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数据在李世民脑海中闪过,叹息一声:“开皇九年,隋有户710万,十八年有户870万户,大业五年,有户900余万,人口四千六百余万。”
“后世比隋人口竟多出20多倍,众爱卿以为何故?如今山河破碎、民生凋敝,可有何良策恢复人口?”
一众大臣静默了一下,默契地略过了陛下为什么不提及我大唐户口数,毕竟武德七年时也曾重新造册统计人口。
何故?
房玄龄抚须沉吟,据他所知,武德七年,大唐有户两百余万,人口不足900万。
也就是说,从大业五年至武德七年,短短十五年间,人口五余一。
一众大臣又讨论了起来,说起来也基本是那些套话,什么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兴修水利、鼓励农业,如今可能还多了一些,大力推广化肥、寻找高产量农作物。
或许还有的是,进行全国范围性的农业技术普查,推广先进农耕技术,因地制宜等等。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扫过群臣,他对此并不多抱什么希望。
此举只是借势打压一下暗中反对的声音而已,虽说反对者不一定是出于私心,但此时趁势打压一下,一旦将来自己要做什么大事时也不至于处处被掣肘。
毕竟,推广化肥以及寻找高产粮食作物是他一定要做的事情。
恢复人口、发展教育、科举取士,进而降低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影响力。
西市。
“多少?你刚才看清楚没?天幕说的是多少?”
“14亿!”
“你看清楚了?”
“爱信不信”
“额14亿是多少?”
“就是14万万。”
“14万万又是多少?”
“额”
“嘿你也不知道了吧?说得伱好像知道了似的。”瘦高文人抚须,不屑笑道。
富商胖子一气,怒道:“就是如今长安城房价涨个100倍都不止!”
“.不是,你吼那么大声干嘛!!!”
汉末,江陵城。
刘备艰难地咽了咽口水,14亿是多少?
同样一块土地,怎么能养活这么多人口?
就算是化肥和高产粮食也没有这么夸张的效果吧?
诸葛亮将两国的数据记录了下来,对于后世的了解也更深刻,正因为了解愈发深刻,才对后世国力更加敬畏。
能养活14亿人口,此前根本不敢想。
“真乃仙境也!”赵云赞叹。
“比俺老张想象的要好得多。”
众人看着他憋了好一会也没憋出个好词来,相视一笑。
“养活这14亿人,每天需要多少的粮食啊!”糜竺跟着感叹,他在徐州时就曾为主公管军需粮草,深知当家之不易。
不仅粮食,还有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等,光是想一下就头皮发麻。
不仅后世的中国,后世的美国人口也是极为吓人啊。
“天幕提到的美国乃后世第一,不仅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国力也强的可怕!”
众人面色沉重,点头赞同。
光是一个后世的中国就已经让他们望尘莫及,如今你跟我们说上面还有一个当世第一的霸主?
“这美国不仅位置优越、实力强盛,更种资源丰富,粮食产量也是前列,人均粮食产量更是后世的34倍,简直就是.”庞统找不出话语来形容,但其国力之强悍到令人窒息。
军事实力也是深不可测,毕竟是霸主而不是肥羊!
且之前谈到美苏争霸,看起来是美国胜了。
毫无弱点啊!
这是好地方啊,要不是远洋隔绝,诸葛亮都想劝主公放弃荆益二州,远攻
“天幕说这密西河贯穿的大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这黑土地真有这么神奇?”
“天幕特地提及,想必这黑土地较之寻常土地要肥沃得多!”庞统接话说道。
“有理,只是可惜天幕并未提及剩余两块黑土地所在。”刘备接过话头,接着吩咐道:“士元、翼德、子龙、季常,此事就劳烦诸君关注了。”
“大哥放心,有俺老张看着,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了!”张飞胸膛拍得震天响。
其余人皆应下。
“还有一事!”诸葛亮皱眉道:“看天幕提及的后世历史,到明之时,国力较之大汉也相差无几,为何后世短短两三百年之间,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力提升是果,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才是他们需要找出来的。
天幕评论明确说了,穿越者比古代任何人更优势的一点,是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一样两样的工业技术。
可以说,知道了原因,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即使哪一天天幕消失了,我们依然能靠自己,走到后世的那种地步,甚至超越他们。
如此眼光!
马良眼神灼灼,这就是军师的思考方式吗?
历史上的皇帝,哪个命最好?历史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皇帝,哪个命最好?
第一,创业之苦,不存在
第二,兄弟相争,没有
第三,父子相疑,没有
此时已经有零星的弹幕飘过,刘备等人知道,这又是天幕的另一项功能,实时评论,真是巧思!
弹幕:乾隆
弹幕:明朝那几个手艺人皇帝
第四,主少国疑,没有
第五,外戚干政,没有
第六,权臣背刺,没有
第七,武将做大,没有
第八,太后掣肘,没有
第九,后宫作妖,没有
第十,太监权宦,没有
十一,国力衰微,没有,即位国力已经鼎盛
贞观年间,长安城。
李世民倒吸了口凉气,这也太好命了吧。
稍微能想到的,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祸患都没有,简直离谱。
果真人比人气死人!
一众大臣也稍微琢磨了下,用后世的话说,纯爽局啊。
V你50,这把给我玩。
十二,外敌威胁,没有
十三,后继无人,不存在,他子孙一堆
十四,身体不好无法享受,不存在,他身康体健寿命相当之长
十五,太子威胁,不存在,没有一个儿子敢
十六,儿子夺嫡,不存在,还是没一个儿子敢
十七,内政不稳,农民起义叛乱,不存在
他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他掌权之久天下第一,活了八十九,更是历史皇帝之最
六下江南,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潇洒,历史上没有谁比他更命好了
汉末,南郡。
众人面面相觑,不是,这纯爽局啊!
六下江南,纯享受去了啊.
康乾盛世和乾隆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不是他拼命花,那钱不都全赔给洋人了,起码多赔几亿两
你这话还真有几分道理狗头
洪武年间,朱元璋都气笑了。
此刻也不言语,只是吩咐手下的人记录天幕的评论。
他完全享雍正的福啊捂脸,没有康熙雍正的努力哪来的幸福
少看点营销号,他留给嘉庆的国库和领土,都超过了雍正留给他的
他留给嘉庆的国库狗头,你是认真的吗?六下江南、十全武功、修万福楼,国库早空了。除了留下一个和珅,只留下一个空壳子。
和珅就是国库啊
接着就是一大段的争论,基本是两派,一派认为乾隆文治武功都极好,另一派则是认为雍正还不错。
不过朱元璋根本没用心去记,反正迟早是死人,何必劳心?
雍正新政改革,只做了十三年皇帝,一次江南也没去过,背负了最多的骂名,还是累死的哈哈哈捂脸
对文官苛刻不被骂才怪
清末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经济有太大的影响,导致国力衰退
天幕屏幕又换了一个场景,看周围环境,是南方的回字形教学楼,时间是晚上。
广播声响起歌声,一个个教室散发着明亮的灯光,学生们黑压压挤在走廊栏杆上。
视频拍摄角度转了一圈,由此可见二三四五楼的走廊栏杆上少年少女嬉嬉闹闹,晚风伴着广播的音乐拂过,夜晚显得嬉闹又平静。
天幕上还介绍了起因经过,无非是语文老师失恋了再广播室里自弹自唱不知道开着麦。
类似的文案,陈立还见过音乐老师失恋的、班主任失恋的、教导主任失恋的、校长失恋的,是推歌的幌子,不过歌是野草与栀子花,不惊不喜、娓娓道来,有一种别样的从容与淡定,如小溪般流淌。
贞观年间,长安城,李世民有些感动,从这帮少年郎身上,他看到了盛世的影子,和平的美好。
长安城像这般年纪大的少年郎大多数在干什么呢?
成家立业、种田、参军、在酒楼里打杂、端盘送水、吆喝叫卖、给贵人们跑腿、游荡乡里、偷鸡摸狗、流连是非之地.
西市一品居,偶然一瞥天幕的二柱抹了抹汗水和眼角的泪痕,深吸了几口气口气,咧起嘴角笑着喊道:“来啦来啦!这就来!”
“快,给二楼的贾爷送去,手脚麻利点。”
“好嘞!”
枯萎的野草怎配得上栀子花
在冬夜的我留不住你的初夏
你转身离开我成了曾经的路人甲
祝你以后过得比我好啊
枯萎的野草怎配得上栀子花
不够好的我给不起你要的家
流过的眼神成了回忆里的一道疤
以后再没有人来帮我擦
她的声音有一种破碎感哭
事实上栀子花的花期是56月,此时也正是野草疯狂生长的时候,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纯白无垢,傲立枝头;一个极不起眼,扎根泥土中。
正如:我是檐上三寸雪,你是人间惊鸿客
任何歌曲,通过广播播出都会更好听
因为有青春年少的校园滤镜
汉末南郡。
刘备等人看着后世,纵然不是第一次见,但众人都目不转睛。
这就是后世的私塾啊。
或者说学校?
中学?还是大学?
天幕中教室灯火通明,学生们穿着统一,手里拿着发光的物品有节奏的左右摇晃,看起来很沉醉于当下。
诸葛亮将这一幕深深印在心中,这将是他未来奋斗的动力,再造若此盛世大汉。
洪武年间,当朱元璋看着天幕的后生顺着蓝色的小字点进去的时候就知道这次天幕快结束了。
果然不出其所料,之后就是流连在音乐声中,最后天幕缓缓熄灭,沉寂。
朱元璋召集重臣,就此次记录内容做整理。
贞观、建安、元狩、秦王政等各个时空皆是如此。
李世民望了眼天幕,心中充满了斗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