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怜秋棠扇

宋婧郗与宋瑛如何,怜秋没心思管。

反正只要知道这两人是蠢货,想办法把宋焱提前送走,宋家便会彻底不堪一击!

她躲在暗处,想再多听一些二人的谈话,万一能听到些有用的呢?

然而蹲了许久,无外乎就是这宋婧郗的及笄礼如何办,宋瑛又即将在那大礼上与其他的兄弟们给宋婧郗安排什么样的惊喜。

半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听到,且现在宋焱也不知所踪。

殿下那边传回的消息,说是宋老将军并未在燕北出城,而兖州这边,她混进来许久了,也丝毫没发现宋焱的踪迹。

为了不打草惊蛇,还得再潜伏一些日子才行!

怜秋隐退了身形,见天色已晚,便回自己的丫鬟房去了。

彼时,棠扇的伤口已经被府医上了药,大腿被包了厚厚的纱布,现在才勉强止住了血。

怜秋回来的时候,恰巧府医离开。

她作为燕国派来的卧底,自然是美貌与智慧缺一不可。

在回来房间不远处的位置,她便嗅到了血腥味。

几乎是一瞬间,怜秋便浑身上下的肌肉都紧绷起来。

她伏地了身子,好似暗夜之中蓄势待发的母豹子那般。

临近房门,听到里面没有动静,才长舒了一口气。

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或许是高手总有相似的地方。

怜秋靠近的时候,棠扇才幽幽转醒。

在怜秋放松的一瞬间,棠扇便做出了反应。

她认出门外徘徊之人正是怜秋,便清了清嗓子,有些虚弱的开口。

“无妨,进来吧。”

怜秋闻言,直接推门而入。

见棠扇脸色惨白,没有一丝血色的模样时,她快步迎了过去。

“这是怎么了?”

“莫不是宋婧郗那贱人又作妖了?”

“这贱人,不过是仗着有宋家撑腰,便如此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待我等探清楚消息,便要殿下踏平这宋府,把宋婧郗那贱人吊起来生剜她的肉!”

“我定要让她血液流干而死!”

“怜秋,慎言。”

“小心隔墙有耳。”

棠扇抬手,有些虚弱的开口。

怜秋生怕她不舒服,便拉住了她的手:“好,我不说了。”

“你这伤怎么回事?”

“是何人把你害成这副模样?”

“按理来说,以你的身手,不可能会受这么严重的伤啊!”

见怜秋如此担心自己,棠扇便简单将自己今日遇到的事情简单概括了一下。

“不过是那宋婧郗又耍脾气了,这一次似乎被你气的不轻,便寻了我撒气。”

“若不是宋瑛及时出现,恐怕我便难逃虎口了。”

怜秋死死攥着手中的床单,有些颤抖着想要触碰棠扇还在淌血的大腿。

为了不然棠扇更加痛苦,怜秋不敢触碰伤口,眸中的悔恨之意更甚。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棠扇,你辛苦了。”

“只要再熬两个月,殿下便会在大齐国最为虚弱的时候发起进攻。”

“国师已经算过,大齐国降下第二场大雪时,会陷入新一轮寒潮之中。”

“大齐国本就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再加上天灾人祸,定然熬不过这个冬天!”

“我们英勇的勇士们也在大齐国中探得了消息,大齐国国库已然空虚殆尽。”

“且大齐国太师也会积极配合我等拿下大齐国……明年春暖花开时,便是我燕国拿下大齐国之日!”

棠扇眸光闪烁,其中映射着熊熊下定决心的光芒:“会做到的。”

“一定会。”

……

偌大的宋府中暗潮涌动,四位主人公却依然不知所云。

宋婧郗忙着试新裙子,宋瑛也依然想方设法的讨好她。

宋钰做他的花花公子,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宋瑾瑜倒是忧国忧民,文武双全,如今掌握着宋家上下。

因着皇帝下了命令,先前不允许宋老将军和宋瑾瑜前往战场。

如今似乎有了松口的迹象,便使得京城又有不少来使蠢蠢欲动。

此时此刻,燕北以北,燕国蛮子个个虎视眈眈。

宋瑾瑜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忙的可谓是焦头烂额,甚至连吃饭睡觉的时间也鲜少挤的出来。

宋焱很是心疼自己的大儿子,可是也没有办法。

他作为大齐国唯二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之一。

众人皆知他宋焱老将军百战百胜,令燕国人不战而逃,强悍如斯。

可却不知他宋焱受奸人所害,本就不得不服老,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

现在为了掩人耳目,不得不深居浅出,就连府中的下人,也不得不提防着。

倒是有瑾儿分担压力,他这个老将军也能稍稍轻松些,不至于继续消耗生命。

宋焱此时,住在距离宋瑾瑜不出一户的隔壁房屋之中。

前不久,皇帝下了密诏,有意派他带兵驰援燕北。

然而宋老将军身老体弱,实在不宜继续奔波。

可若是他宋焱身子骨颓然的消息但凡放出去,边疆定然不再太平。

先前皇帝派到燕北的将军,如今已经害的宋家军损失了几乎一半的兵力。

再加上不服众,山高路远,皇帝无可奈何。

哪怕当初是他亲口将宋老将军调回,此时为了整个大齐国,也不得不主动低头。

宋焱为了掩人耳目,并没有在收到密诏之后便大张旗鼓的过去燕北。

一方面是燕北距离兖州有三日的路程,他还有时间。

一方面是身子实在扛不住,需要再养养身子。

再一方面,便是宋府之中,并不干净。

宋府里,似乎混进来了一些令他不舒服的人。

他不得不办事之时小心小心再小心,提防着被人抓到把柄。

敌在暗,他在明,宋焱不得不如此。

宋瑾瑜也面对四面八方来的压力,有些头疼。

因为宋家在大齐国以北,已然是深得民心的存在。

宋家家大业大,存粮不说丰富,却也不至于生生饿死。

宋瑾瑜本就是个忧国忧民的,看不得百姓受苦。

只是不承想,开了接济百姓的头,却是无法兼顾尾了。

百姓们一茬接着一茬的过来,宋瑾瑜也根本做不到坐视不理。

一来二去,便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