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取河东】
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新春佳节,赵光义召开御前会议,会议主题很明确,“北汉,想想办法,干他一炮”。
这在大宋朝堂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因为“消灭北汉”几乎可以说是政治共识了,无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光义,都曾多次公开表示要收复北汉失地,只不过以前算是爱国口号,或者画大饼,现在则是正式提上日程,开始走流程。
在会议上,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其中领头的就是主持编撰《旧五代史》的宰相薛居正同志。当然他们不是反对武统,而是反对操之过急,认为应搁置争议、维持现状,把历史问题交给未来。
以薛居正为首的反对派抛出一个观点:周世宗柴荣同志和我太祖爷都曾大举讨伐北汉,却未成功,纵然陛下英明神武,难道……您比柴荣、赵匡胤还牛掰?
赵光义面带不悦,“其他人还有什么别的意见吗?”话是说给“其他人”,眼神却给到枢密使曹彬。
曹彬立刻闪班出奏,“臣有不同意见。世宗时,乃是史超败于石岭关,导致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故而班师;太祖时,驻兵于草地中,将士多染腹疾,故而班师。并非是太原坚不可摧啊!”
曹彬的回答可以称为职场标准话术。
首先,他巧妙避开了薛居正的逻辑陷阱,没有针对“赵光义是否比柴荣、赵匡胤厉害”展开讨论,而是直接剖析问题的本源——前两次北伐为何失败。
其次,以细节撬动全局。柴荣讨北汉不成功,是因为史超挫败己方士气;赵匡胤的失败则直接归咎于疫情……
总之,是前两次运气不好,不是咱们大领导无能。
赵光义欣慰地点点头,又与曹彬唱了一小出双簧,假装心存疑虑地追问曹彬道:“那如果我们现在对北汉用兵,有多大把握?”
曹彬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今国家兵甲精锐,万众一心,若北伐,必将摧枯拉朽,一战而成!”
“兵甲虽足,然亦不可擅行攻伐。”
人群中慢悠悠地飘出一句话,让赵光义欣喜的表情瞬间凝固。众人举目观瞧,但见薛居正慢条斯理地踱步出班。
“仆射有何见教?”赵光义的语气中已经带着明显的厌恶和不耐烦。
薛居正侃侃而谈,“世宗时,太原倚仗契丹之援,坚壁不出,以致师老而归;及至太祖破契丹于雁门关,乃驱北汉人口尽迁河南,虽存太原,却使其穷困危蹙。太祖之所以如此,正因北汉之地,得之不足以拓疆土,舍之不足以为患。望陛下三思!”
薛居正同样深谙语言艺术,没有贬低柴荣和赵匡胤,还对赵匡胤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说太祖早就能拿下北汉,不拿的原因就是要把北汉当做宋辽的战略缓冲。对于北汉,大宋采取了放血疗法,即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而是尽可能多的掠夺其人口、牛羊等战略资源,并且把北汉问题当成了对辽外交的政治筹码。维持现状才是对大宋最有利的局面,让大宋在宋辽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收放自如。
根据北汉史官的记载,大宋的这种釜底抽薪的疲敌策略收获了积极的成果。北汉的地理条件本身就不利于农耕,人口又大量流失,国内劳动力极度缺乏,好不容易到了粮食收获的季节,又会遭遇宋军的针对性劫掠。比如前文有云,北汉不得不向辽国“乞赐粮为助”,农耕文明居然向游牧民族乞求粮食,创古今未有之举,滑天下之大稽。
除此之外,大宋当然还对北汉进行贸易封锁,使得北汉更加困顿。
而北汉每年还要孝敬契丹爸爸一大笔保护费……北汉穷得荡气回肠。
北汉:乞给经济援助。
辽:请你勒紧裤腰带。
北汉:乞支援裤腰带。
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北汉,早就失去了刘崇当年南下平贼的雄心壮志,更无匡扶汉室的实力,不会对中原王朝产生任何有效的威胁。
以上就是薛居正所谓的“舍之不为患”。
而一旦吞并北汉,那么大宋将与辽国正式接壤。当然,严格来讲,在河北地区大宋与辽国早就接壤,但是双方都对“幽云十六州”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个在后文的辽国专题中会进一步阐述,在此简单说明——双方都把幽云十六州当做了缓冲地带。
换句话说,北汉与幽云十六州共同构成了宋辽之间的战略缓冲带,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缓冲,双方默契地维系着这种微妙的平衡。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等于扯下了“宋辽友谊”最后的遮羞布,两大强权再无闪转腾挪的余地,代表草原文明的辽国和代表农耕文明的大宋将不可避免发生正面冲突,随后将是两国长期而全面的军事对抗。
北汉弹丸之地,多崎岖山路,少有令中原垂涎的可耕种土地,从经济角度上看,对中原王朝实在没有足够的诱惑。
这就是薛居正提出的“得之不足以拓疆土”。
得到它没有什么好处,放弃它又没有什么坏处……所以,薛居正终于说错了一句话,“愿陛下熟虑之”,请领导三思。
什么意思?哦,太祖爷是伟大的地缘政治家、战略家,当朝圣上没有全局思维?太祖爷深思熟虑,当朝天子鲁莽冲动?皇上跟你想的不一样,就是没有认真思考?
赵光义彻底烦了,说道:“今者事同而势异,彼弱而我强。昔先帝破此敌,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为今日之事也!”
赵光义同样先婉转地对薛居正提出了批评。政治游戏中最忌讳经验主义,“事同势异”,要结合当下实际背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怎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虽悟出了太祖的“疲敌之策”,却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要留他丝血不补刀、清干他的野区、抢掉主宰和暴君?不就是等暗影先锋一波推嘛。
随后,赵光义宣布道:“朕意已决,卿等勿复言。”我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敢反对?
“皇上圣明!”
据说这其中还有一位传奇人物,帮赵光义下定了北伐决心。此人就是陈抟。陈抟是道教中赫赫有名的人物,生于唐末,被唐僖宗赐号“清虚处士”,后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陈抟有众多高徒,其中有一位叫“火龙真人”,这位火龙真人也有一位徒弟——张三丰。
陈抟是当时道士行业里的领跑者、道家扛把子,善于易学和象学等,总之就是能掐会算的“高人”、“大师”,五代时期的各位帝王都渴望求他指点迷津,让他帮自己推算命数、国运等,而陈抟也因此长时间归隐山林,拒绝出仕。在前文“陈桥兵变”中有提及。
据说当年赵匡胤“三征北汉”时,陈抟曾切谏,制止出兵,但当时大军已经开发,不能停,结果真的失利而归,赵匡胤随后也死在了谜一般的“烛影斧声”中。
然而当赵光义计划征讨北汉时,神出鬼没的陈抟却主动现身,并告诉赵光义——河东可取!
当太宗消灭北汉后,又给陈抟赐号“希夷先生”。公元989年,传奇人物陈抟同志寿终正寝,享年118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