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断亲的背景分析了,也就是,不再是门当户对。
秦家的秦可卿配不上宁国府贾蓉。从红楼梦第五回到第十三回,我总觉得这里面还暗伏了贾家只想和秦家断亲,划清界限。
并不想要秦可卿的命。
因为秦可卿是长在京郊秦家,和贾府宁国府门当户对的人家,断亲,京城人可以理解。
秦家犯了事,贾家不想受牵连,这也是这等人家常做的事情,要命就过分了。
我觉得京都,像秦可卿这样的,可能也见得多了。他们不会觉得贾府过分了。
但杀人诛心。就是离婚而已,贾蓉你要你前妻的命?
贾家也没这么蠢。
但秦可卿也不蠢,不论是一开始的求子,虽然成了京城人的笑话,成了养小叔子,还是后来反制贾府的扒灰。
不然,贾家还要去看秦钟,也是被提醒了。万一,秦家也有林如海呢。
林探花算贾家求的,拿嫡女贾敏求的。古代婚嫁,门当户对,或者说,男方家要略高于女方的。
女方家坐等媒人上门,抬头嫁女。但比较下贾家和林家,虽然推断都是太宗皇帝二十四功臣之后,但贾家两个国公爷,稳进前十二,林家只是列侯。
在后面。一开始,祖宗门楣,林家就不如贾家,林家原籍地姑苏,而贾家原籍地金陵,但在京都有御赐宅子贾府。
所以,贾家嫁嫡女,就是什么配不上你林探花。
这个是不能拒绝的。类似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尤其头婚。
因为,男方家没法挑剔女方家里,女方家高于男方家,所以,皇帝赐婚公主算恩典。
贾家嫁女,类似,就是看中了你这个人。所以,林如海不能拒婚。或者规矩,就是他只能找个顶多和他家里差不多的,现在来了个比他家里情况还好的。
上线。
贾家的诚意就是嫡女,什么都不比林如海差,这种情况下拒婚,那就不是钦点探花郎。
推断古代结亲,女方家什么都高于男方,这种可视作男方家求来的。或者,女方家有意,男方家不能拒绝。
而探花林如海有这门姻亲,说明他肯定是个人物,让贾家听了媳妇秦可卿的话,都出了神!
秦家和林家祖上也差不多。而且,京郊秦家还是上门,贾家嫁妆都退江南秦家去了。
也就是秦可卿不是门当户对的人家的女儿,她只是秦业抱养,再看后文,秦可卿出身好卑微。
对照京郊秦家秦业父子俩,江南秦家还不知道什么光景,也就是连宗也断了。秦可卿可不是京郊秦家的大姑娘了。
而秦可卿原本的出身,必然是秦家大小姐,不输给王熙凤。这是这里待罪之身。
要不贾家断亲休妻。
而只是秦可卿一人,那也就不足为虑。所以,金瑞家的姑姑上门,贾家宁国府的婆婆尤氏说了一通。
都不承认儿媳妇秦可卿有了孩子。前面请贾母喝酒赏花,必然是有的。
所以,这里秦可卿的话暗伏,就是她的孩子像了舅。
扒灰的扒灰。就是贾家算了这么多,手都伸到儿媳妇房里来了。
那么,有没有想过,她秦家也有读书种子。
林家能出林探花。她弟弟秦钟也会读书,也是探花,而她的孩子以后可能也是探花!
那么久的事情,贾家不知道,但秦钟应该可以去科举了。
推断,这等人家待罪,留下的都是读书种子。清白出身。
获罪的,自然看不到了。也就是林如海这样的。
万一呢。
就能翻身。所以,贾家还真不急着断亲,先看看秦家秦钟。
结果,到了贾府学堂,也没那么风声差吧。
还是有人认真读书的。也就是,一路看下来,秦钟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种古代别说钦点探花,日后一个小尼姑上门,都能气死亲爹的混账。
古代做官,天文地理,人情世故,都要知道的。
也就不难知道贾家为什么要断亲!实在是秦家秦钟,烂泥扶不上墙!
而剩下秦可卿,婆婆尤氏其实还是压不住的,也可能就是本来管账,又喊等等。
荣国府的王熙凤,这几天,也请不过来了。所以,她就什么都找贾珍说。
婆婆尤氏话挺多的。多到贾珍都要进来打断么。
也就是,她不知道,但知道肯定出了事。
做错了。
不然,她接手的,咋又成了这样?
哪里做错了。我觉得尤氏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所以,有的事情大概真的跟出身有关吧。古代的教育,有的就是属于重点栽培。
像这种联姻的。王熙凤,秦可卿,厉害不。而续弦的,邢夫人,婆婆尤氏,管家就不合适。
而有客人上门,贾珍也就耐着性子听尤氏长篇大论。
有人告状,婆婆尤氏知道了,但是不让见啊。前面,好像就媳妇秦可卿娘家兄弟过来了。
她就暂缓交账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觉得婆婆尤氏有的还是懂。就是,不交账本子,就不是她管家。
所以,不能见。上门告状的,她还有脾气了!
说好的,又到孩子读书上去了。
所以,就跟贾珍说,就说那来看病的太医吧,看我们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话。
一会儿说有喜,一会儿又说没有的。怎么能这样。
因为婆婆尤氏,从贾蓉,也知道,就是秦可卿的孩子肯定是她的护身符。
她不懂?这种她肯定知道。
要不说的都是太医的事情?婆婆尤氏的逻辑,没有孩子,那肯定就是她管家。
王熙凤不来,不交账,因为儿媳妇秦可卿有喜。而贾蓉是独子。
说的都是不确定。其实,很确定,秦可卿有喜。
两个月了。古代,基本确定了。或者说,三四个月了。
前面请贾母来,就确定了。这可是又过了两个月。
就是要显怀了吧。所以,这里是这个意思。
秦可卿有喜。
婆婆尤氏怕被人看出来,拦着不让见。
也就是,有喜还休妻,怎么说呢。
已经闹得人尽皆知。秦可卿求子不假,是有喜,但想要儿子的养小叔子。
这个,外面可能还不知道。贾家就不认,或者太医改口,你们说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吧。
秦钟混账又惹事。
还都家里的。贾家学堂,下回又是你家里姑奶奶上门。
就是贾家这样。家大业大,估计妯娌并不好说话。
怎么拦?老爷给个章程!简单来说,就是这亲断不断,孩子要不要。有了孩子,能断亲?
古代,秦可卿可是明媒正娶!拿古董换求子方!
没一点效果?
后面那属于配套使用,效果更好。就是,肯定是儿子。
根据原文推断,秦可卿有喜,而且不让见,是因为显怀了。
要不后面说她几日不见,瘦了那么多。
这都看不准。那就不是中医,不能说是医生了。
所以,秦可卿那句话,扒灰的扒灰,还是压了贾家一段时间!
要不,贾家要请宫里来断。秦可卿家里的罪,涉宫闱。
你就算秦可卿的这个孩子,宁国府一枝独秀,不想要?
虽然,贾珍那么说,但这件事已经是请的太医来开药方。
可见,这等人家做事,也就是串门子,没啥隐私。
或者说,宫里的元春贵妃来做这个坏人。因为,那边连着太上皇还是皇上的女儿?
公主啊。还记得,戏剧包公请皇上圣裁,也就是陈世美抛妻弃子,狼心狗肺。
还想杀妻灭口。皇上面有愤懑,准备发落驸马爷吧。
然后,皇上身边的公主,也就是皇上的姐妹吧,说了句,皇兄,我有了驸马的骨肉。
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暗伏这样的情节。戏剧里,还是大义灭亲,驸马被包公腰斩。
也就是,要是公主有了驸马陈世美的孩子呢。
所以,宫里娘娘要贾家断亲。
别让皇上为难。
这里面很多没有的。但我根据原文和人之常情推,这种事情,冯紫英,关它什么事!
还给介绍个好医生进来。他吃饱了撑的,就是扒灰得扒灰。
他的手还伸到这里来呢?就贾珍还跟冯紫英说,人家还接了这话茬!
他是没听说贾家里的事情?哎哟喂,我觉得,这等人家,都属于饶了我吧。
出来的儿子都圆滑世故。
敢走近?贾家闹得满城风雨的,他再来一个,一出什么戏?
已经都是笑话了啊。
就是贾珍不说,是太医,刚进宫,扯那么多废话!
这里面说话一个特点,废话多,冤情深。
不晓得绕到哪个门子里去了。所以,推这里真相,秦可卿豁出去,借焦大的口攀,扯公公贾珍。
因为,这样孩子暂时安全。只要她孩子没事。
贾家还能把她送回去!
就是孩子没了的话,就是跟贾珍扒灰来的。这种话,肯定是压不住的!
多少人听见。当然,也可能是宝玉这混账东西。
他还问了一遍。而且,他想救秦可卿。
所以,也可能不是秦可卿,但她也为自己争取了。
宝玉见秦钟。
秦钟还拿得出手!送秦钟的,却是贾家出了名的下人太爷,焦大?
才有接下来焦大的闹剧吧。都知道焦大什么脾气!
就找他!
那他就骂!
而贾蓉送,焦大当着王熙凤贾宝玉的面骂,他才上去的!
结果,焦大不负众望,骂贾蓉,骂到他爹贾珍!
祠堂哭太爷!
暗伏这里秦可卿有孕!不要祖宗,还不要儿孙!
你做什么族长!消息传出去,秦可卿也就暂时安全!
但我觉得这不是秦可卿的风格,她不是这种,是贾宝玉他们这些富贵公子!
他重复得那么巧!
也就是,这句点睛。或者前面害了她,这里,他想帮她!
你就想,贾府学堂里什么混账玩意儿没有,他不知道?还有薛蟠,那就是你们不知道的,薛大爷也知道!
所以,这种地方,贾宝玉去读了多久的书。
他不知道?然后,秦可卿就暂时安全了。
因为这个事情,到了贾珍这里吧。
而贾珍是贾家族长。只是贾宝玉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涉宫闱。
所以,贾珍就被宫里叫了去呗。回来陪婆婆尤氏一顿胡扯。
去冯紫英家,是不是还要再等一天。也就是,根本没有这么一个人。
冯紫英没法替贾珍圆了。你胡说八道前,先打一声招呼!
可见贾珍心神不宁。
然后,推断这里面说话,一件事,如果要等一个人一天,也就是,这人还没有来。
邓紫英家里就没有贾珍跟婆婆尤氏说的这个医生。
那么,贾雨村判案那里,要等三天再来。
冯渊一眼看中香菱,但要等三天再来接。
说得也是,门子都被我分析成了拐子!因为他要圆谎,贾雨村察觉了不对,接下来都是假的。
都扯到甄英莲了。而甄英莲是被甄士隐送走的,谎称丢了而已。
我觉得其实就是,等一天,这个人现在还没有来,等三天再来,就没有这个人!也就是,贾珍跟婆婆尤氏说的都是假的。
他没有见到冯紫英,也没有跟他一通废话,说,那说的都是什么事!
冯紫英也不是一个贾珍能那么跟他说话的人吧。首先,他性别男,外面的事情管!
你儿媳妇那事,我还跟你推荐个好医生……要不,他没法帮贾珍圆了。
就是,一听就有问题的。
他能怎么说。明天再来吧。
这里推,贾珍没有遇到冯紫英,而是被叫进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