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探讨

李通明微微一笑,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他顿了顿,继续道:“等章龙他们回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操练新军了。有了这批新制的火炮,我们的军力将会大大提升。”

女帝点头赞同道:“是的,这批火炮确实是我们的一大助力。不过,操练新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还需要好好谋划一番。”

两人正说着,突然一名身穿儒衫的男子急匆匆地跑来,叫住了李通明:“大人!张让大人有请!”

李通明闻言,眉头微皱,心中有些疑惑。这张让是江源县的一位富商,平日里与自己并无太多交集,不知为何突然邀请自己。

他转头对女帝道:“女帝,您先回宫休息吧,我去见见这张让,看看他有何事。”

秋日的阳光斜洒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金色的光芒透过树梢,斑驳陆离地映在李通明的脸上。

他跟随那名男子,穿过繁华的街市,来到一处幽静的小院前。男子停下脚步,轻声道:“张大人便在此处。”

李通明点了点头,整了整衣衫,迈步走进小院。院内环境清幽,几株桂花开得正盛,香气扑鼻。他来到正厅前,轻轻叩响了门扉。

“请进。”一个温和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李通明推门而入,只见一位中年男子端坐在案前,身着素色长衫,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这便是张让,当朝的一位重臣,也是李通明此次拜访的对象。

“张大人,久违了。”李通明拱手施礼。

张让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李通明坐下。

两人寒暄几句后,李通明便直奔主题:“张大人,不知您如何看待在下所提出的为天下寒士开龙门的想法?”

张让闻言,脸上露出凝重之色。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李公子此计甚妙,若能推行科举,选拔贤能,实乃国家之福。”

“此事牵涉甚广,非一日之功可成。”

李通明点头称是,他知道科举制度的推行必然会引起世家门阀的反对,但他仍想一试。

他沉思片刻,说道:“在下认为,想要推行科举,必先整治世家门阀。只有打破他们的垄断,才能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有机会入仕。”

张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叹了口气,说道:“李公子所言极是。然而,世家门阀势力庞大,根深蒂固,想要整治他们,谈何容易。”

李通明眉头紧锁,他知道张让所言非虚。但他仍不甘心就此放弃,他沉声道:“虽然艰难,但总要有人去做。否则,天下寒士永无出头之日。”

张让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之情。他叹了口气,说道:“李公子有此志向,实乃国家之幸。”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在下曾在燕国推行过科举改革,可惜最终失败了。”

李通明闻言,心中一震。他连忙问道:“张大人能否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

张让点了点头,开始回忆起往事。他说道:“当时,我提出在燕国推行科举制度,选拔贤能。”

“此举遭到了世家门阀的强烈反对。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势,阻挠科举的推行。最终,皇帝在世家门阀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了科举改革。”

李通明辞别了张让,心中沉甸甸的,虽然前路艰难,但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为天下寒士争取一线生机。他踏着秋日的落叶,缓缓走出了小院。

回到住所,女帝已经等候多时。她见李通明回来,连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通明,你与张大人谈得如何?”

李通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张大人对科举之事深表赞同,但也直言推行不易。他曾在燕国尝试改革,却以失败告终。”

女帝闻言,眉头紧锁。她深知世家门阀的势力之大,但也不愿意就此放弃。她沉声道:“那通明你有何打算?”

李通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在下认为,想要推行科举,必须先打破世家门阀的垄断。但此事非一日之功可成,需要慢慢谋划。”

女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她知道李通明是个有主见的人,既然他已经有了打算,那她只需要全力支持便是。

一名官差匆匆赶来,向二人禀报道:“启禀陛下、李公子,帝都派人来了,此刻正在县衙等候。”

女帝闻言,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她看了看李通明,说道:“通明,我们一起去看看。”

两人来到县衙,只见一名禁军首领正站在堂前,手持一份奏折。他见女帝和李通明到来,连忙上前行礼,然后将奏折呈上。

女帝接过奏折,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她看完后,将奏折递给李通明,沉声道:“通明,你看看这个。”

李通明接过奏折,只见上面写着“青州生变”四个大字。他心中一惊,连忙仔细阅读起来。

奏折中详细描述了青州近日来发生的种种变故,包括世家门阀的叛乱、百姓的流离失所等等。

看完奏折,李通明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知道,青州是他推行科举制度的试点之地,如今生变,无疑给他的计划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女帝见状,沉声道:“通明,你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通明深吸了一口气,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青州之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尽快赶回去处理。”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其他州县的联系,防止类似的变故再次发生。”

女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她知道李通明是个有担当的人,此刻的他也已经做好了应对变故的准备。

两人商议了一番后,决定立即启程返回帝都。

李通明与女帝回到帝都之时,已是深夜。二人匆匆入宫,顾不得休息,便直接前往金銮殿准备次日早朝。

李通明知道,青州之事事关重大,必须尽快向百官交代清楚,并商讨对策。

次日清晨,金銮殿上,百官齐聚。女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凝重。李通明站在女帝身侧,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