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顶阶宝光

瘦削摊主一个劲的哈欠连连,沈愈感觉看了对方打哈欠自己都有些困倦。

摊子旁有一扇小窗,透过玻璃朝外看,此刻窗外月上中天,满院生辉,视野比起刚刚天黑时不知道好了多少。

借着月色,沈愈发现董老这座园林景色竟然可以看个七七八八,假山小湖,亭台阁榭,古松绿植无一不美。

虽然透着几分深秋萧瑟,但一派恬静下,却也让人生出几分心旷神怡的感觉来。

沈愈走过去将窗户推开,一阵冷风便吹了进来。

寒月清辉,深秋凉风,众人精神瞬间为之一振。

“这画你真想买?”

吹了点凉风,瘦削青年好似也精神了许多,他紧了紧身上的西装朝沈愈问道。

沈愈转身故意露出一丝怒气,“当然想买,不想买,我跟您在这里费什么话。”

瘦削青年点点头,他在烟盒里取了一根雪茄在鼻子下嗅了嗅,“老弟你也别生气,刚才是我烟瘾犯了,这里不能吸烟,我也没法离开,所以还请你多担待。”

把雪茄放回烟盒,瘦削青年想了想,“如果你真想买,给我三千万吧,嗯,三千万这画你就可以拿走了!”

“多少?”

“三千万!”

三千万的价格一出,摊子周围顿时一阵沉默。

最先说话的不是沈愈,而是旁边路过的一位老者,“现在古玩圈子里真是什么人都有,小小年纪不想从小处做起,再慢慢做大,全都是想一口吃个胖子,三千万,三千万摞起来能给你盖一间钱房子,小心撑死你,胡乱叫价把好好的古玩市场都搅乱了……”

“是啊是啊,最讨厌一口吃个胖子的卖家,一副破画也敢卖三千万?你这样漫天要价让我们这些买家还搞不搞收藏了?”

“就是,三千万太少了,卖三亿才好呢。”

“让我说啊,不应该写什么李昭道真迹,直接写吴道子的多好?画圣真迹岂不是更能吸引人?”

“老兄此言差矣,大家都知道吴道子没有真迹传世,写吴道子其实并不好唬人,写北宋三大家:李成、范宽、董源的真迹更好卖。”

一时间,无数的讥讽声在瘦削青年的耳边响起,弄得他满脸尴尬。

不过此人倒也是个人才,并没有反唇相讥,你们爱说啥说啥,我听着就是。

趁这个时间,沈愈对着屏风挂着的这幅《万山楼阁图》默念了一声鉴宝。

一团深蓝色宝光瞬间涌出,长度不多不少恰好为三寸有半,最后化为一团汤圆般大小的宝光漂浮于画杆上方三寸处静止不动。

“真没想到这竟然是一幅明末清初的仿作,不过画工实在是太强了,也不知道具体出自谁的笔下。”

众人见瘦削摊主不回嘴感觉也没啥意思,指责一番后就散了。

沈愈笑笑:“老板,你不会真把这画当成李昭道真迹了吧?”

瘦削青年也不是白给的,反问沈愈,“难道不是吗?”

沈愈摇摇头,“还真不是,老板你难道不知唐画都是不落款的吗?”

“嘿嘿,我就知道你会用这话来忽悠我,唐画是大部分不落款,但少部分还是落款的。”

瘦削青年一副我很有经验,你小子少蒙我的表情。

知道非李昭道真迹后,沈愈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于是开门见山的问:“老板,现在距离坊市闭市,时间所剩不多了,咱们痛快些,不知道你这画还有没有的谈?”

瘦削青年先是摇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祖父在世时就说过,这幅画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出售至少也不能低于两千万,你要是给我两千万,我现在就卖给你。”

沈愈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对摊主的祖父赞了一句。

因为这幅画还真就值两千万。

明末清初的画家说白了出生时都是明代人,这群人中完全可说是藏龙卧虎,四僧四王便是如此,真上拍卖会拍出个两千万的价格绝对不算奇怪。

只是沈愈的目的是捡漏,而不是像那些富商巨贾们砸钱玩收藏,所以这幅画纵然很有收藏价值,但是两千万的价格已经不是沈愈的菜了。

“那只能说声遗憾了。”

见沈愈要走,瘦削青年连忙阻拦,“老弟你别着急啊,我这画是不能再少了,可我也不是只卖画啊,我这不还有很多书帖吗?实不相瞒,这都是我祖父留给我的藏品,这些书帖都是他老人家珍藏的,里面备不住就有大漏可以捡,放心,这些书帖的价格都是可以谈的。”

其实就算瘦削青年不挽留,沈愈也不会走的,就在他刚刚要转身的那一刻,一团深青色鹅卵石般大小的宝光突然出现在地摊这一堆书帖上面。

深青色说明这是一件明早期的帖子,鹅卵石般大小的宝光则是说明这件书帖价值高的已是无法衡量。

沈愈故作洒脱,“我这人讲究一个买卖不成仁义在,既然老板您这样说了,那我就挑两件吧,只是这价格,老板你可没标注啊。”

“选你的,随便选,到时候咱再谈价。”

沈愈摇头,“这可不行,万一我碰到喜欢的,而您要的价格又高,那我可就亏大了。

“让我说,这种需要买家挑选的古玩,咱们还是按照市场规矩来吧,也就是先谈价再挑选,这样算账的时候才不会有其它的纠纷。”

“行,那就十万一本你随便挑,你也别嫌贵,不是吹牛,这些书帖每一本都是我祖父的珍藏,绝对都是老古董,也绝对值这个价。”

许是怕沈愈不买,瘦削青年又强行解释了一番。

“十万贵了点,五万吧。”沈愈还价。

瘦削青年摇头不同意,“五万?五万绝对不行,你给九万。”

“八万!”

“成交,老弟你挑吧。”

蹲下身子,还没上手,一股子旧纸发潮发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呛的沈愈眼泪差点出来。

沈愈一脸狐疑的问:“老板,你这些书帖莫不是被雨淋过?要是这样,八万一本我可就亏大了。”

瘦削青年本来正喝水呢,闻言赶紧解释,“没有,绝对没有,我祖父是在乡下祖宅居住,他过世后我有两年没回去,因为祖宅比较潮湿,这些书帖确实受了些潮气,但是绝对没有浸过水,老弟你就放心选吧,碰到品相实在不好的,我再视具体品相给你打个折扣。”

沈愈点点头,这堆书帖看样子差不多有一百多件,大部分都是颜色故旧,透着一股子古香古韵。

随便选了一件拿起来翻开,这本是临张旭草书《断千字文》残本,年代是清末的。

第二件,临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年代应该也是清末的临摹本,字写的普普通通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

第三件,还是草书,是临王献之的《中秋帖》,字写的尚可,品相差了点,虫蛀鼠咬的破破烂烂。

第四件为行书,是临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品相依旧不好,字迹甚至已经很难辨识。

第五件为楷书,乃是临颜真卿的《诗品三首》,品相凑合,字写的一般,也断然不是这本。

就这么看了二十几件依旧没有找到符合宝光的那件书帖。

看了看时间,已经来到晚上2320分,沈愈加快了速度。

要知道这可有一百多件书帖,用正常的步骤看没有个三四个小时根本看不完。

又看了十几本,这时,一本纸质泛黄,纸外写有陆机《平复帖》的字帖出现在了沈愈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