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鬼子全面炮击
作为防守的一方,温三也在研究鬼子的战术。
如果鬼子粮食不足,那么它们追求速战速决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简单说,就是在饿肚子之前,把温三的部队干掉。
“明天小鬼子的进攻肯定会相当的凶悍,命令各部今晚要好好休息,各团之间的通信一定要作好保障,确保命令能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温三将团级以上的指挥官都叫了拢来,给他们作仔细的战术讲解。
大的作战计划虽然早已经定好了,但温三还要保证微调命令时,各部快速反应。原因嘛,自然很简单,他能轻易听到小鬼子的战术安排,随时随地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调整,这就很有必要了。
比如温三已经确定,小鬼子会在明天早上七点半,向温三的多处防御阵地进行炮击。
几个师团的小鬼子,炮兵大队都有好多个,这样的打击如果无法避开的话,将会给部队带来极大的人员伤亡。
所以温三命令所有参与防御的部队,在七点半之前,必须躲进藏兵洞中去,或者是退出主战壕,等鬼子炮击完毕之后,再进入战壕。
这样的情况,对于温三的部队已经是习以为常,别说这些高级指挥官。就是
怎么躲避鬼子炮击,温三的部队都很有经验。藏兵洞要怎么挖再安全,不容易被鬼子火炮轰炸到。
要怎么才能在炮击结束之后,快速进入防御战壕,这些也是很有技巧的。否则等鬼子冲上来了,你还没有作好防御,岂不是一下就被打垮了?
当然,鬼子开炮了,温三的部队也可能全部躲起来。他是有能力作出反击的。
郑小余现在可是掌握着一个炮兵旅,之前的战斗,他们参与的次数也不多。但是弄到的武器装备可是不少,光是从小南庄火车站仓库中弄到的炮弹,就能支撑他进行多次全面反击。
尽管分了一个炮兵团出去,郑小余手上依然有足够多的兵力。布置出来的炮兵阵地就有九个,每个方向都能照顾得到。
他的火炮至少都是能够打到三公里外的山炮野炮,以及大口径的加农炮,一但开火,威力十足。
至于那些只能打几百米的小玩意儿,基本都交给旅手下的炮兵部队去了。
除了这些对等的反制之外,还有七支尖刀部队在外围游荡。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天亮之前,他们就能摸掉几个鬼子炮兵中队。
所以尽管温三知道鬼子明天要发起强攻了,他也是一点都不着急。打仗嘛,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没什么好害怕了。
当天夜里,依然有小规模的战斗在发生。温三安排出去的尖刀连队就象是出了鞘的利剑,他们潜伏在鬼子注意不到的角落里,一旦找到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挥斩出去。
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鬼子炮兵中队吃了亏,最严重的一个炮兵中队在休息中就被抹了脖子。丢失了大量的作战装备,炮弹也被集中起来炸毁了。
另外两个炮兵中队的情况好一些,但也好几十个鬼子被打死。中队的战斗力明显下降了一大截。
为此,鬼子不得不加强巡逻防守,生怕又从哪里跳出来一支部队,偷了它们的营地。
总之,好几个旅团的鬼子都是一肚子的火气,并没有休息好。它们都在等天亮,好把夜里受的气,发泄到温三的阵地上去。
对于这些尖刀连队取得战绩,温三给予了肯定。他也知道,想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有多困难。
小鬼子可不傻,偷袭这种事情,并不是次次都能成功。温三给他们的命令是首先保存好自己,有机会就搞一家伙,没有机会就藏起来别乱动。
一夜之间干掉一个鬼子炮兵中队,打残两个中队,这已经极大的削弱了鬼子的进攻火力。战绩已经相当的出色了。
等郑小余的炮兵发起反制的时候,小鬼子还会露出更多的破绽来。到时候才是他们发挥重大作用的时候。
特别是柴勇的神枪队,一旦发威,小鬼子怕是会痛不欲生。
早上七点半,天色已经完全放亮了。
鬼子的炮击如期而至,除了泽田进师团方向,其余几个鬼子师团都向温三的防御阵展开了猛烈的炮击。
大量的炮击如雨点一般落下来,掀起的泥土都超过了十米。呼啸而来的弹片更是四处飞溅,杀伤力十足。
如果不是温三早已经作了安排,恐怕好些战士都会牺牲在鬼子的炮击之中。
郑小余那边,各阵地都在快速计算鬼子的弹道,争取第一时间获取小鬼子炮兵阵地的坐标。不过他们还没有得到温三开炮的命令。
温三是准备先消耗一些鬼子的炮弹再说。它们愿意炸空气,当然要大力支持,等鬼子的炮弹把空气都炸碎了,然后再反击也不迟。
看到漫天飞舞的炮弹,温三还是有些感慨的。鬼子投入华夏战场的物资和兵力是真的不少。这个时期,它们的作战能力放在全世界,也能排进前列。
除了装备先进,火力强大之外。鬼子的作战理念也比好些国家人先进很多。这是它们的长处,不得不承认。
国军一直被鬼子压着打,除了自身各种问题之外,战斗力明显不如鬼子也是不争的事实。
连续几轮炮击之后,前沿阵地已经是千疮百孔,好些防御节点都被炸毁了,必须要重新进行修整,才能发挥它的防御作用。
“开始反制打击!”
温三已经听到鬼子要收工了,这时候再不反击的话,鬼子炮兵就要跑了。
刹那间,大量的炮弹从各处阵地中飞了出来,落向了鬼子的炮兵阵地。小鬼子刚刚打过了瘾,这会儿还在整理装备,一下子就被铺天盖地而来的炮弹炸飞了起来。
多处阵地上的鬼子开始上演空中飞人,表演相当的精彩,碎尸魔法也在及时跟进,可惜没有观众鼓掌,有些有小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