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宜民一大群人只是步行,没有骑马乘轿,没有大张旗鼓,黎宜民甚至将自己的旗号都留在了东门,还特意向城内挪了挪,让城内抵抗明军进攻的安南将士们都能看到,这就是在告诉他们,皇帝仍然和你们在一起,一起抵挡着明军的攻势。
不过这一招的效果明显不咋地,因为这时候城内的安南士卒们已经被振威营的攻势打得节节败退,完全没功夫关心城墙上的黎宜民还在不在。
毕竟他们的刀枪很难伤到对面的振威营士卒,而振威营的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伤到他们,时不时还丢过来一个会爆炸的东西,一炸就是一大片,搞得安南士卒都苦不堪言,能坚持到现在,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奇迹了。
要不是身后的督战队在虎视眈眈,还不停有战友在身后推着自己,一点后路都没有,他们早就溃散了。
而上城楼梯上的战局也是很不乐观,虽然安南人占据地利优势,可以从上向下攻击,但是明军仍旧在一步一步不停向前,装备上的优势让明军不必太顾忌安南人的进攻,聚集得多了,明军就丢过来一枚手榴弹,一片一片地杀伤安南人。
所以上城的楼梯上,战局也是偏向于明军的,安南人只能勉强抵挡,完全谈不上什么反击。
黎宜民等一众安南君臣路过东门楼梯的时候,武立甲自然也看到了黎宜民等人,不过双方都没有什么反应,黎宜民匆匆而过,武立甲则是全神贯注地指挥着战斗,希望能够抵挡得更久一些。
刚才在城上观战的时候,他倒是没什么感觉,不过现在真的面对振威营进攻的时候,武立甲立刻感受到了城下那些安南士卒的压力。
明军精良的甲胄和刀枪可以轻易防住安南士卒的进攻,而那些从明军士卒头上飞出来的爆炸物却可以轻易杀伤自己麾下的士卒,这一切都让武立甲感觉极为不适。
之前明军在攻打谅山城的时候并没有使用过这种武器,武立甲不禁猜测,这种武器是明军水军新带过来的吗?为什么之前没有装备过?要是明军在攻打谅山城的时候也用了这种武器,那岂不是自己早就败了?
不过这一切问题武立甲并没有时间深思,他还要阻挡明军的进攻呢,面对现在这种局面,他也只能不停地将手里的兵力填充进去,用安南士卒的性命来阻挡明军的进攻。
好在没过多久,黎宜民便率领一众文官离开了东门,向着南门赶去,武立甲这才松了口气。
如果黎宜民再晚一些撤离的话,武立甲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顶得住明军的进攻。
现在黎宜民离开了,那武立甲也就不再坚持,开始逐步收缩兵力,准备将手里的兵力撤离到南门协助黎宜民抵抗。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黎宜民刚才坚决不愿意让出城门洞了,以明军如今的兵力和装备,如果不在城门洞那里死抗,让明军展开,那剩下的就只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不过他这一撤,却是让原本还能抵挡一二的战局彻底沉沦下去。
因为他不知道,黎宜民为了保留自己的面子和激励士卒,特意将自己的旗号留在了东门。
武立甲是向南门边打边退的,东门自然就让给了明军,于是,某个第一批冲上来的幸运儿很快便发现了黎宜民的旗号,他也没有多加考虑,直接便杀了过去,将看守大旗的士卒砍翻在地,一把将旗杆砍倒,自己则是收起大旗偷偷藏了起来。
毕竟先登、破阵、斩将、夺旗这四大军功之中,夺旗这件功劳是最难拿到手的,因为以往军旗这种东西都是跟随在统兵将领身边的,而统兵将领一般都位于中军,想要夺取敌军大旗,就必须击破敌人中军,而中军往往又是实力最雄厚的,想要击破中军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儿。
但是今天却不一样,黎宜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将领,他以前只不过是一个闲王而已,对于统兵之事并不熟悉,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也只有突袭升龙城那一次是真的,剩下的全都是张軏配合他演的戏,因此黎宜民对于大旗的重要性理解的并不是那么深刻。
所以,黎宜民的大旗只留下了一个人暂时看守一下,回头是要降下来的,只不过那个士卒还没来得及降旗,自己就被杀了,结果黎宜民的大旗就这样莫名其妙被那个幸运儿捡了个便宜。
接下来的事情便出现了战场上经典的一幕。
幸运儿是懂行的,他收好大旗,便立刻冲回自己战友身边开始大喊:“安南皇帝逃跑了,安南皇帝逃跑了!”
战友们自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是配合着大喊:“安南皇帝逃跑了。”
对面安南人里面有懂汉话的,赶紧看向城头原本大旗所在的地方,结果惊讶地发现,黎宜民的大旗果然不见了。
黎宜民一大群人只是步行,没有骑马乘轿,没有大张旗鼓,黎宜民甚至将自己的旗号都留在了东门,还特意向城内挪了挪,让城内抵抗明军进攻的安南将士们都能看到,这就是在告诉他们,皇帝仍然和你们在一起,一起抵挡着明军的攻势。
不过这一招的效果明显不咋地,因为这时候城内的安南士卒们已经被振威营的攻势打得节节败退,完全没功夫关心城墙上的黎宜民还在不在。
毕竟他们的刀枪很难伤到对面的振威营士卒,而振威营的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伤到他们,时不时还丢过来一个会爆炸的东西,一炸就是一大片,搞得安南士卒都苦不堪言,能坚持到现在,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奇迹了。
要不是身后的督战队在虎视眈眈,还不停有战友在身后推着自己,一点后路都没有,他们早就溃散了。
而上城楼梯上的战局也是很不乐观,虽然安南人占据地利优势,可以从上向下攻击,但是明军仍旧在一步一步不停向前,装备上的优势让明军不必太顾忌安南人的进攻,聚集得多了,明军就丢过来一枚手榴弹,一片一片地杀伤安南人。
所以上城的楼梯上,战局也是偏向于明军的,安南人只能勉强抵挡,完全谈不上什么反击。
黎宜民等一众安南君臣路过东门楼梯的时候,武立甲自然也看到了黎宜民等人,不过双方都没有什么反应,黎宜民匆匆而过,武立甲则是全神贯注地指挥着战斗,希望能够抵挡得更久一些。
刚才在城上观战的时候,他倒是没什么感觉,不过现在真的面对振威营进攻的时候,武立甲立刻感受到了城下那些安南士卒的压力。
明军精良的甲胄和刀枪可以轻易防住安南士卒的进攻,而那些从明军士卒头上飞出来的爆炸物却可以轻易杀伤自己麾下的士卒,这一切都让武立甲感觉极为不适。
之前明军在攻打谅山城的时候并没有使用过这种武器,武立甲不禁猜测,这种武器是明军水军新带过来的吗?为什么之前没有装备过?要是明军在攻打谅山城的时候也用了这种武器,那岂不是自己早就败了?
不过这一切问题武立甲并没有时间深思,他还要阻挡明军的进攻呢,面对现在这种局面,他也只能不停地将手里的兵力填充进去,用安南士卒的性命来阻挡明军的进攻。
好在没过多久,黎宜民便率领一众文官离开了东门,向着南门赶去,武立甲这才松了口气。
如果黎宜民再晚一些撤离的话,武立甲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顶得住明军的进攻。
现在黎宜民离开了,那武立甲也就不再坚持,开始逐步收缩兵力,准备将手里的兵力撤离到南门协助黎宜民抵抗。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黎宜民刚才坚决不愿意让出城门洞了,以明军如今的兵力和装备,如果不在城门洞那里死抗,让明军展开,那剩下的就只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不过他这一撤,却是让原本还能抵挡一二的战局彻底沉沦下去。
因为他不知道,黎宜民为了保留自己的面子和激励士卒,特意将自己的旗号留在了东门。
武立甲是向南门边打边退的,东门自然就让给了明军,于是,某个第一批冲上来的幸运儿很快便发现了黎宜民的旗号,他也没有多加考虑,直接便杀了过去,将看守大旗的士卒砍翻在地,一把将旗杆砍倒,自己则是收起大旗偷偷藏了起来。
毕竟先登、破阵、斩将、夺旗这四大军功之中,夺旗这件功劳是最难拿到手的,因为以往军旗这种东西都是跟随在统兵将领身边的,而统兵将领一般都位于中军,想要夺取敌军大旗,就必须击破敌人中军,而中军往往又是实力最雄厚的,想要击破中军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儿。
但是今天却不一样,黎宜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将领,他以前只不过是一个闲王而已,对于统兵之事并不熟悉,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也只有突袭升龙城那一次是真的,剩下的全都是张軏配合他演的戏,因此黎宜民对于大旗的重要性理解的并不是那么深刻。
所以,黎宜民的大旗只留下了一个人暂时看守一下,回头是要降下来的,只不过那个士卒还没来得及降旗,自己就被杀了,结果黎宜民的大旗就这样莫名其妙被那个幸运儿捡了个便宜。
接下来的事情便出现了战场上经典的一幕。
幸运儿是懂行的,他收好大旗,便立刻冲回自己战友身边开始大喊:“安南皇帝逃跑了,安南皇帝逃跑了!”
战友们自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是配合着大喊:“安南皇帝逃跑了。”
对面安南人里面有懂汉话的,赶紧看向城头原本大旗所在的地方,结果惊讶地发现,黎宜民的大旗果然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