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剑道人

剑道人当头棒喝,令姜尚陷入沉思,一动不动直坐到天黑,屋里点起灯时才恍然过来。

“多谢……咦,剑道人呢?”

宋异人见姜尚回过神来,吩咐仆人准备饭菜,“剑道人早走了,贤弟想通了?”

姜尚点头,“多亏剑道人提醒,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多年修道,于世俗之事并不精通,但我懂文字,晓天机,可以找这方面的事情来做。”

宋异人见姜尚想明白,很是为他高兴。“你要教书,还是算卦?本钱不必担忧,我借给你。”

姜尚想了想,“算卦吧,这个我在行。”

宋异人却有些不放心,“贤弟真的可以吗?”

他惊讶地看到姜尚露出前往未有的自信心,从再次遇到姜尚后,从没见过。

这种自信的笑容令他想到当初姜尚决意去修道的坚定决心。

笑容虽感染了宋异人,但宋异人还是想考验考验姜尚,免得姜尚在自己自信的领域里再跌跟头。

“我有一家酒楼,地段非常好,生意却一直不好。请了几个法师来看,都说是风水问题。请他们出手相帮,银钱花了无数,情况却无半点好转。贤弟既然有此异术,不妨先帮我看看。”

“好,明日一早咱们就去。”

想明白之后做什么,姜尚开怀地喝过饭,扛着粟谷回家。

他真是不想听马氏唠叨。

次日一早,姜尚和宋异人来到朝歌城里的酒楼,姜尚一眼看出风水问题所在,轻而异举地将问题解决搞定。

别说,姜尚看风水的手段就是高,刚解决好风水,酒楼的生意就腾腾日上。

宋异人放心了,出钱给姜尚开了个店面,并给姜尚介绍自己的生意伙伴们。

姜尚帮他们看手相、面相,帮他们渡了几次劫难。

一传十,十传百,姜尚看相的大名便在朝歌城传开。不少贵人派家仆早早地排队,就为让姜尚给他们看风水。

马氏见姜尚赚到了钱,之前种地、买商品的损失几天就收回了本,很是高兴,不再唠叨姜尚无能,劝姜尚多跟达官贵人们接触。

命运天定。

玉面琵琶和九尾雏鸡精正好来到朝歌城,见到姜尚卦店生意火暴,便想戏弄姜尚一番。

她们没想到姜尚是玉虚宫弟子,早看出她们身上携着妖气。姜尚并不声张,借着看手相之机,将玉面琵琶擒下。

九尾雏鸡精不敢在朝歌现形救下玉面琵琶,便大声骂姜尚流氓,戏弄她们姐妹。

百姓们爱看热闹,帮着漂亮可人的九尾雏鸡精骂姜尚。姜尚扣着玉面琵琶的脉门不松手,大声说玉面琵琶和九尾雏鸡精都是妖怪。

两个妖滴滴的美人是妖怪?

百姓们更愿相信自己的眼睛,帮着雏鸡精骂姜尚。

正闹着,亚相比干从街前而过,被这里乱局吸引,带着兵士走入店里。

听完百姓和九尾雏鸡精的诉说,比干看看一脸正气,鹤发童颜的姜尚,又看看娇羞无力,卖弄风情的雏鸡精,心中有了判断。

皇宫里妖狐作祟,比干对妖精两字过瘾。

再加上姜尚的外貌,使比干更相信姜尚的话,而不是雏鸡精的话。

颜值在什么时候都是很重要的。

比干偏向姜尚,问姜尚如何确定他手里擒着的弱女子是妖怪。

“我自有办法令她化出原形。”

能让妖怪化出原形?

比干心有所动,“你有把握?”

“万无一失。”姜尚声音哄亮,一点听不出是老人。

“好,你放开这个女子,随我一起进宫见纣王,当着纣王之面将此女子化出原形。”

姜尚果决摇头,“我不能放开她,一放手她就会逃离朝歌,再想抓住就难上加难了。”

“如此……好,你便擒着她,一起进宫。”

“她还有一个同伴……”姜尚想提醒比干,却发觉九尾雏鸡精不知何时已经溜了。

比干派士兵驱散看热闹的百姓,带着姜尚、玉面琵琶进宫,让侍女告知纣王捉到个女妖精。

比干想借此机会警告妖狐,并让姜尚想办法将妖狐除去,故而刻意带着姜尚和女妖怪进宫。

苏妲己早知道姜尚捉住了玉面琵琶,九尾雏鸡精溜走后,悄悄地混入宫中通知了她。

“放心,我会想办法救下玉面妹妹的。”

正好,纣王派人来请她一起看处决妖怪。

苏妲己想尽各种办法要救下玉面,可比干一直劝言,说什么如果这柔弱女子不是妖怪,她就不会有事。若是妖怪,正好斩杀。

处决妖怪啊,纣王贵为天子,还第一次见杀妖除怪,便令姜尚动手。

姜尚并不含糊,借着太阳之光,使用阳火将玉面琵琶焚出原形,化出本体。

纣王见娇滴滴的女子真的变成了妖怪,非常高兴,要重赏姜尚,并封了姜尚官职。

苏妲己心中那个愤恨,她知道姜尚除妖是冲着自己,是杀鸡给狐看。

她借故将玉面琵琶收了起来,心中记恨起比干和姜尚,并找机会劝纣王大修鹿台,想借着鹿台恢复玉面琵琶的妖灵。

姜尚被封了官,最高兴的当属马氏,可她发觉姜尚并不开心。

他的不开心丝毫没影响到马氏,马氏平地一声雷,抖然富了起来,在以前笑话过她六十多岁还是黄花大闺女的邻居亲友面前炫耀。

纣王听从苏妲己之方,准备大兴土木,修筑鹿台,并请姜尚算一算建鹿台的吉凶。

姜尚算出建好鹿台,殷商的气运将终,便实话实说,劝纣王不要劳民伤财。

纣王许久没听到有臣子敢这样反对他,在妲己的调唆下,要将姜尚炮烙掉。

姜尚并不束手就擒,几步迈出皇宫,来到亚相比干府中,告诉比干他大祸临头,要去躲灾。

比干叹气,好不容易为殷商招揽个有能之士,却如此被纣王追杀。

临别时,姜尚劝比干早离朝堂,说比干日后有挖心之厄。

比干惨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挖心又如何,你不必再劝。”

无奈,姜尚送了比干一贴符印,然后离开朝歌,去到西歧。

姜尚离开不久,姬昌之子伯邑考来救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