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种花生

甚至,田亦鸣还紧紧抓着哥哥手。

李春香哪能看不出两个孩子对她的疏离,她心里酸涩,却又不知该说啥才好。

老太太拿过田老三手里的荷包。

她没打开,只是掂了掂。

而后走来两个孙子身旁,将荷包交给亦凡说道,“这是你娘给你去书院的学费。”

“你自己收好。”

老太太是故意说出田亦凡要去书院给李春香听的。

亦凡读书的事很快就会传遍安平村,而安平村里好些妇人都在大屋那边干活。

这事儿李春香早晚会知道。

既如此,那她就告诉李春香,也免得她觉得田家花了她的钱,让她心里不舒服。

李春香果然捉住了重点。惊喜之余,就要快跑上前来问问儿子。

却刚往前走两步就被拦住了。

没得办法,她只能在原地问,“亦凡你真的要去读书了吗,是去哪个书院啊?”

田亦凡看了看母亲。

终究是紧紧抿着下唇没说话。

田老太明白孙子并非是不想跟他娘说话,而是还没确定能考中,他便不想说。

老太太就替孙子回答,“还没定下来呢,最近正在物色!”

“你且先回去吧,等过段时日定下来后,老婆子自会告诉你的!”

李春香有些小失望。

也不知她是失望儿子不愿意跟她说话,还是失望儿子还没有选好书院。再看看两个儿子

本还想再跟田亦鸣也说说话。

田亦鸣在对上她的目光时,竟立即躲到了哥哥身后。

李春香还有啥可说的?

她啥也没再多说。

走了!

眼瞅就要到五月,安平村的村民都已经种完了蔬菜,接下来就是粮食了。田家现在虽有猪下水的营生持家,但庄稼也还是要种的。

农村人就是这样,家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就是若正常情况来说,他们家有十几口人,只种2亩半的田地肯定是不能够。

本来,老太太还想再买些地。

却随着猪下水生意越来越火爆,老太太就决定不买了,多卖些猪下水换钱买粮食也可。

安平村这个季节种玉米和高粱。

老太太在4月底时就让老二和老三他们买10斤的玉米种和10斤的高粱种回来种那二亩田地。

另外,先前崔将军“准备”的花生种也马上要派上用场。

不过这段时间的崔将军比较忙。他就让杨钊过来分发花生种。

五月的第一天,安平村的村民基本都来到田地。

杨钊亲自带大伙刨地,捣坑。

当然,种植方法以及花生坑的深浅度都是田果果先前就教给崔将军的。

崔将军又转交给杨钊。

捣坑的工具就是现在农村用的那种好似自行车囫囵式的手推滚筒,滚筒外圈钉木块。

木块的长短和距离都需计算。

崔将军想的特别周到,很早就让杨钊去工匠铺给安平村每户的村民都定制了一个。

大伙这又是跟着田家沾了光。

若非田家,崔将军哪会过来管他们啊!

故而,在种植时,大伙对田家的夸赞就连绵不断。

田果果也跑过来凑热闹。

这段时间,田果果一直在家锻炼走路,她现在的走路速度虽还是慢,却比先前又进了一步。

谢书言拉着她的小爪爪慢慢走,她已经能从家里走来田地了。

杨钊这边刚教大伙捣完坑。

接下来就是种植。“每个坑里扔两到三粒花生即可,切记不要扔多,否则会长不开,影响收成。”

这点,其实是个庄稼汉就知道。

大伙都是应声跟着学。

田果果也从自家地头抓把花生种下地劳作。

小丫头穿着身奶奶今早特意给她挑选的红色刺绣布裙,头上扎着两个可爱的小揪揪。软糯糯的小身板时不时弯下腰放进坑里两颗种子,时不时再站起来往下个坑走。

忙碌的小模样可爱又讨喜。

别说,也还真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谢书言瞧她干的起劲,也跟着来干。

可他刚才并未听见杨钊说的啥,那双好看的丹凤眸都只顾得盯着自家媳妇儿了。

生怕媳妇儿一不小心会摔了!

毕竟这可是田地里啊,坑坑洼洼太多了。

所以,他并不知道每个坑放几颗种。

他也随手抓把花生,学着媳妇儿的模样往坑里扔些,扔些,再扔些

也就扔三回吧。

他手里的种子就空空如也了。

田果果也看呆了。

这是干嘛呀?

谢书言的手不大,一把花生能抓十几颗,扔三个坑,相当于每个坑最少五六颗花生。

所以,这是

败家来的吧?

却说,家里有只这么败家的崽子要咋办?

她小果果只能

“花生种不能放多,每个坑里放两颗或三颗即可,你放多了快拿出来。”

耐心给谢书言解释遍。

再跟他一起捡种。

谢书言就喜欢跟媳妇儿一起干活,闻言那可真是

不但把多出来的种子捡出来,就连该留下的种子也捡出来!

田果果

安平村每家每户基本都是挪出了半亩地来种植花生,约摸一天功夫全部种完。

傍晚。

杨钊顾不上回去跟将军报备,先给村民们讲解花生的出芽时间。

约摸610天即可出芽,未出芽的可再等几天,若几天后还不出芽就得重新补种。

大伙围在地头听他讲,认真记。

杨钊讲完也不久留,起身就要走。

田老太急忙喊他留下吃完晚饭再走吧,其他村民也都是纷纷附和。

杨钊还有军命在身,婉言拒绝。

五一种完花生,紧接着就是高粱和玉米了。

田家是可以不买地了,但村里好些人家还是要买的,村里就掀起波买地热潮。

准确说是争地热潮。

杨秋辞和里正包括村长那边都要忙炸锅了。

田家这边倒是一切如常。

就是在种高粱和玉米时,田果果又把种子换了,依旧叮嘱奶奶定要用她的种子。

老太太好奇,却没多问。

两亩地种的很快,田家老少齐上阵,三天时间就都种完了。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中旬。

这段时间,田老四每天都在京都的书铺游走,背书,抄书几乎成为他的日常。

同样一起的还有田亦泓和田亦凡。

明天便是考试的日子,他们今晚更是十分的刻苦,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

老太太瞧着心疼。

想说让他们先歇歇,却刚开口就见他们齐刷刷起身,异口同声道,“我吃完了。”

而后,各自回屋读书。

温氏和何氏知道婆母是担心小叔子和孩子们,赶紧劝说老太太宽心。

况且,他们也就忙今晚,明天考完就可以好好歇歇了。

老太太重重叹口气。

没说话。

次日清早。

叔侄三人天不亮就进了城。

他们起床的动静很轻,悄悄洗漱悄悄牵着驴车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