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两人一直聊到了晚上,考虑到两人还没有成亲,留一个女子在府中过夜,传出去对女子的名声不好,尤其是这封建社会!

吴三桂只能让吴良带人将顾锦欣送回府邸。

接下来的两天吴三桂也是难得的空闲,吴三桂委任的人都忙着

吴三桂也是抽出时间陪了陪顾锦,倒是惬意不少。

但是对于宋应星的刚组建的科技部,吴三桂还是高度重视的,每天几乎都要去视察一番。

考虑到安全还有技术的封锁,吴三桂干脆让宋应星带着人都搬到了外面的军队大营中。

特意为宋应星划分出来一大块区域,全部都打上围墙围了起来,吴三桂还让吴义调了一批隐龙军过来,担任内部的护卫,外面则是有大营中的军队负责守护。

整个场地可以说固若金汤,一般人想要潜入进去比登天还难!

场地选好以后,吴三桂给宋应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毕懋康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制燧发枪。

吴三桂还给宋应星几点意见,第一,燧发枪要可以带刺刀,第二,研制定装弹,就是用纸将火药和弹丸都包在一起,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射击的速度。

随后吴三桂让侍卫将从库房中搜寻到的毕懋康研制的燧发枪的原型还有相关的书籍都交给了宋应星研究。

吴三桂倒是没有催促宋应星多久就要弄出来,反而还叮嘱他要注意身体,技术这玩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突破的,急也急不来。

宋应星一个劲的问那个定装弹药怎么做,还有那个什么刺刀。

吴三桂只能找来纸笔,大概画了一把枪,短剑可以取下来,单独使用。

至于定装弹药,在后膛枪没有出现的时候,只能使用纸壳。

吴三桂也是只在某个地方看过一眼,只能和宋应星说了下把火药和弹丸用纸壳包起来,装填的时候一起放进枪管中,比一般的枪支要节约时间。

宋应星一问一堆的问题把吴三桂搞得应接不暇!

“哎,别人穿越都有金手指,在不济的也有个老爷爷,到了自己这里怎么什么都没有!”

“要是徐光启或者毕懋康其中一个还活着,自己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难道是自己人品有问题!”

吴三桂也小小的自嘲了一把。

最忙的应该就属李岩和张煌言他们两个了,李岩到处忙着寻找人才来填补官员的空缺,张煌言则是身兼两个部门,虽然有其他人的协助但还是忙得脚不着地。

吴三桂让人从南方带来的三种农作物的粮种足足有几千石,光是安排种植这些就耗费了张煌言数天时间,这还都是得益于从带来的那些种植过的农民的指导,还有吴三桂当时招募的灾民。

全部种子种下去,需要上万亩的田地!很快张煌言找上了吴三桂!

“大将军!虽然从贪官和皇帝的皇庄中咱们收缴了数百万亩田地,但是这些只能够安排逃难的灾民,很多农民依然无地可种!”

“我知道,前面不是一直都在打仗吗?我也没有精力来兼顾这个!既然你主动提出了,那我们就从根上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根上?”

张煌言不解!

吴良,把几位尚书都请来,除了宋应星!这位大佬还是让他整他的科技,虽然宋应星在农业上也是大佬,但是现在武器才是最重要的。

吴良将几人请了过来,虽然大家都忙的脚不着地,但是一听是吴三桂叫他们,还是放下了手上的事情赶了过来。

众人坐定以后,吴三桂开门见山。

“众位,张煌言和我说了土地的问题,以前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马上要春种了!我想从根本上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众人疑惑,吴三桂这个根本的解决是如何解决,难道还是恢复以前的卫所制度,让百姓屯田。

吴三桂停顿了下接着说!那位知道一亩土地年产是多少。

“大将军,据我所知,风调雨顺时候,高产的土地亩产不过四百斤左右,像现在,连年征战,加上连年大旱,亩产能到两三百斤已经不错了。”

张煌言这个书生干了几天农业的事,对于已经有所熟悉。

“恩,我们就按照两百斤来计算!”

“也就是一个百姓需要两亩的土地才能够保证自身的粮食,考虑到天灾人祸,咱们多算一点,三亩的土地才能够一个百姓自给自足。”

“差不多,大将军!但是您还是没有说如何改革土地。”

“我的意思是土地私有+土地承包制!”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理解吴三桂的意思,那个土地私有制倒是知道,只是后面这个土地承包制?

“大将军,还请你细说?”

“说起来也不难理解,农民每个人可以分得三亩的土地,这个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是他的私人财产,我们可以称为自留地,但是不得买卖,否则朝廷将要将他的土地收回。”

“大明土地高峰时候大概八亿亩,人口有一亿多左右,这样分出去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土地!”

当然吴三桂他们只掌控着直隶和山东两省,人口可能千万都没有,田地也就亿亩多,还是得益于攻占了山东,不然直隶省的土地就更少了。

“剩下的这些土地,统一归国家所有,农民可以从国家手里承包过来!每年缴纳一定的粮食或者折成银子算作是给国家的承包费!就是,农民自己的土地能够解决温饱,但是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要多劳多得。”

“大将军,可是现在大部分土地都在地主手里,还有一些士绅手里!”

“我知道,配!以前那些士绅,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全部作废!”

“珰!”不知道谁的茶杯摔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吴三桂看去,众人都是眉头紧锁的表情,连平时对自己无条件支持的李岩和夏国相也是一副埋头苦思的表情。

“大将军,这可是要了天下地主和那些士绅的命,搞不好他们会联合起来造反的。”

众人都是这种想法!

“我知道,所以我才将所有人召集起来!我已经做好了武力镇压的准备,凡是敢于反抗的士绅,统统以武力镇压!”

“各位,只有农民有了土地,能吃饱饭,有了希望,才不会铤而走险的造反!这个变革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的理想不就是天下的百姓都安居乐业吗?”

“有变革,就会有挫折,就会有牺牲!秦之商鞅,宋之王安石的变法,那次不是踩着鲜血走下去的,我也给各位先提个醒,我已经下了必死之心,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