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冷母,期待以后的发展

没想到李喜平这小子还跟他玩釜底抽薪这一套,难怪他之前怎么暗示李喜平一直拖着自己不给他准确的答复。

原本还想再捞一笔的,现在县长把人定了下来,损失的收入可不少。

这帐他记下了,目光忌惮的李喜平。

他也是通过县长的口知道了冷文焕的身份,这可是他完全得罪不起的人,这次李喜平还真是拍对马屁了。

冷文焕回到海市的时间已经是4天后了,现在高中已经开学。

不过这对冷文焕的身份而言并不算什么。

冷父职位已经坐稳现在已经去了京市就职,不过并没有着急带老婆孩子过去。

正好还有半年时间冷文焕就要来京市来读书,到时候过来他这边也都稳定下来了。

“你还知道回来,最近一段时间干什么去了?”

冷文焕刚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冷母就从外赶了回来。

这儿子过完年就急匆匆的走了,那么多叔叔伯伯家不去拜年反而是跑到乡下去了。

后来冷母也调查到冷文焕是去了林市,这让她想起了寄出的包裹。

后面儿子再寄出的包裹都被她拦下,没想到寄包裹不够,人还跑了过去。

她倒是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子这么有手段,让她儿子愿意花这么多心思。

“妈,我去外地有事,肚子有点饿了,我先上楼换衣服等会下来吃饭。”

冷文焕并不打算和母亲多说什么,等到他高中毕业后再提也不迟,反正他做出的决定家里人也不会有人反对。

拿上自己的行李上了楼,冷母拿这个儿子没办法,从小就主意大,而且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

一些话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去给他准备吃的。

知青们伐木的事忙活到了三月下旬,他们这段时间伐木运送到公社也卖了一些钱。

顾如璋去借马车的时候遇到过骆平,几个月不见少年看起来依旧瘦弱。

这种赚钱的活计轮不到骆平,他只能每天在马棚照顾马匹。

年轻人脸上一点朝气都看不到,顾如璋也没和他多说话,再坚持几年就好了。

匆匆打过招呼牵着马儿就走了。

大家伙这次赚到的钱直接买了不少粮食回去,这次就没有买肉吃了,换了不少粗粮回去。

到了春耕的时候,又得忙起来。

现在的地上地表刚刚化冻,

但是没有办法,无霜期太短,再晚一点耕种,粮食还没熟呢,就开始下霜了。

所以,春耕必须抓紧时间,社员们还是用牛马耕种,效率非常低。

等到地耕种好又开了堆肥。

天刚蒙蒙亮,生产队的大粪堆上就冒出了蓝烟,这是为了化冻好刨而早早点燃的。

分好队伍分好位置就开始镐猛刨,有人使劲用铁锹装车,刨镐的和使铁锹的定时轮换。

顾如璋饶是体力好上了不少,可是刨镐也连续举不了20镐,每次砸下去还有反震力,越砸手越麻。

都在抓工时,每次想偷懒看到周围干得热火朝天的人自己的动作也会加快几分。

李开财还现场编了一首“刨粪歌”。

“知青刨大粪,震得那骨头疼,累死累活刨大粪,为的是备春耕……”

堆肥的时候啥恶心事都干了,到了现在倒是没有最开始的不适。

除了气味大一点其它也还好。

白天辛苦劳动,晚上也没耽误,每天生产队都要开会。

会前,嘻嘻哈哈的社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着自己的事情,唠着闲嗑。

会议内容不是念报纸就是传达精神。

尤其是开全大队社员大会,点了不少煤油灯,现在的晚上实在没有啥活动,大家都愿意参加这样的会议。

热闹,宽敞,亮堂,大家见见面,叙叙旧,心里敞亮有意思。

省得在家憋屈,寂寞无事可做。

开会回去后知青院里忙着烧炕取暖,反正一天天过得很充实。

顾如璋空间也没闲下来,虽然现在不打算售卖,高志远那里她也一直没时间过去。

可是不妨碍她囤积呀!粮食囤在空间也不会变质。

各种粮食肉类都一点一点囤积着。

要知道到了八零年,京市鸡蛋才敞开供应,那时候可都是全国各地一切物资都优先京市。

大把的物资从各地来到京市,就连鸡蛋供应都不足,可见物资的匮乏。

也难怪那时候销售员的态度都不太好,因为根本不愁卖,完全是卖方市场。

你嫌态度不好,那就别占位置后面多的是排队购买的。

一直到82年,京市卖方市场的情况才有改变。

再也不是每天限量供应,拿着钱票买不到货的时候了。

敞开供应每天还有很多菜和肉剩余,当天根本卖不完。

当然这个情况只是在京市,期间物价有过涨价,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东西就会越来越多。

这也是良性的循环,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些呀,都要到八零年代。

顾如璋也期盼着这日的到来,才是她发展的好时机。

这时候只要你敢做,敢迈出这一步,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

等到地里堆肥好,过了三天重新翻土后就开始播种了。

顾如璋他们这批知青来的时候没有赶上播种,当时觉得收割的时候累,现在播种也没轻松多少。

感觉这腰一天不知道下弯多少次,每天都会抽空回到空间给腰部按摩,按摩完膏药也没忘记。

很多知青回城后都落下了病根,顾如璋格外爱惜自己的身体。

每天也会给小花贴上药膏,这才还未成年人,也不想她身体出问题。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了四月中旬农作物才都耕种好,大家也难得休息了两天。

小麦年前已经种植好了,现在主要是玉米,大豆这些农作物。

顾如璋趁着这次休息打算去安县找高志远,把自己的货款结算清楚。

来到公社给朱爱珠回了信。

唉!

这姑娘来信对她多有抱怨,两人现在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她也只能尽可能地给朱爱珠回信。

来到邮局把信件寄出,新的一年又囤了一版邮票。

想起冷文焕离开时说的话,这都一个多月了并没有任何信件寄给自己。

上次他说话就察觉到其中有猫腻,不过,不管如何没有信件来,她也省去麻烦。

四月的东北还是有些冷意,坐在火车上这次以后没事顾如璋不打算再往安县跑了。

高志远现在的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的模样,原本监视他的人都撤回了,也不知道和厂长说了些什么。

厂长对他也客气了几分,生活又恢复到从前的模样。

昨天才跑完长途回来今天在家休息就听到门口传来的敲门声,看看时间上午10点,这个时间谁会来敲门。

妻子岳芳英这个时间应该在上班才对。

孩子也被带到工厂的托儿所,也是为了不打扰他休息。

没想到李喜平这小子还跟他玩釜底抽薪这一套,难怪他之前怎么暗示李喜平一直拖着自己不给他准确的答复。

原本还想再捞一笔的,现在县长把人定了下来,损失的收入可不少。

这帐他记下了,目光忌惮的李喜平。

他也是通过县长的口知道了冷文焕的身份,这可是他完全得罪不起的人,这次李喜平还真是拍对马屁了。

冷文焕回到海市的时间已经是4天后了,现在高中已经开学。

不过这对冷文焕的身份而言并不算什么。

冷父职位已经坐稳现在已经去了京市就职,不过并没有着急带老婆孩子过去。

正好还有半年时间冷文焕就要来京市来读书,到时候过来他这边也都稳定下来了。

“你还知道回来,最近一段时间干什么去了?”

冷文焕刚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冷母就从外赶了回来。

这儿子过完年就急匆匆的走了,那么多叔叔伯伯家不去拜年反而是跑到乡下去了。

后来冷母也调查到冷文焕是去了林市,这让她想起了寄出的包裹。

后面儿子再寄出的包裹都被她拦下,没想到寄包裹不够,人还跑了过去。

她倒是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子这么有手段,让她儿子愿意花这么多心思。

“妈,我去外地有事,肚子有点饿了,我先上楼换衣服等会下来吃饭。”

冷文焕并不打算和母亲多说什么,等到他高中毕业后再提也不迟,反正他做出的决定家里人也不会有人反对。

拿上自己的行李上了楼,冷母拿这个儿子没办法,从小就主意大,而且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

一些话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去给他准备吃的。

知青们伐木的事忙活到了三月下旬,他们这段时间伐木运送到公社也卖了一些钱。

顾如璋去借马车的时候遇到过骆平,几个月不见少年看起来依旧瘦弱。

这种赚钱的活计轮不到骆平,他只能每天在马棚照顾马匹。

年轻人脸上一点朝气都看不到,顾如璋也没和他多说话,再坚持几年就好了。

匆匆打过招呼牵着马儿就走了。

大家伙这次赚到的钱直接买了不少粮食回去,这次就没有买肉吃了,换了不少粗粮回去。

到了春耕的时候,又得忙起来。

现在的地上地表刚刚化冻,

但是没有办法,无霜期太短,再晚一点耕种,粮食还没熟呢,就开始下霜了。

所以,春耕必须抓紧时间,社员们还是用牛马耕种,效率非常低。

等到地耕种好又开了堆肥。

天刚蒙蒙亮,生产队的大粪堆上就冒出了蓝烟,这是为了化冻好刨而早早点燃的。

分好队伍分好位置就开始镐猛刨,有人使劲用铁锹装车,刨镐的和使铁锹的定时轮换。

顾如璋饶是体力好上了不少,可是刨镐也连续举不了20镐,每次砸下去还有反震力,越砸手越麻。

都在抓工时,每次想偷懒看到周围干得热火朝天的人自己的动作也会加快几分。

李开财还现场编了一首“刨粪歌”。

“知青刨大粪,震得那骨头疼,累死累活刨大粪,为的是备春耕……”

堆肥的时候啥恶心事都干了,到了现在倒是没有最开始的不适。

除了气味大一点其它也还好。

白天辛苦劳动,晚上也没耽误,每天生产队都要开会。

会前,嘻嘻哈哈的社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着自己的事情,唠着闲嗑。

会议内容不是念报纸就是传达精神。

尤其是开全大队社员大会,点了不少煤油灯,现在的晚上实在没有啥活动,大家都愿意参加这样的会议。

热闹,宽敞,亮堂,大家见见面,叙叙旧,心里敞亮有意思。

省得在家憋屈,寂寞无事可做。

开会回去后知青院里忙着烧炕取暖,反正一天天过得很充实。

顾如璋空间也没闲下来,虽然现在不打算售卖,高志远那里她也一直没时间过去。

可是不妨碍她囤积呀!粮食囤在空间也不会变质。

各种粮食肉类都一点一点囤积着。

要知道到了八零年,京市鸡蛋才敞开供应,那时候可都是全国各地一切物资都优先京市。

大把的物资从各地来到京市,就连鸡蛋供应都不足,可见物资的匮乏。

也难怪那时候销售员的态度都不太好,因为根本不愁卖,完全是卖方市场。

你嫌态度不好,那就别占位置后面多的是排队购买的。

一直到82年,京市卖方市场的情况才有改变。

再也不是每天限量供应,拿着钱票买不到货的时候了。

敞开供应每天还有很多菜和肉剩余,当天根本卖不完。

当然这个情况只是在京市,期间物价有过涨价,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东西就会越来越多。

这也是良性的循环,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些呀,都要到八零年代。

顾如璋也期盼着这日的到来,才是她发展的好时机。

这时候只要你敢做,敢迈出这一步,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

等到地里堆肥好,过了三天重新翻土后就开始播种了。

顾如璋他们这批知青来的时候没有赶上播种,当时觉得收割的时候累,现在播种也没轻松多少。

感觉这腰一天不知道下弯多少次,每天都会抽空回到空间给腰部按摩,按摩完膏药也没忘记。

很多知青回城后都落下了病根,顾如璋格外爱惜自己的身体。

每天也会给小花贴上药膏,这才还未成年人,也不想她身体出问题。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了四月中旬农作物才都耕种好,大家也难得休息了两天。

小麦年前已经种植好了,现在主要是玉米,大豆这些农作物。

顾如璋趁着这次休息打算去安县找高志远,把自己的货款结算清楚。

来到公社给朱爱珠回了信。

唉!

这姑娘来信对她多有抱怨,两人现在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她也只能尽可能地给朱爱珠回信。

来到邮局把信件寄出,新的一年又囤了一版邮票。

想起冷文焕离开时说的话,这都一个多月了并没有任何信件寄给自己。

上次他说话就察觉到其中有猫腻,不过,不管如何没有信件来,她也省去麻烦。

四月的东北还是有些冷意,坐在火车上这次以后没事顾如璋不打算再往安县跑了。

高志远现在的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的模样,原本监视他的人都撤回了,也不知道和厂长说了些什么。

厂长对他也客气了几分,生活又恢复到从前的模样。

昨天才跑完长途回来今天在家休息就听到门口传来的敲门声,看看时间上午10点,这个时间谁会来敲门。

妻子岳芳英这个时间应该在上班才对。

孩子也被带到工厂的托儿所,也是为了不打扰他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