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龚将军这样的猛将也会收徒弟,下臣还以为将军是顽固一派”
“邶风,你去帮师父找找位置,带着师娘过去”
“邶风知道了”
待顾邶风走后,龚将军这才开口。
“不瞒安人说,老夫这徒儿是老夫在征战时救下的,那时他家里就剩他一人了。
老夫见他有过学功夫的底子,确认没问题后便跟着老夫回兵营了”
楚凝烟该从何吐槽呢,一时竟不知龚将军是威严还是话痨了。
与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完全不同,或许那时是龚将军对楚凝烟有不好的印象,所以没给好脸色。
“不过这孩子的身世将军可调查清楚了?皇上可知道?毕竟进了兵营,还是小心些为好”
“安人有这样的顾虑再正常不过了,老夫已经调查过了,皇上那边也禀明了,皇上说只要有任何异常,便会关进牢里审问”
“还真是皇上的作风”
“安人可莫说胡话”
“将军日后说不定会因为一些武器与我多多接触,将军还是早些习惯我这样的说话方式吧~”
“哈哈,安人真会开玩笑,人渐渐到齐了,老夫先回座位了”
“娘那日去见将军了?”
“嗯,在小渔村我不是收集了很多硝石和草木灰吗?做出的东西就是给兵营的”
“娘亲搞得真神秘”
“我倒是希望你们一辈子都见不到才好,那才能说明我们是在和平和安全的国家”
“娘亲做的东西有那么危险吗?”
“嗯~别的我不能说,这个我有自信,我敢拍着胸脯说那东西就是很危险~”
“娘做出这么危险的东西…怎么好像很自豪…”
“因为这是伟大的发明”
时间临近午时,楚凝烟见到侯爵带着许彦章前来。
他跟着侯爵来场,侯爵自生病后鲜少露面,许多人来表示对侯爵身体的关心。
许彦章第一眼便看到了楚凝烟,只是周围人多也不便前来与楚凝烟交谈。
还有岳王与其他人一起攀谈而来。
应该也是王爷吧,不过楚凝烟还未认识。
岳王落座后,与他同座的女子可真端庄,岳王妃?真漂亮。
楚凝烟在这古代光是看女子的衣着、相貌、神态都能猜个她们性格的大概和过的好不好。
见过了这么多百姓疾苦又看了这么多官职家眷,这贫富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岳王刚看向楚凝烟便传来了太监的声音。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拜见皇上,拜见皇后娘娘,皇上皇后万福金安!!”
众人齐声跪拜,声音响彻整个宴会厅。
“平身”
刚刚还热热闹闹的会场,瞬间变得拘谨了起来,众人只是坐在座上等待着皇上发话。
“苏德明,太后怎还未到”
“今日天寒,许是路上耽搁了,小明子已经去恭请太后娘娘了”
“找人去看看什么状况,先命人上些小酒和茶,等太后来了再上菜”
“喳”
“礼部尚书”
“臣在”
“今年已过,转年便要科考了,可有准备?”
“是,科考的题目已经拟定了一些,确认后便给皇上过目”
“嗯,吏部也准备准备官职的分配”
“臣遵旨”
怎么皇上大过年的还要说工作上的事呀。
搞得跟在上朝似的。
“太后娘娘驾到!”
“拜见太后娘娘”
“都平身吧,今日过节,哀家还来晚了”
“只要皇额娘来了就好”
“上菜吧”
“皇上,今日的菜肴全都是御膳房最拿手的,太初国九百年是个大日子,臣妾还让宫内的乐师新编了曲儿,晚上歌舞的时候演奏”
“皇后辛苦了,你最近一直在操劳宴会的事,是朕疏忽了,没有好好陪你和孩子”
“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皇上点点头,苏德明这便开始了布菜。
皇上动筷后楚凝烟已经等不及想尝尝宫内的厨艺了。
“今日御膳房的手艺还算合朕的心意,不知皇额娘觉得如何?”
“挺好的,这鸡汤挺鲜甜”
“皇上,既然是大好的日子,说两句吧”
“皇后说的是”
“朕太初国的重臣百官,女官家眷们!以及全太初国的百姓,年后便是太初国九百年的好日子,朕邀各位举杯共饮”
楚凝烟与殿内众人皆是起身举杯。
随着皇上的一饮而下,楚凝烟也端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随着大众慢慢坐下。
今日的菜就连楚凝烟也觉得不错,没有过分油腻,咸淡适中,配上一点热汤,冬日吃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种场合就和现代吃席一样,楚凝烟总觉得自己没放开吃,吃不饱,意思意思每样菜都尝个鲜。
“安人”
楚凝烟正在享用美食呢,突然被皇帝叫住。
“啊?”
楚凝烟连忙咽下嘴里的食物,放下筷子。
“朕想着今年能有如此安定的景象,还是多亏了安人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今年不少地方的县令上报各地粮食增多,百姓们都很高兴”
“都是臣应该做的”
“当然还有安人的贤侄宋高玉,小小年纪,便能独自带着令史去各地,朕特批你成为宫外令史”
“什么?!”
宋高玉一时间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这是当官了?!不过三婶也说过令史算不入流官职。
虽然不入流,但好歹也是皇上特批的。
“高玉,还不快谢恩”
“啊...是...是!!”
宋高玉这才走上前去。
“草民宋高玉谢皇上”
“这便是楚安人?哀家还是第一次见,与哀家所想的样子可是大有不同”
“见过太后娘娘”
“哀家还得多谢安人给的棉被,哀家冬日用着很是舒服,今年的哀家的老寒腿都少有发作”
“这么说来,本宫也是,往年冬日的寒风吹着老是头痛,今年睡着暖和了不少”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谬赞了”
“只可惜安人所做的并不算多,不然朕就给各王爷也送了”
“多谢皇上挂怀!”
“回皇上话,只靠小渔村臣家里的那点田地,每年能做出的棉被和棉衣怕是只够百家购买,且没有多余。
等两年粮食产量持续上涨,百姓生活越过越好,有了力气,越来越多的百姓投身农业。
再用更多的田地来种植棉花就好了,至于西边土地较为干旱的问题,皆那时那边开加工棉花的工厂,那边的经济发展也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