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宁做大明鬼、不当清朝王,左懋第

当然,李邦华的兵部尚书之所以被罢,张道泽的弹劾只是一方面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任职期间对京营的整改动刀子太狠,把当时职掌京营的英国公张维贤、襄城伯李守奇以及兵部其他官员得罪的死死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朱由检又不为他撑腰,李邦华能在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坐稳才是怪事。

甚至于当年在城楼上点燃炮火误伤城下明军的事也很有可能是襄城伯李守奇故意为之借机弹劾李邦华。

只是这其中缘由,再去翻六年前的旧账已没什么意义,毕竟当时在城上指挥的襄城伯李守奇在崇祯三年就已离世,现在的襄城伯是他的儿子李国桢。

或许正因有以上这些黑幕,才使得现在的李邦华不愿再入朝为官。

崇祯心里思忖着,直言问道:“怎么,你对当年朕罢你官职一事还心有怨气,所以不愿再入朝为官?”

崇祯这问一出,李邦华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草民不敢,草民真的是年岁已高,精神不济,倘若勉强为之怕是会误了朝廷的大事。”

李邦华嘴上说着,心里却是在想,开什么玩笑?

即使有怨气我也不能承认呐,这要是承认对当年的事心怀不满,以你那薄情寡恩的性子,今天我怕是老命难逃。

崇祯对李邦华年事已高的话置若罔闻,抬了抬手:“别动不动就下跪,起来说话。”

“谢陛下。”李邦华应了一声,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见状,崇祯这才故作姿态一叹:“哎……当年罢官一事,朕却确有失察之处,当时确实不该将你罢官,让你回乡种田。”

“现在思之,朕也自觉有错,怎么样?还是回来吧!大明和朕都需要你。”

崇祯这话一出,李邦华整个人如遭雷击、呆愣当场,脑瓜子嗡嗡作响。

一脸茫然错愕,什么?皇帝刚才在说什么?

自己没听错吧!皇帝竟当面和自己说当年罢自己的官罢错了。

这能是那个自己认知里的崇祯皇帝说出来的话?

身为一个君王,能把话说到这份上,已经算是向自己认错了,倘若自己再不识好歹,那就有为天理,枉为人臣了。

一阵惊诧错愕后李邦华躬身一礼:“草民,愿听陛下调遣入朝为官。”

听到这话崇祯不由一阵暗讽:朱由检看到没?你以前就是太要面子,因而错失良臣。

还得是我穿越仔,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就能轻松拿捏,若是你指定搞不定。

崇祯心里嘀咕着大笑出声:“哈哈……爱卿既愿入朝为官就莫要再以草民自居了。”

“老臣遵旨。”

李邦华嘴里应承着,突然一转话锋:“老臣斗胆,不知陛下打算让老臣身居何职。”

这个问题崇祯在传召李邦华入京之时就已考虑清楚,是以现在根本不需要考虑便脱口而出。

“朕想让爱卿接替张捷执掌都察院,整顿各级官吏的贪污之风。”

闻听此言,李邦华愣了十几息才斟酌着开口:“陛下,我大明各级官吏贪污之风盛行已久,想要整顿吏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仅凭老臣一人怕是会有负圣恩。”

崇祯一听这话不觉有些好笑,忍不住腹诽起来:这老小子吃一堑长一智,被罢过一次官学聪明了,知道找皇帝要承诺、找帮手不单干了。

崇祯当然不会让李邦华失望,既然决定让他整顿吏治,当然要给予他支持,是以正色道:

“爱卿放心,无论是朝中大员还是封疆大吏你只管整治,出了什么事,自有朕给你顶着。”

“另外爱卿需要什么人给你搭手,你尽管说,朕无不应允。”

得到崇祯的亲口承诺,李邦华也算是拿到了护身符,紧接着道:“陛下,说起搭手的人,老臣还真有一人要举荐,望陛下能将此人调入督察院。”

闻言,崇祯也来了兴致,不由暗想:明末清廉又敢于下刀子的文官可不多,这李邦华说的到底是谁呢!?

崇祯心里想着狐疑出声:“哦……爱卿说的是谁?”

李邦华也不卖关子,躬身应道:“回禀陛下,老臣要举荐的是在陕西韩城任职的左懋第。”

左懋第?

听到这名字的第一时间,崇祯就在脑子里不断的想,是呀!自己怎么把左懋第给忘了……

左懋第在明末也算文官里少有的一股清流了,他的确是一个为官清廉又敢于下刀子的文官。

别的不说,单是左懋第一介文官,敢在面对多尔衮时叫出那句“宁做大明鬼,不当清朝王”。

敢于亮剑维护大明尊严的气节,就不是那些贪生怕死向建奴屈膝投降的文臣武将能比的。

史上的左懋第宁死不屈,英勇殉国,是被誉为明末文天祥的人物。

左懋第也是明末唯一一个在死后被清王朝追封谥号为“忠贞”的明朝大臣,并且还为其专门修建了祠堂。

崇祯脑子里想着,不由思绪飘散久久不语。

李邦华见状,只以为是皇帝不答应,是以再度开口:“陛下,左懋第虽然年轻但他不惧权贵、为官清廉,这样的人无疑最适合进督察院,老臣恳请陛下恩准。”

李邦华的话把崇祯飘散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呵呵……爱卿说的是,左懋第确实年轻、也确实是个人才,韩城虽地处陕西有流贼、有灾荒。”

“但在他的治理下韩城倒也还算是一方乐土。”

“好!就依爱卿之言,朕同意调左懋第入都察院。”

李邦华听着崇祯的话有些莫名其妙,不过那些对他而言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同意了自己的举荐。

虽然皇帝同意了,但还得给左懋第在督察院谋个职位,总不能让左懋第只做个闻风奏事御史,那样岂不太浪费了。

就在李邦华思绪翻飞为此事发愁之际,忽又听到崇祯的话传来。

“前不久督察院副都御徐缙芳涉贪污案被斩,就调左懋第顶替他的位置吧!”

崇祯说着毫不拖泥带水,当即就像王承恩吩咐:“大伴,给吏部传旨调陕西韩城左懋第入职都察院副都御使。”

“老奴遵旨。”王承恩应声而去。

崇祯这雷厉风行的作风,直接惊掉了李邦华的下巴,自己这还没琢磨出来呢!

皇帝就给左懋第安排上了,这还是往日那个优柔寡断,遇事不决的陛下吗?

李邦华心里嘀咕着硬了咽口水,随即躬身赞道:“吾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