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渐渐冷了,薛锦荔打起了碳炉子的主意。从前在家时,没少拿炉子烤板栗、红薯和土豆的,来了东宫以后,这些东西也都暂时放下了,突然想起来,还怪记挂的。
东西也不好找齐,她就吩咐了东篱和桑榆、刘福全几个,去库房里找碳炉子和铁丝网,再去膳房拿些食材来。几个人领命下去了。
最近多雪,学堂也停了课,世尧和元宜两个孩子也都不必去上课了,都在各自的偏殿待着。平时白日里,都由各自乳母给带着送到薛锦荔这里来玩。两个小人儿实在没什么好玩的,书也读够了,就玩投壶和射覆。
在东宫的暖阁中,炭火熊熊燃烧,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世尧和元宜两个孩子兴致勃勃地准备开始他们的游戏时光。
世尧身着锦缎小袄,眼神中透着机灵和兴奋。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箭,跃跃欲试地站在投壶的一侧。元宜则穿着一件粉色的棉衣,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手中拿着几枚铜钱,准备着射覆的游戏。
游戏开始了,世尧率先投出了第一支箭。他眯着眼睛,瞄准了壶口,用力一掷。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入了壶中。他兴奋地跳了起来,欢呼道:“中了!中了!”旁边的丫鬟和太监们也纷纷鼓掌叫好,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元宜见状,也不甘示弱。她小手一扬,将一枚铜钱藏在了一个茶杯下,然后自信地对世尧说:“哥哥,你来猜猜铜钱在哪个茶杯下。”世尧皱着眉头,仔细地观察着几个茶杯,思考了片刻后,指向了其中一个。元宜笑着揭开茶杯,铜钱果然在
接下来,两个孩子轮流进行投壶和射覆的游戏,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出色,竞争也越发激烈。世尧投壶的技术越发娴熟,每一支箭都能准确地投入壶中,引得周围的人阵阵惊叹。元宜在射覆游戏中也展现出了敏锐的观察力,总能让世尧难以猜中。
丫鬟们在一旁轻声交谈着,眼中满是对两个孩子的喜爱。“小殿下们真是聪明伶俐,这游戏玩得真好。”一个丫鬟说道。另一个丫鬟点头附和道:“是啊,看着他们玩得这么开心,咱们也跟着高兴。”
太监们恭谨地站在一旁,脸上挂着谄媚而又小心翼翼的笑容。他们的目光时刻追随着世尧和元宜两位小殿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专注,仿佛生怕错过孩子们的任何一个需求。
他们是当初内务司调教出来的最懂规矩的一批,绝对不敢拂了主人的意思或是让主子们感到有丝毫的扫兴。当世尧和元宜需要箭或铜钱时,他们会迅速而敏捷地递上,动作流畅而熟练,眼神中还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在渴望能得到小殿下们的一丝赞许。他们的身体微微前倾,保持着随时待命的姿态,尽显恭敬之态。
这时,一个机灵的小太监走上前,笑着对世尧说:“小殿下,您投壶的技艺如此高超,可否让奴才也试试?”世尧欣然答应,将手中的箭递给了小太监。
薛锦荔仔细一瞧,才发现是当初世尧求着要来的小同乐。那小同乐接过箭,学着世尧的样子瞄准壶口,用力投出。可惜,箭擦着壶边飞了出去。小太监尴尬地挠了挠头,引得众人一阵哄笑。世尧却大度地说:“没关系,多练练就好了。”
另一边,元宜在藏好铜钱后,自己却忘记了放在哪个茶杯下。她着急地看着周围的人,眼神中充满了求助。一个年长的丫头看出了元宜的心思,轻声提醒道:“小殿下,您再仔细想想,刚才是不是把铜钱放在了那个蓝色花纹的茶杯下?”元宜听了,恍然大悟,开心地揭开了茶杯,铜钱果然在里面。她小声地对丫头说:“谢谢姐姐!”
暖阁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的笑声和欢呼声回荡在空气中。薛锦荔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玩耍,心中也暖融融的,元宜个小机灵鬼儿看着薛锦荔端坐在那儿,跑过来缠她:“母妃别坐着了,也来和我们一起玩儿,是不是哥哥?”
世尧也心领神会地过来一拱手:“母妃也来和我们一起玩儿吧。”
薛锦荔笑了,她这两个孩子还真是各有性格,如今世尧虽然是个小孩子,却也是越来越稳重了。她早就跃跃欲试了,摩拳擦掌地站起来说:“好!母妃就陪你们一战!”
薛锦荔的加入让暖阁中的气氛更加热烈了。她兴致勃勃地走到孩子们中间,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兴奋。
“那咱们可得好好玩一玩,这投壶和射覆,母妃当年也是很拿手的呢!”薛锦荔笑着说道。
世尧和元宜听了,眼睛都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新一轮的游戏。
游戏重新开始,这次薛锦荔先投壶。她拿起一支箭,眼神专注地盯着壶口,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然后用力将箭投了出去。箭稳稳地落入了壶中,她得意地笑了起来:“怎么样,孩子们,母妃的技术还不错吧?”
世尧和元宜都拍手叫好,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接下来是元宜投壶,她学着薛锦荔的样子,认真地投出了一箭,可惜箭没有进壶。她有些沮丧地低下了头,薛锦荔赶忙安慰道:“没关系,元宜,多试几次就会好的。”在薛锦荔的鼓励下,元宜又试了几次,终于成功地将箭投入了壶中,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射覆游戏中,薛锦荔巧妙地将一个小玉佩藏在了一个盒子里,然后让世尧和元宜猜。
世尧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物品,起卦思考了一会儿后,试探性地说出了一个:珊瑚。薛锦荔笑着摇了摇头,元宜则在一旁绞尽脑汁地算着。终于,元宜眼睛一亮,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薛锦荔夸赞道:“元宜真聪明!”
游戏进行得越来越激烈,孩子们和薛锦荔都沉浸在其中。这时,薛锦荔提议道:“这样个人战不过瘾,咱们不如组队来玩,丫头和太监们也可以一起参加,咱们三个人各自为战,看看哪一队能赢。”
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很快就分成了三组。薛锦荔这一组的队员们都充满了信心,他们互相鼓励着,准备在游戏中大展身手。
游戏开始了,每一组都全力以赴。薛锦荔眼神专注,手中的箭稳稳地投向壶中,她的队员们也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世尧那一组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紧密合作,在投壶和射覆游戏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元宜那一组的小队员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努力地为自己的队伍争取分数。
暖阁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丫鬟们在一旁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助威,声音清脆悦耳。太监们则更加投入,他们全神贯注地参与游戏,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认真劲儿。
“哎呀,这游戏真是太好玩了!”一个丫鬟笑着说。
“是啊,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另一个丫鬟附和道。
太监们也兴奋地讨论着游戏的进展,他们的脸上不再是小心翼翼的笑容,而是充满了真正的快乐和放松。
游戏一直持续了一个下午,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最后,薛锦荔宣布比赛结果,虽然每一组的成绩都很不错,但她还是根据游戏中的表现,评选出了一个优胜队。
“今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薛锦荔笑着说。
正当暖阁中充满着欢声笑语时,太子爷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看到屋内的欢乐氛围,疲惫之色顿时消散了不少。
“你们玩得这般开心,怎的不等我?”太子爷故作委屈地向薛锦荔和孩子们撒娇道。
太子爷刚踏入暖阁,孩子们便欢快地朝他奔去。世尧紧紧抱住太子爷的左腿,兴奋地喊道:“父王,您可来了!我们的游戏可好玩啦!”元宜则抱住了太子爷的右腿,撒娇地说:“父王,您错过了好多精彩呢!”太子爷笑着蹲下身子,一手一个将孩子们抱了起来,在空中轻轻晃了晃,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哎呀,我的宝贝们,父王真想时时刻刻都陪着你们。”太子爷亲昵地蹭了蹭孩子们的脸蛋。世尧眨着灵动的眼睛,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游戏中的趣事:“父王,我今天投壶可准了,每一支箭都能投进壶里呢!”元宜也不甘示弱,抢着说:“父王,我在射覆游戏里可聪明了,哥哥都没我猜得快!”太子爷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夸赞着孩子们。
随后,太子爷放下孩子们,从桌上拿起一块点心,递给世尧:“来,我的小勇士,这是奖励你的。”接着,又拿起另一块点心递给元宜:“我的小宝贝,你也很棒!”孩子们开心地接过点心,吃得满脸幸福。太子爷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宠溺。
薛锦荔走上前,笑着说道:“爷快坐下歇歇,喝杯茶,吃些点心。”
太子爷在椅子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赞道:“这茶清香扑鼻,是哪来的?”接着,他又拿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
“瞧爷这记性,”薛锦荔嗔了他一眼,“这是雪山含翠,还是爷吃着好,赏给我的。”
太子爷一拍脑袋:“瞧孤,最近忙的,舌头也不大灵了。”
孩子们围在太子爷身边,叽叽喳喳地讲述着游戏中的趣事。太子爷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被孩子们的天真话语逗得哈哈大笑。
随后,太子爷将孩子们抱在怀中,轻声说道:“最近朝中事务繁忙,父王都没多少时间陪你们。不过,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薛锦荔关切地问道:“殿下,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太子爷叹了口气,说道:“近日边疆有些不太平,父皇吩咐让孤和南安王想想对策,孤和大臣们商议了许多对策,这才忙碌了些。不过,你们放心,孤会尽力解决这些问题,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听到这里,薛锦荔轻轻地握住太子爷的手,说道:“爷辛苦了,妾相信您一定能够处理好这些事情。”
太子爷看着薛锦荔,眼中满是温柔:“有你在我身边,孤便觉得安心许多。”
说话间,暖阁里的厚帘子叫掀起来了,带进了一阵寒风。
太子爷和薛锦荔一起抬头去看,只见东篱和刘福全带着几个小太监把炭炉和一筐土豆、红薯、板栗抬进来了,薛锦荔看着这些东西,立马笑了。
太子爷虽有些不解,但阿荔向来有主意,他也猜到是她的手笔。
果然见薛锦荔把手一拍道:“这下好了,咱们可以烤着吃啦!”
孩子们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太子爷也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些食材。
薛锦荔熟练地将土豆、红薯和板栗放在铁丝网上,慢慢地转动着,让它们受热均匀。不一会儿,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香味。
“哇,好香啊!”元宜忍不住说道,小鼻子不停地嗅着。
世尧也眼巴巴地看着炭炉上的食物,咽了咽口水。
太子爷笑着说:“这味道确实让人垂涎欲滴啊!”
薛锦荔笑着说:“别急,再等一会儿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土豆和红薯的表面变得金黄,板栗也开始爆开了壳。薛锦荔又拿出了杀手锏——白糖,把白糖跟不要钱似的撒上去,一会儿就有了焦香的味道。薛锦荔将它们取下来,分给大家。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接过,吹了吹,就咬了一口。
“好烫,好香啊!”世尧一边哈着气,一边说道。
元宜也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沾满了食物的残渣,模样十分可爱。
太子爷品尝了一口,点头称赞道:“味道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