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怪不得他对齐鲁地区那么熟悉(五千

国家考古队,九队办公室。

秦思思穿着一条浅白的碎花长裙,背着双肩包,脸上洋溢着欣欣然的笑容,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敲了敲办公室的门。

“老姚,我们九队的新成员来报到了。”工作人员说道。

办公室内,一名年约四十的男子,方脸,短发,抬起眼来,看了看秦思思,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新成员呀,进来吧。”

“姚队长,我是从安陵考古队调上来的秦思思。”秦思思落落大方地走了进去,笑道。

她也在观察着办公室和队长老姚。

老姚甘愿让林川当队长,自己当副队。

秦思思顿时一怔。

这也说明了,自古流传下来的盗墓技巧,在考古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可能是因为他和林川一样,都写小说的缘故。

“好了,你刚刚报到,我让工作人员先带你去熟悉一下工作流程,还有分工,咱们的考古队,没有特别的规矩。”老姚说道。

老姚就站在门槛上,听着秦思思说着林川用两根手指就把石门打开了。

“小秦,我打断一下,你刚才说,这位文物修复大师,林川,也写考古小说?”老姚饶有兴致地问了一句。

“让他来当副队吗?”秦思思神色一怔,问道。老姚摇摇头,笑道:“我来当副队,让他来当队长!”

众所周知,想要进入秦始皇陵,即便是利用现代科技,也很难做到在不破坏秦始皇陵的情况下,进入其中。

秦思思窝在沙发上,很满意地看着这一段开篇,嘴角泛起一抹微笑:“这文笔,跟林川一样,帅!”

秦思思便继续道:“姚队,林川到了工地之后,扫视了一圈,然后跑到一处山头上,用他的话说,是寻龙定位,紧接着,他便告诉我们说,他好像找到了墓穴的位置。”

“双指探洞!”

秦思思继续说道:

“嗯,林川闻了闻土,然后又探了探那块地方的湿度,便确定那块地方就是墓穴的所在,我们就安排工作人员往下挖,果然挖到了石砖层。”

“是个人才啊!”老姚心中生出了招揽之意。

“古玩店呀?”

秦思思眉头微皱。

“不错不错。”

秦思思顿时一怔,看着面前的队长,诧异地问了一句:“姚队,你也写小说呀?”

正好。

“/尴尬jpg”

沈倩倩很快就回复了:“我忘记告诉你了,其实林川写的不是考古小说,是盗墓小说。”

在老姚的授意下,她负责的是‘实地勘探’这一板块。

“对,跟林川一样,也写考古小说,很巧合呀。”秦思思脸上盈着笑意。

只不过,一不小心写成了大神而已。

‘那金牙老头走后,我拿着那张战国帛书的复印纸找到我的三叔。’

“姚队也懂闻土之术?”秦思思一怔。

‘我很好奇,这是什么地图。’

他的身后,则是是一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考古书籍和资料。

老姚的眼底闪过一缕怅然。

想着想着。

“可惜了,如果他能加入咱们考古队,咱们九队的副队就有人选了。”老姚叹了一口气,暗暗可惜。

“还在考古研究所呢,还好,3号就出发去齐鲁地区考古了,那时候环境就会差点。”秦思思笑了笑。

‘……’

秦思思脸上露出笑容,谢道。

“好的,谢谢姚队。”秦思思笑道。

秦思思正是希望这些古人的墓室,能够完好无缺的保存下来。

“没想到伱年纪轻轻,就已经有着丰富的考古经验,你们安陵考古队,很有实力呀。”老姚笑呵呵地夸了一句,“可否给我讲讲其中具体的细节?”

“只是闲来无事的随笔,记录一下考古的经历罢了,你继续说。”

“还有绝技?”

大数据把林川的小说推送过来了。

秦思思抿着嘴笑了笑,只觉得面前的队长,拉近了不少距离。

“发了,今早上发了,只有三十万字,叫《摸金笔记》。”

“你的这位朋友,有没有兴趣加入考古队呀?”老姚终究还是忍不住抛出了橄榄枝。

这座汉代大墓,从发现文物,到开始挖掘,仅仅用了两天。

“他还没发布呢。”秦思思展颜一笑。

可他知道,这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机关术知识,还有敏锐的感知,过人的胆识。

可是安陵考古队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对鞍座汉代大墓的墓穴定位,进入墓室,令他有些吃惊。

呼——

“这倒不会。倩倩,我跟你说件有趣的事。”秦思思白皙的脸颊上带着笑意,回复道。

可‘双指探洞’,这在摸金校尉里,几乎属于绝技。

他示意秦思思坐在办公室的木质沙发上,又冲了冲茶水,给秦思思倒了一杯。

轻描淡写。

嗯?

齐鲁地区?

‘那个镶嵌着金牙的老头,如是问道。’

一方是破坏性掠夺。

近些日子。

老姚的脸色略有些惊讶,“我更感兴趣了。”

老姚两眼一瞪,声量都提高了几分,双腿想要站立起来,但顾及形象,只得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内心激动的心情。

每一个,都是各大考古队争抢的对象。

早知道在安陵市多留几天,多问问他盗墓的技巧。

“这么快就出发,你注意点,别水土不服了。”沈倩倩提醒道。

那份笔记,现在她还在背包里。

这是现代科学仪器所无法替代的。

秦思思看了看,没有能完全理解这些语句的意思。

‘回过头来,我走过崎岖的峰峦,越越孤傲的雪山,沐浴海上的清辉,披戴着晚间的星月,一段跌宕的故事,就在脚下。’

‘可是,一块帛书的出现,改变了我的人生。’

老姚坐在对面,看了看秦思思,笑问道:“小秦,你在安陵考古队工作的时候,负责什么事项?”

“是的,他用两根手指,伸进石门上的两个小孔,然后石门就开了。”秦思思抿着嘴,很认真地说道。

这位刚认识一个多星期的朋友,却在她心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曾经有过一位摸金校尉,喊话考古队,‘他能带领考古队进入秦始皇陵’,一时间,在考古圈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我去看看。”

对于这一板块,她还是很熟悉的。

这就需要到自古流传下来的盗墓技巧。

历史的文物,也能留存,供人鉴赏。

沈倩倩回复了一个表情。

寻龙定位,也正是盗墓技巧中,赫赫有名的绝技。

‘我家是盗墓世家。’

同时,她也拿出了她所记录的笔记。

“一般来说,大型墓室的入口,都是封死的,很难进去。”老姚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你们打算怎么做的?”

“寻龙定位?”

老姚呵呵一笑,便道:“同行啊。”

盗墓一脉,正是针对这一点研究的。

“谢谢姚队。”

考古的技巧!

可惜啊,林川对考古的兴趣并不大,可能只是当成是闲暇时的消遣。

“这样呀。”

秦思思眉头一挑,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可我的父亲没有传承爷爷的盗墓本领,反倒是我的三叔,成了远近闻名的摸金校尉。’

再往下看。

整个上午,秦思思走在搜集齐鲁地区的相关史料。

“厉害,当然厉害了!”老姚缓缓平复心情,答道。

“哦?”

秦思思苦笑不得,想了想,便回复了一句:“林川现在是我的老师,是我考古路上的指路明灯呢,你可别让他去盗墓了,不然我的信仰都要崩塌了。”

忙忙碌碌,终于到了下班时间。

‘寻龙定位’‘闻土之术’这两招,尚可以用经验和直觉判断来弥补。

对于‘寻龙定位’这个词语,自然不陌生,但在他认知里,懂得寻龙定位的人,少之又少。

老姚穿着一身简单的灰色t恤,脸上带着常年奔走的风霜,在他的面前,是一张办公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考古工具:刷子、铲子、放大镜,还有那些精致的测量仪器和记录本。

这时。

“略懂一点。”

加以映证。

小说作者,往往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林川更是给她一种亲和感。

仪器方面,如声波探测仪、电磁探测仪和地下雷达,地方考古队也没有那么先进的设备。

秦思思迟疑了一下,随后才应道:“说来惭愧,其实能发现那座汉代大墓,最大的功臣,并不是我们安陵考古队。”

‘我也没有盗墓本领,继承了一家古玩店,本来以为日后都将与‘盗墓’毫无瓜葛。’

“我们考古九队的队长也写小说呢。/哈哈jpg”秦思思笑道。

他作为国家考古队的九队队长,进过不少古墓。

《摸金笔记》的小说界面,立即浮现在秦思思的眼眸之中。

秦思思脸上立即浮现一抹自豪:“正好,我有参与其中。”

据‘考古网’报道。

“双指探洞这一招,是不是很厉害?”秦思思看到老姚这个模样,忍不住问了一句。

秦思思先是发了一条消息给自己的老同学,附加了一个位置。

背起双肩包,她走出考古研究所,返回九队给她安排的职工宿舍,窝在单人公寓的沙发上。

老姚谦虚地笑了一声,随即端起他的保温杯,抿了一口茶。

她抬起头,微眯着眼,白皙二精致的脸颊上带着笑意,明暗交错,碎花小洋裙轻轻飘动,是别样的青春韵味。

‘那是平凡的一天。’

“对了,小秦,你说他写考古小说,他写的是哪一本?”老姚又问道。

“好!”秦思思郑重点头。

妙哉!

秦思思通过弹窗,点了进去。

“对。”秦思思点点头。

‘……’

秦思思点点头:“是的。”

“咋了,不巧吗?”秦思思疑惑地问道。

怪不得他对齐鲁地区那么熟悉,原来是小说故事的所在地,就在齐鲁呀。

这位林川作家,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