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亚洲日报(上)

法律体系建设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会议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是解决统一思想的目的,凝聚人心。从叛乱上来看,由于亚洲军不断扩大必然会团队中人产生不同的想法,就是原来的团队的人没有想法,但团队领导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思潮的涌动必然会影响原来的团队,必须要让所有人有目标,指明获取自身利益的方向,并且要让这个方向与亚洲军发展方向一致。一个团队的组建不是靠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就能让所有人朝着这目标前进的,除非物质条件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人才会考虑自身价值的问题,这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提出的。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流传甚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熟悉的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顺序,呈梯形状态由低级向高级需要发展。人的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总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的,每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接着高一级的需要就要求满足。奥尔德弗在1969年提出了erg需要理论,这一理论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erg需要理论包括三种核心的人类需求,即生存需求(existeneeds)、关系需求(retednessneeds)和成长需求(grothneeds)。王佑安一直从事行政工作当然熟悉这些理论,现在的团队已经解决了生存需求,必然会对下阶段的需求产生渴望,这些要社会地位,还要不断提高的空间,如果王佑安给不了这些东西反叛就是必然的,不可能像游戏里的人物死心踏地的忠于一个人,即使有也只是忠于一个人,当这个人出现任何变化都会导致原来的信任体系崩塌,沈建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王佑安就是让这些人的不是再忠于自己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一个有共同利益的团队,而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只是这个利益共同体的代表。这些人无论什么想法都不会背叛自己的利益,当然也不会背叛王佑安了。

李时之在会议后马上就开始组建宣传部,她从学校里挑选了两个文字功底都很不错的学生做她的副部长,一个叫林洛尘,这个学生是陈思远家的远亲,读过一段时间私塾,在学校也学习了近一年时间。另一个叫宋羽兮,一个北方逃难过来的书生,不过这个书生比较年青,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左右,也在学校学习了近大半年时间,思想比较开放,家中也只有他一个人,对明朝的统治非常不满。这两人作为宣传部的两个副部长。李时之反复研究了两人的个人档案,最后确定了宋羽兮作为《亚洲日报》的总编辑,由他才主持《亚洲日报》的日常工作。李时之交给宋羽兮第一件事就是筹建《亚洲日报》出版社。宋羽兮这小子也有两把刷子,上任第二天就向李时之提交了筹建方案,李时之看了后与宋羽兮交流了一下,对个别地方进行了完善就进行了批复。昌化县的公示栏中就出现了一则招聘信息:亚洲军宣传部招聘编辑10名,对年龄、家庭、长相都没有要求,只要求思想端正,服从领导,能认识汉字3000个,能熟练用白话文写文章,主要工作是审查别人写的文章,月薪50个银元。月薪50个银元,就是白银50两,这基本上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这一则信息在几天后又在亚洲军的控制区相继出现,引得南海州的读书人趋之若鹜,这是亚洲军第一次直接面向明朝读书人招聘人员。自从王佑安控制了琼州后对这些明朝的读书人都是置之不理,这些人不能到北方应考,又不能在本地为官,这些人也生活得非常困难。王佑安的人才都是从自己学校培训出来的,并且多是用小孩,前期以发展经济为主招收的人主要是工人或是有技术的人员,从来没有招收过文字工作的人员,也导致这些人员在社会上大量积压。

不到半月,在昌化《亚洲日报》临时办公点就有了一千多人报名,宋羽兮让人把这些脏兮兮的梳着长发,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全部安置在几个宾馆里,提供了食物,并告诉他们在十天后统一考试。这些读书人都非常满意,很多人很是得意,有人说:“王佑安这个武夫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马上打天下,治国还得读书人。”也有人说:“王佑安这是要开科举了,招贤纳士,是不是有不丞之心。”甚至有人大喇喇的跑到总部大楼前去要求面见王佑安,要献治国平天下之策,当然他们没见到王佑安。当他们在外面大闹时就见到了近卫军的枪托,回到宾馆就大骂王佑安粗鄙,扬言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但第二天他们还是忠实的到指定点领取食物,引来了周围一片嘲笑声。林羽兮终于忙完了手中的事,在第三天来到宾馆,这些人知道林羽兮是个读书,觉得总算是找到了主心骨,围着林羽兮诉说几天遭受的不公,甚至有人哭诉着要林羽兮为他们主持公道。林羽兮听了觉得头都大了,这群人来能让他办好这个《亚洲日报》吗?他有点怀疑李时之的决定了。他见周围的声音小了一点,就跳上一张桌子大声说:“大家安静一下,首先告诉大家一件事,我们是招聘编辑,不是招收行政官员,如果报着来当官的人可以离开了。”他的话让围着他的人面面想去,然后突然炸开了,有人大骂:“你们亚洲军这不是不诚信吗?读书人不当官,难道让那些泥腿子当官吗?”也有人说:“你们不是用高薪请我们来的写文章,不是就是当官吗,至少也是衙门的文吏吧?我们走!我们走!”林羽兮站在桌子上一言不发,看着那些吵闹的人。不一会儿,这些人声音越来越小,但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都读过书知道告示上的意思,他们只是想闹一闹看看能不能有意外惊喜。

林羽兮用冷冷的目光看着这群读书人,他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明白这些人的德行,这大半年干部校的学习,让他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世界。见这些人不闹了,他又抛出了第二个炸弹:“你们都看见了告示上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思想端正,当然就必须要拥护亚洲军的领导了。两天内,请各位将你们的长发全部剪成短发,长衫改为短衣,这样可以保持卫生,工作也方便。如果不改的不能参加考试,请在今天离开,我们一人发一个银元做路费,否则我们不再发放食物,不再提供住宿。”这不亚于一个重磅炸弹,炸得这些读书人不知所措,有人大声叫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不当这编辑也罢。”然后是一系列的之乎者也。有人大声质问林羽兮:“你也是读书人,怎么能如此不孝?”《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明-沈鲸《易鞋记》三一:“自古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今日暂时出家,岂可把父母遗体轻弃?”林羽兮说:“这是我们的规定,做不到就请离开,我不想和你们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按告示要求选人。”

法律体系建设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会议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是解决统一思想的目的,凝聚人心。从叛乱上来看,由于亚洲军不断扩大必然会团队中人产生不同的想法,就是原来的团队的人没有想法,但团队领导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思潮的涌动必然会影响原来的团队,必须要让所有人有目标,指明获取自身利益的方向,并且要让这个方向与亚洲军发展方向一致。一个团队的组建不是靠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就能让所有人朝着这目标前进的,除非物质条件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人才会考虑自身价值的问题,这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提出的。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流传甚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熟悉的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顺序,呈梯形状态由低级向高级需要发展。人的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总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的,每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接着高一级的需要就要求满足。奥尔德弗在1969年提出了erg需要理论,这一理论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erg需要理论包括三种核心的人类需求,即生存需求(existeneeds)、关系需求(retednessneeds)和成长需求(grothneeds)。王佑安一直从事行政工作当然熟悉这些理论,现在的团队已经解决了生存需求,必然会对下阶段的需求产生渴望,这些要社会地位,还要不断提高的空间,如果王佑安给不了这些东西反叛就是必然的,不可能像游戏里的人物死心踏地的忠于一个人,即使有也只是忠于一个人,当这个人出现任何变化都会导致原来的信任体系崩塌,沈建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王佑安就是让这些人的不是再忠于自己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一个有共同利益的团队,而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只是这个利益共同体的代表。这些人无论什么想法都不会背叛自己的利益,当然也不会背叛王佑安了。

李时之在会议后马上就开始组建宣传部,她从学校里挑选了两个文字功底都很不错的学生做她的副部长,一个叫林洛尘,这个学生是陈思远家的远亲,读过一段时间私塾,在学校也学习了近一年时间。另一个叫宋羽兮,一个北方逃难过来的书生,不过这个书生比较年青,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左右,也在学校学习了近大半年时间,思想比较开放,家中也只有他一个人,对明朝的统治非常不满。这两人作为宣传部的两个副部长。李时之反复研究了两人的个人档案,最后确定了宋羽兮作为《亚洲日报》的总编辑,由他才主持《亚洲日报》的日常工作。李时之交给宋羽兮第一件事就是筹建《亚洲日报》出版社。宋羽兮这小子也有两把刷子,上任第二天就向李时之提交了筹建方案,李时之看了后与宋羽兮交流了一下,对个别地方进行了完善就进行了批复。昌化县的公示栏中就出现了一则招聘信息:亚洲军宣传部招聘编辑10名,对年龄、家庭、长相都没有要求,只要求思想端正,服从领导,能认识汉字3000个,能熟练用白话文写文章,主要工作是审查别人写的文章,月薪50个银元。月薪50个银元,就是白银50两,这基本上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这一则信息在几天后又在亚洲军的控制区相继出现,引得南海州的读书人趋之若鹜,这是亚洲军第一次直接面向明朝读书人招聘人员。自从王佑安控制了琼州后对这些明朝的读书人都是置之不理,这些人不能到北方应考,又不能在本地为官,这些人也生活得非常困难。王佑安的人才都是从自己学校培训出来的,并且多是用小孩,前期以发展经济为主招收的人主要是工人或是有技术的人员,从来没有招收过文字工作的人员,也导致这些人员在社会上大量积压。

不到半月,在昌化《亚洲日报》临时办公点就有了一千多人报名,宋羽兮让人把这些脏兮兮的梳着长发,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全部安置在几个宾馆里,提供了食物,并告诉他们在十天后统一考试。这些读书人都非常满意,很多人很是得意,有人说:“王佑安这个武夫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马上打天下,治国还得读书人。”也有人说:“王佑安这是要开科举了,招贤纳士,是不是有不丞之心。”甚至有人大喇喇的跑到总部大楼前去要求面见王佑安,要献治国平天下之策,当然他们没见到王佑安。当他们在外面大闹时就见到了近卫军的枪托,回到宾馆就大骂王佑安粗鄙,扬言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但第二天他们还是忠实的到指定点领取食物,引来了周围一片嘲笑声。林羽兮终于忙完了手中的事,在第三天来到宾馆,这些人知道林羽兮是个读书,觉得总算是找到了主心骨,围着林羽兮诉说几天遭受的不公,甚至有人哭诉着要林羽兮为他们主持公道。林羽兮听了觉得头都大了,这群人来能让他办好这个《亚洲日报》吗?他有点怀疑李时之的决定了。他见周围的声音小了一点,就跳上一张桌子大声说:“大家安静一下,首先告诉大家一件事,我们是招聘编辑,不是招收行政官员,如果报着来当官的人可以离开了。”他的话让围着他的人面面想去,然后突然炸开了,有人大骂:“你们亚洲军这不是不诚信吗?读书人不当官,难道让那些泥腿子当官吗?”也有人说:“你们不是用高薪请我们来的写文章,不是就是当官吗,至少也是衙门的文吏吧?我们走!我们走!”林羽兮站在桌子上一言不发,看着那些吵闹的人。不一会儿,这些人声音越来越小,但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都读过书知道告示上的意思,他们只是想闹一闹看看能不能有意外惊喜。

林羽兮用冷冷的目光看着这群读书人,他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明白这些人的德行,这大半年干部校的学习,让他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世界。见这些人不闹了,他又抛出了第二个炸弹:“你们都看见了告示上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思想端正,当然就必须要拥护亚洲军的领导了。两天内,请各位将你们的长发全部剪成短发,长衫改为短衣,这样可以保持卫生,工作也方便。如果不改的不能参加考试,请在今天离开,我们一人发一个银元做路费,否则我们不再发放食物,不再提供住宿。”这不亚于一个重磅炸弹,炸得这些读书人不知所措,有人大声叫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不当这编辑也罢。”然后是一系列的之乎者也。有人大声质问林羽兮:“你也是读书人,怎么能如此不孝?”《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明-沈鲸《易鞋记》三一:“自古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今日暂时出家,岂可把父母遗体轻弃?”林羽兮说:“这是我们的规定,做不到就请离开,我不想和你们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按告示要求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