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李青返京

二月初十,京营分兵两路军,携带短期所需军需,一路疾行赶往大同,一路赶往宣府。

第一波支援率先出发。

与此同时,朱祁镇也在积极备战(划掉),张辅在积极备战,于谦做后勤补给。

群臣根本阻止不了,他们这边还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那边朱祁镇就发兵了,大局已定,他们只能认命。

户部尚书王佐满心不愿,却也不得不配合于谦,调度大量军需。

皇帝亲征,不得不重视。

各方面都忙碌起来,张辅征用了近十万民夫,用来押送军需物资,此外,还有厨子、太监、东厂番子、锦衣卫,伴驾随行。

可以说,整个京师都动员了起来。

说实话,看似动员的人挺多,其实也就勉强够用。

五万作战兵,十万补给人员,后勤补给二保一,真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了。

好在不是去漠北,而是在大明边关,咬咬牙也勉强够使。

朱祁镇也没闲着,忙着去太庙汇报工作,忙着挑选随军官员,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侍郎邝野,内阁大学士曹鼐……

一口气选了上百号人。

被选中之人,尤其是文官,个个叫苦不迭。

他们没打过仗,但也不傻,战场刀剑无眼这最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再说了,那可是十余万蒙古铁骑啊!

真若到了两军短兵相接的地步,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都不想去,但没一个敢公然说不去的,一来朱祁镇下的是中旨,二来,不去显得贪生怕死。

文人都好面儿,所以纵然心中千般不愿,也没一个人退缩。

二月十六,朱祁镇命郕王朱祁钰据守京师,并做了一番嘱托,兄弟二人不是一个娘生的,但从小就没有利益纠纷的他们,感情还不错。

兄弟二人说了好一会儿话,最后,朱祁镇又从贞儿怀中抱起他的好大儿,举得高高的。

小朱见深也不怕,笑的开心。

最最后又跟钱氏说了些体己话,钱氏面皮薄,朱祁镇便也没有多说。

只是轻声说:“等我回来。”

这一天,很热闹,非常热闹。

太后孙氏、皇后钱氏、郕王朱祁钰、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于谦……送出好远。

这一年,朱祁镇还很年轻,他才二十二岁,跨上战马,看着甲胄林立的五万大军,意气风发,狷狂不可一世。

“出征!”朱祁镇一扬马鞭,“驾~”

此时,李青已踏入大明疆土。

一路疾驰,马儿已经到了极限,完全跑不动了。

李青只好去城镇置换马匹,换好马,简单吃了碗面,李青再次踏上返京之路。

他没有松懈分毫,他总是不放心。

现在辛苦点儿,回京后随便歇都没事,可一天不回去,他就一天不踏实。

“驾~”

~

天公不作美,大军刚出京城便下起了雨,且越下越大。

无奈,朱祁镇只好下令全军休整。

不料,这雨下起来没完,暴雨下一整夜,待到次日天放晴,路又变得难走起来。

运送军需的木车,车轮动不动陷入泥泞,行军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

二月十九,傍晚时分,大军才出居庸关。

经过这三天折腾,朱祁镇最初的热血和豪迈,也消弭了不少,他不再骑马,而是坐起了龙辇。

他能坐龙辇,但其他人可没这么福分,经过这一番折腾,大多文官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儿了。

他们干的都是脑力活,庙堂权谋,明争暗斗都是好手,但身体素质也就一般,这整日骑马,大腿根儿都快磨秃噜皮了,一路风尘仆仆,也不能洗澡,更没有柔软的床褥,和貌美的小妾。

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在遭罪。

他们却忽略了,许多士兵都是靠两条路的,那些征用来运送军需的民夫更辛苦。

不过民夫们个个干劲儿满满,无他,朝廷给了钱的,这一趟下来,每人五两银子,够家里人花好久好久了。

百姓最是朴实,只要能够生存下去,他们就不会抱怨,只要能挣到钱,什么脏活累活他们都愿意干。

运送军需是辛苦些,但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的劳作,也就还好。

况且,这可比种地划算太多了。

张辅一大把年纪了,但身子骨还算硬朗,他有带兵出国征战的履历,对于这点儿行军强度,并不觉得有什么。

回头看了看密密麻麻的民夫,他的眉头深深皱起。

这些可不是士兵,让他们干活儿行,让他们跟着去战场…属实不太明智,其实张辅也不想这样搞,但朱祁镇太心急了,他只能事急从权。

“呼~”张辅叹了口气,拨转马头赶上龙辇。

王振见是张辅过来,忙嚷嚷着:“都让开点儿,别挡着国公的路。”

将龙辇围得严严实实的锦衣卫,闻言,让开一条道儿,让张辅通行。

“国公是要面见皇上?”王振问。

张辅面无表情点头,对于王振的示好视而不见,这些年,张辅跟文臣一直不对付,不过他也不喜欢这阉货。

王振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很是愤懑,待张辅从身边经过后,用唇语骂了句脏。

“臣,张辅,求见皇上。”张辅大声说。

尽管是自己人,但到了龙辇跟前,没有皇帝特许,锦衣卫还是不放他上前。

“上龙辇说。”朱祁镇的声音传来。

少顷,龙辇停下,张辅登上龙辇。

“不必行礼了,坐吧。”朱祁镇笑了笑,提壶倒了杯茶,推到桌案边,“国公一把年纪了,朕还让你为国操劳,真是辛苦你了。”

“哪里,都是臣子的本分。”张辅道了声谢,坐下双手捧起茶抿了一口,这才说道:“皇上,臣有个不情之请。”..

“国公客气了。”朱祁镇笑道,“朕答应过于谦,军事由你主导,关于军事你但说无妨。”

“哎。”张辅见朱祁镇还记着承诺,心中的阴霾大消,他拱手道:“皇上,臣建议,待抵达战场后,就让这些运送军需的农夫回去。”

“这……”朱祁镇皱眉,“打完仗收拾战场都要人,让他们走了,打扫战场怎么办?”

张辅一想也是,便退了一步,“那这样,快到战场时,让他们原地休整,待用到他们之时,再让他们跟上。”

“这不妥吧?”朱祁镇摇头道,“没有了这些农夫运送军需,打起来肯定束手束脚,更无机动性可言,这太不明智了。”

他是没打过仗,但兵书常看,这些基本道理自然懂得。

张辅苦笑:“皇上,他们不是兵啊,只是百姓而已,根本没见过战场,那种万军厮杀的场面,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

皇上你想想,要是大军一旦开战,十万民夫被吓得落荒而逃,那场面……让前方搏命厮杀的将士作何感想?

在求生欲,以及随大流的双重心理驱使下,他们会不会也跟着四散奔逃?

即便不会,那士气必然也是一落千丈!”

顿了顿,张辅补充道:“至于皇上担忧的机动性……恕臣直言,鞑靼全是骑兵,且他们的打法是以战养战,所带军需并不多,都是些牛羊肉干,这种方便携带,又抗饿的东西;

咱们有没有那些运送军需的农夫,都远比不上鞑靼的机动性。”

朱祁镇呆了呆,旋即大点其头:“国公所言甚是,哎呀,这个朕还真没想到。”

张辅真想吐糟一句:你真不是做武皇帝的料子。

“那……?”

“以国公之言。”朱祁镇颔首。

张辅松了口气,又道:“皇上万金之躯,打仗这种粗活,就交给臣等将士就成,您挥一挥衣袖,鞑靼小儿必将吓得比滚尿流。”

“啊哈哈……”朱祁镇放声大笑,笑罢,揶揄道:“行了,朕知道你是怕朕瞎指挥,弄砸了局面。”

“臣不敢。”

“没什么敢不敢的。”朱祁镇摆了摆手,脸上并无不喜之色,“朕的确没打过仗,战场瞬息万变,得有个丰富经验的人来指挥,放心吧。”

朱祁镇拍拍张辅肩膀:“朕是来击退鞑靼的,不是出风头的,仗打起来,朕不会掣你的肘。”

张辅的心顿时一宽,整个人放松好多,“臣谢皇上理解,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