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以身入局的何东

第378章以身入局的何东

原本赵昭还搁那儿乐呵呵地,确实想着要不让顾哲研究生阶段去魔都那边进修一下。

结果韩硕的话,却像是给了他当头一棒。

赵昭瞪了韩硕一眼:“说什么胡话呢你?我死心什么?”

韩硕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小子,是李维的人。陈广学你知道吧?看这小子跟看亲儿子一样。”

“你就抢学生吧,一抢一个不吱声。”

赵昭的确不吱声了。

李维就不用说了。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计算机领域的院士。

至于陈广学,那也是多年前在华夏响当当的名字,几乎有名的大厂都去过一遍。

有人说陈广学是计算机领域的“三姓家奴”,到处换主子。

而更多的人,则是惊叹于陈广学的能力。

很多人都觉得,陈广学要不是最后“收心”来到了一所大学,一定能有更高的成就。

想不到,顾哲竟然和这两人有这么深的渊源。

良久,赵昭终于憋出了几个字:“那倒是难怪了,难怪啊。”

说着,赵昭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不对啊,老韩,顾哲师从李院士和陈学者,水平又如此之高,为什么只给他做这种水平的任务?”

赵昭眉头一皱。

大灾当前,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现在这么大一个人才就在旁边,却发挥不出真正的能力,光是想想就让赵昭感觉到浑身难受。

说话间,赵昭就要去找何东好好说道一番。

韩硕拉住了赵昭。

“哎,老赵,你不要急。”

韩硕脸上露出了些许无奈的神情。

自己这个老朋友哪都挺好,就是性子有些急,沉不住气。

韩硕四下看了看,用只有赵昭能听到的声音小声说道:“何指导知道小顾的情况,他这也是为了保护小顾。”

就在这时,准备前往蜀地一线的大巴车也即将起步。

就在这将信将疑之中,赵昭一边走,一边听着韩硕的解释。

原来,丹朱那边,宋星辰已经把他们和顾哲的“半成品”多频遥感给上报了上去。

但是,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已经有了稳定测试和可以信赖的技术,并没有得到批复。

还是那个经典的问题。

做什么,都是有成本的。

如果只用有一腔热血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了。

一旦这个“半成品”不成,在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这样巨大的责任,不是哪个个人或者团体能承担起的。

这也是中星的现任董事会在面对丰子年的申请的时候,选择回避态度的原因。

与其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做一件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情,不如本本分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何东自然不能明面上给顾哲和宋星辰什么特殊的权限,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去研究什么自己的项目。

要是每个专家都这样的话,我们也别搞什么集中力量干大事了。

大家像某些烂完了的西方社会一样,各自寻找自由得了。

何东给顾哲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其实就是让他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贡献。

听完了韩硕的解释,赵昭心头的困惑,也终于是解开了。

无奈地摇了摇头:“难怪当初如日中天的陈广学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不呆着,执意要去大学里教书,做个与世无争的小教授。现在这个世道,想要做点实事,可真不容易。”

韩硕笑了笑:“做实事的人不容易,愿意顶着压力,承担责任的人,也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啊!”

一直跟在二老身后的顾哲,看向服务区的停车场上,那个身体有些佝偻的身影,眼神也多了几分敬重。

相比起其他多少小憩了一会儿的专家学者们,统领大局的何东完全是一夜都没合眼。

大清早就开始安排起众人前往灾区的车辆和路线。

当真是不容易啊。

开拓创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的人不容易。

以身入局,制衡多方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人,同样值得称颂。

轰隆隆。

天空之上电闪雷鸣,小雨淅淅沥沥。

现在已经是九月末,天气虽然算不得有多凉,但是这小雨啪嗒啪嗒打在身上,也让人非常不舒服。

尤其是大部分人身体已经十分疲惫,本就没有处在一个最佳状态上。

但是即便如此,在场的所有人,依然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们心中明白,最艰苦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因为潮湿的天气,靠近灾区的路并不好走。

不少专家们来的时候都是自行开车过来的,但是在这种危险的山路上,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让这些学者们自己冒险了。

何东特意安排了一群熟悉当地地貌、有危险环境下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们过来作为专用司机和向导,这样在路途中的时候,这些学者们也能短暂休息一下。

停车场内,学者们陆续上车。

第一批出发的,自然是韩硕、赵昭这种重量级的人物,去一线解决一些最为困难和要紧的事情。

钟鸿飞守在中巴车门口,一脸谄媚的笑意:“韩老,您慢一点,哎,这边有台阶,您注意一些!”

“赵老赵老,我扶您上去,给您拿包!您小心一些!”

“哎哟宋女士,那边扶手上有泥垢,你扶着我吧,就不要碰那扶手了!”

你说他是一个懂礼貌的晚辈吧,他明显是作秀的成分大过了实际效果。

但你要说这种行为一点意义都没有,又多少有点有失偏颇。

顾哲在人群中看得不禁嘴角抽动。

这小子,是表演型人格吗?

其实钟鸿飞和顾哲,恰好就是在场专家中的两个极端。

顾哲从不参加什么峰会、业内聚会、讲座之类的所谓的“业内活动”。

在他看来,有这种时间搞人情世故、论资排辈,不如多写个程序出来,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

而钟鸿飞恰好是另一个极端,几乎业内哪个大佬看钟鸿飞都有些许的印象,都觉得这小子还挺眼熟。

好像钟鸿飞也算是一个业内的一流人物。

但要是说起他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是什么,大家都有些语塞了。

典型的“开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