是机背位置,多出来了一个,和机体相连的圆盘形状物体,这正是经过加强的通讯系统。
经过加强的通讯,不只是能够让指挥车上的飞行员如臂指使的操控长机,还能通过这些,去将众多僚机智能组成编队。
到时长机控制飞行方向,僚机在其周围进行伴飞,而后指挥车上僚机操作员,去安排整体编队战术。
那最终的效果绝对嘎嘎的,两个人就能控制五十架无人机,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向敌方飞去执行轰炸等任务,这让人看了谁不迷糊!
李锚将这些东西全部搞定后,终于是从他的车间中走了出来,有这些成果在,这次的闭关就算成功了。
虽然他为了这些东西,已经没日没夜的忙活了十多天时间,但是已经临近航展日期,他也有种紧迫感,同时也没感觉到累,毕竟车辆问题可还没完全搞定呢。
李锚不只是没有感觉累,而且自己对做的这些,还很兴趣,充满了斗志。
就这样李锚元气满满的,找到范昌要了指挥车的钥匙,随后将指挥车开进本剩余空间不大的厂房,开始对指挥车进行了部署。
缩小版街机被李锚用简易葫芦吊,吊着塞进了早就拆干净的车厢中,就这么被放到了正副驾的后方。
一放进去后,操控系统就严丝合缝的在车厢中落了户,而且还将车厢分成了两半,驾驶舱是驾驶舱,无人机操作舱是操作舱。
接着又对车顶动起了手,特制的卫星天线被装在了上面,还比原来多出了一条短程通讯天线。
天线装好,接着就是无人机飞行机组操控位的安装,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就就这么被装在了操控台前。
安装完这些之后,车厢内的空间就没有多少了,所以剩余两名载员位子,也就使用了原所携带的折叠座椅。
前面两张椅子和后方两张相比,显得是那么的寒酸,不过车内就这么大,也就只有让剩下两名载员委屈一下了。
<divcss=tadv>猛士指挥车经过李锚的一同捣鼓,终于是将高度集成的操控系统安装在了车上,达到了随时都可以出战的状态。
虽然车子改装了很多,但是在外面去看的话,和原来的外观并没有多少变化,无非就是多了些天线而已。
不过有一些遗憾的就是,这辆三代猛士的高配零件,没有什么地方进行安装了。
虽然车顶没有将重机枪的位置占据,但是车厢内的情况却不允许,就算是装上也没什么用。
不过对于这指挥车,重火力被简化的这事儿,李锚心中也有了个解决法子,既然没有办法用人亲自操控,那为何不搞成无人机的模式呢!
这一下子李锚的思路就打开了,将他的随行VR头盔,和重机枪那么一组合,搞一挺无人重机枪也是挺好。
不过这个想法,现在注定没办法实现了,毕竟航展日期逐渐临近,没有时间条件再让他搞这个了。
不过他却是将这想法告诉了哈罗,让哈罗自己去整合就行了,反正都是成熟或已经掌握的技术。
指挥车在装备完之后,接着李锚就去看了无人机运载车厢的建造进度。
李锚刚一走出厂房,还没到生产车间呢,就在车间外的停车位上,看到了之后运载车厢,心中一块大石,也总算是落了地。
既然都已经是这样了,那还等什么呢?
李锚赶紧就让人把车头挂上,将建造好的无人机运载车开到了他的厂房门口附近。
而他的这番动作,也让一直在用军车无实物训练的那些士兵们,感到了极大的好奇。
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和他们在一块的范昌同样不知道。
而且这时候聂鑫等人,也已经配合中移动的工程师,完成了通讯设备的实验。
在和试飞团队接到新命令后,一行人也从高县民兵训练基地那边回到了工业园区。
以范昌和聂鑫为首的几人,带着心中的极度好奇,跟着无人机运载车后面走了过来,想看看到底李锚要干什么。
跟上来的几人,对于正急需劳动力的李锚来讲,那可简直就是瞌睡了主动送上来的枕头。
李锚随即就招呼着他们,跟他一起走进了他自己的研究车间。
范昌其实也想知道,参展所用无人机到底搞好了没有,他也在担心时间上是否够的问题。
可是当他跟着李锚进入车间,在看到那七架无人机,紧紧挤靠在一起之后,他整个人的担心直接就烟消云散了。
一眼望去全是无人机,虽然每架都和旁边的挤挤巴巴,但范昌看着却是觉得很壮观。
十二点前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