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民间故事

苏长卿闻言,淡淡一笑:

“方兄既有好奇之心,在下理当言明,只是这民间故事也是从老一辈流传下来,其中真假参半,所以若是方兄觉得此故事有些荒唐,便权当听了一个笑话罢了。”

方宏听后,连忙笑着摆了摆手道:

“苏兄不必多加顾虑,但说无妨,就当是离别前,给方某讲个故事吧!”

听到方宏这么说,苏长卿自然也不再有任何顾虑,便看着远处的天际,像是回忆一段故事一般,缓缓讲述道:

“据老家的长辈曾言,在很早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个很穷的老汉,姓王,所以村民们都叫他老王。

他媳妇在早年间,给他给他生了个儿子,就姑且叫小王吧!

一家三口,虽然过得清苦,但好歹也算是一个完整的家。

不过好景不长。

老王有了孩子后,依然很穷。

而他媳妇也最终因为受不了贫困的生活,便在小王只有几岁的时候,就跟某个路过的行商跑了。

于是。

老王便只能跟他儿子小王相依为命。

就这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小王也很快便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却因为家中太过清贫,一直都未娶妻生子。

这件事情,便一直成了老王和小王的心头病。

时间一晃,便到了一年的冬至日。

而在这村子里,一直也有一个习俗,叫做接财神。

就是每年冬至那日的晚上,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里做上一大锅汤圆。

一来是一家人自己要吃,二来便是要用这汤圆,去接财神。

而所谓的接财神,就是当天晚上过了子时后,一家人每人手上端着一小碗汤圆,离开家里,在村子里按照大家伙规划好的线路,走上一圈,便算是给财神上供了汤圆。

这样一来,财神便会保佑这些上了供的村民,明年都能走点财运,大小不论,至少不会让村民白白上了供。

而老王和其他村民一样,即便家里再穷,也会在每年的冬至日,在家煮上一锅汤圆。

然后等到了子时,便会带着小王,一人端着一碗汤圆,跟着村民的大部队,在村子里规划好的线路里,转上一圈。

可惜让老王有些生气的是。

他明明和其他村民一样,年年都给财神爷上供,可为何他依然是整个村子里最穷的一个人呢?

难道连财神也故意要为难他,欺负他吗?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老王便有些怒不可遏。

心想,好啊!你个财神爷就会欺负我老实人,今年我不给你上供了!

我非但不给你上,我还得给穷神爷上供!

反正我已经这么穷了,也不怕更穷了!

我就是要当着你财神爷的面,在今晚这个接财神的晚上,大摇大摆的去接穷神爷!

我气死你!

于是。

晚上过了子时后,村子里的村民们,便手里端着汤圆,聚集在一起,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向着往东边规划好的一条路走去。

因为按照村子里那些老人的说法,今年这财神啊,就是从东边过来的。

只要往东边这条规划好的线路走,就一定能接到财神。

而在这接财神的说法中,还有这么一个要点。

就是当村民在这条接财神的路上走着走着,一旦感觉到自己接到财神了,便要从脚边的地面上抓上一点东西。

无论是泥土,还是杂草,或者其他任何东西,都要将其带回家去。

因为这就是财神爷赏赐的财物。

只要将这财物好好保存在家中,来年便能走财运。

正当村民都在热火朝天的接财神时。

老王便带着小王,一人手里端着一碗汤圆,从家里出去。

不过。

他们两人,却并没有跟着其他村民,往向东边的那条路走。

而是偷偷摸摸的,往向西的一条窄路走去。

财神爷是自古以来便有的说法,可却从来没有穷神爷这个说法。

所以老王并不知道,走哪一条路,可以去接穷神爷,给穷神爷上供!

但是老王也不是傻子。

于是便想到,既然往东边那条路走,是去接财神爷。

那么反过来,往西边的一条路走,不就是接穷神爷吗?

所以,抱着这样的想法。

老王便非常坚定的,带着小王,往西边的那条窄路走去。

两人便提着一个昏暗的小灯笼,气冲冲的在那条窄路上走着。

就这么走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后。

老王觉得差不多也接到了穷神爷,便也按照接财神爷的习俗,停了下来,然后便看也不看的蹲下来,在自己的脚边用力抓了一下。

心想管他抓到了什么,照样拿回家保存好,就是要气死那没良心的财神爷。

可不曾想。

老王就这么用力一抓,便顿时只感觉一股绵软湿滑,甚至还有一点温热细腻的感觉,就像是煮糊了的汤圆,放凉以后的那种触感。

可这村野小路上,怎么又会有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呢?

老王心里顿时有些慌,便赶紧让小王将灯笼提过来些,他倒要看清楚自己抓到的是个啥玩意。

可是当小王把灯笼提了过来,老王定睛一看,却只在昏暗的烛火下,看见自己手掌上都是黏糊糊的一片,分不清是个啥!

可老王却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于是把手掌放在鼻子前,凑近了闻一闻。

这不闻不知道,一闻吓一跳!

我滴神啊,这臭气熏天的,除了狗屎,还能是什么?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啊!

这抓到什么不好,居然抓到了狗屎!

老王此时只感觉恶心心,想吐吐!

就连一旁的小王,都下意识的捂住鼻子,想要离老王远一点。

而老王此时更是气得不打一处来,赶紧把手在一旁的草地上蹭了蹭,怒喝道,得了得了得了,我们赶紧回去吧!

而好巧不巧的是!

由于这老王声音喊得大,便给不远处刚刚接完财神爷,打道回府的李老六听到了!

这李老六是村里最有钱的一户人家,平时心思就多,心眼也深。

听到老王这喊声,再看见他们父子俩急匆匆的往家里走,便不由得在心中冒出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