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的话让一旁的冬麦笑出了声。
“殿下,雨水好,多打了粮食了,大家也不一定吃的饱。”
七皇子不理解,既然多打了粮食,为什么还会吃不饱。
上官槿笑着看了看七皇子,让冬麦认真给七皇子解释一下。
“殿下,农民种地,种出来的粮食是要交皇粮的。
咱们大渝比前朝对农民要好一点。
前朝农民要将地里的三成半交上去。
有地的农民勉强能糊口。
大渝的朝廷只要求农民交两成半的皇粮。
比前朝轻了很多。
那些没地的农民只能佃人家的地种。
种了人家的地,也是要给人家交租子的。
佃户呢,估计要交给地主家大概四成半到五成半的租子。
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这还只是皇粮这一部分,要是遇到了其他事情,兵役,徭役,杂役
这些也都是农民担了大头。
所以说,农民能吃饱饭简直太不容易了。”冬麦解释的很认真。
七皇子看着远处那些佝偻着身子在地里忙碌的农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那农民怎么才能吃饱呢!”七皇子小声问道。
冬麦叹了口气。
农民想吃饱,多不容易啊,一亩地就打那么点粮食,能吃饱就是要看老天爷的脸。
“农民想吃饱,需要很多人努力。
不是说地里多打了粮食了,农民就能吃饱的。
粮食打的多了,就会被压价,粮食价格就会往下掉,这样到农民手里的钱也不会多。
所以,不管粮食打多打少,最后受罪的还是农民。”
七皇子抿着嘴唇,不说话。
“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你眼睛看到了,才会往心里去。
以后你不管干什么,都会遇到这种问题。
去封地当藩王了,遇上天灾怎么办?农民吃不饱怎么办?
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越来越大怎么办?
殿下,这些才是你要学的东西。
在京城里,你要研究人,把每一个人心里想什么都想到。
在这里,你只要想怎么让农民吃饱这个问题就行了。
你说,为什么农民要吃饱饭?”上官槿问道。
七皇子认真想了想才说道,“农民吃饱了才会安稳,农民稳了天下才会稳。
不管是干什么,军队里的兵士,去修建工事的杂役们,都是农民。
农民才是根本。”
上官槿佩服的拍拍七皇子的肩膀。
这孩子,真聪明!
七皇子笑笑,一直看着不远处劳作的农民。
“其实,在往南边的一些地方,很多农作物都是一年两熟的。
再往南边去,还有一年三熟的。
完全因为气候问题,才会有这么大差异的。”一直跟着上官槿的沈卿钧突然说道。
上官槿一愣,这小子怎么知道的?
“表哥,你怎么知道的?一年三熟?那就是说一块地上一年可以收三次粮食吗?”七皇子惊讶的问道。
沈卿钧点点头。
“嗯,我看过这方面的书,好像是因为温度问题,岭南一带的作物长的快,容易熟。
一年至少收两次。
好像是稻麦轮种吧!具体的我没看到,等有机会的,我看到了,应该知道怎么回事了。
母亲,粮食很重要,多收了一点不止是农民能吃饱饭。
整个朝堂都会更稳定。
官府粮食多了,等有灾害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了。
还有驻扎在边境的将士们,也可以吃的好一点了。”沈卿钧认真说道。
七皇子听沈卿钧这么讲,一下子就拉住沈卿钧的手。
“表哥,那你说除了南方,北方也可以一年两熟或者三熟吗?”
沈卿钧想了想,摇了摇头。
“这个我还不清楚,不过,即使不能两熟,那增加点产量还是可以的。
以前一亩地的只能打不到一石的麦子。
现在已经可以打一石多五斗的麦子了。
我想,要是侍弄的好,应该可以多打一点粮食的。”
上官槿看着沈卿钧有点惊讶。
这小子平时进学认真,原本以为他想着科举呢,没想到心思居然放在了农事上
“钧哥儿”
“母亲,孩儿只是偶尔看了一些书籍,并没有耽误夫子的讲学。”沈卿钧忙说道。
“对,表哥只是偶尔才看的,多数时间都是在看夫子说的书籍。”七皇子忙也在一旁帮沈卿钧说道。
“母亲没有怪你的意思。
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别耽误夫子给你布置的功课就行。
毕竟不管做什么事情,你得要先进学!
好了,跟着七殿下玩去吧!母亲要去看看其他的事情。”
上官槿说着就把几个孩子打发走了,自己带着冬麦林妈妈她们去了另一个地方。
七皇子拽着沈卿钧的衣袖不放。
“表哥,你对农事这么感兴趣,以后帮我呗!
我要是去封地了,你跟着我一起去。”
“我不想当官!”沈卿钧鼓着脸说道。
“表哥”七皇子立刻拉长声音。
“但要是帮你的话,我可以当你的左膀右臂。”沈卿钧认真说道。
七皇子乐的差点蹦起来。
“我就知道表哥最好!表哥,以后你就当我的左膀右臂,我到哪都带着你”
“我呢!我呢!还有我呢!”沈卿铭也凑了过来。
“二表哥喜欢干什么?”七皇子笑着问道。
“我?偷摸告诉你们啊,我喜欢赚钱,其实我一点都不想进学,我想开铺子挣钱。
特别是把五文钱的东西卖了五十文钱的时候,那种时候最高兴。”沈卿铭小声说道。
沈卿钧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
好啊,难怪这小子一进学的时候就打盹呢
“好,那二表哥以后也当我的左膀右臂,专门替我管钱。”七皇子立刻说道。
“我我喜欢一些奇淫技巧的东西”最小的沈卿锐也在一旁说道。
“那也好,以后专门给我造东西,最好是能造出很厉害的东西。
以后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七皇子正色说道。
“好!一言为定!”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谁变谁是大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