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朕,说的是也不是?(1/2)
苏叶话都说出口了。
眼前百官,也不得不乖乖听从。
这钱,他们是必须得出。
就在这时,任如常缓缓站出身来
“陛下,臣……”?.?????.??
然而,还不等他说完,苏叶便抬手道
“此事,不应该秦相先表态么?”
“身为左丞相,百官之首,秦相此时再不来做个表率。”
“只怕有些说不过去吧?”
任如常顿时明白了苏叶的意思。
他后退两步,不再做声。
“陛下所言极是。”
“只是……老臣一年俸禄并不多,大部分都打点家用了。”
“这手头的钱财,着实不算多。”
秦升海缓缓站出身来,不卑不亢地道
“臣,愿捐献二百两,以出一些绵薄之力!”
二百两……
这二百两一出,苏叶差点没笑出声。
这老小子,是把自己当傻子?
然而,苏叶并未做声,而是继续看着其余百官。
“臣,愿为前线捐百两!”
“臣愿捐二十两!”
“臣……只有十两,也尽些绵薄之力。”
接下来开口的这些朝臣,当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他们都在袖中摸索出银票,或是白银,缓缓上交至陈康处。
苏叶则是微眯起双眼,并未开口。
“这下,该怎么办?”
慕容月眉头微皱,静静看向苏叶。
她不明白苏叶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些朝臣,哪一个不是千年的狐狸?
他们怎么可能会真心实意出点钱?
又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把老底给掏出来,驰援边境?
但,说他们没钱,慕容月是绝对不信的。
“好,好,好。”
待甚至拿出五两的官员站出身来后。
苏叶缓缓拍了拍手,冷笑道
“诸位,可都是我大宁的肱股之臣啊!”
“边境有难,身为左丞相,不过出二百两白银。”
“还有你,宋永,身为工部侍郎,堂堂正三品。”
“居然只愿意出十两?”
苏叶这番话刚说完。
秦升海却是仿佛早有准备,缓缓行礼道
“陛下,臣绝非此意。”
“边境告急,臣着实想要出一份力,可……可……”
“可臣手中着实没有多少钱财。”
“这二百两,已然是臣为官多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
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攒下二百两?
骗谁呢?
苏叶嗤笑一声
“那秦相,还真是为国为民啊。”
秦升海叹了一口气,低声道
“陛下言重了。”
“只是如今危难关头,臣自然是有多大力出多大力。”
“绝对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饿着肚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秦升海是多大的忠臣,捐了多少钱呢。
苏叶冷笑一声,摆手道
“好啊,好。”
“你们,都当朕是傻子吗?”
“真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有多少家底?”
“我大宁历朝历代,都是支持鼓励官员经商的。”
“你们的主要收入,压根就不是所谓的俸禄。”
“如今,想要拿俸禄一事搪塞朕,你们觉得,朕会信?”
秦升海早有准备,低声道
“陛下,我等绝非胡说八道!”
“我等臣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第34章朕,说的是也不是?(2/2)
都一心只为大宁,虽朝中开放,但臣等也不会经商。”
“收入来源,着实只有俸禄。”
“这……不是不愿出力,而是做事囊中羞涩!”
被苏叶点名的工部侍郎宋永也低声道
“陛下,臣等如此为大宁着想,陛下却如此猜忌臣等。”
“居然还说,臣等有二心。”
“这……着实太让臣等心寒!”
苏叶冷笑一声。?.?????.??
这两人的演技,太过拙劣了。
他们就是料定,别说是苏叶了,就算是先皇,都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产业。
如今苏叶刚刚上朝才几天?
即便他有什么锦衣卫,又能如何?
还能有他们的把柄不可?
“好一个为大宁着想,好一个囊中羞涩!”
“你们,都是朕的左膀右臂,都是大宁的清官,两袖清风!”
苏叶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往通向龙椅的台阶走去。
随即,直接一屁股坐在台阶之上,就这么静静扫视着面前众人。
“甘不为!”
就在众臣感到不解时。
苏叶却是低声爆喝。
骤然,甘不为匆忙在一侧走来
“臣在!”
“说说吧。”
“宋永,工部侍郎,堂堂三品官员。”
“家里到底是不是囊中羞涩。”
苏叶眯起眼睛,静静看着宋永道。
甘不为拱手
“喏!”
“工部侍郎宋永,年俸禄三百两白银,家中府邸一直都在用先皇赏赐宅邸。”
“也没有任何通商路线,清贫至极。”
听到这话,宋永原本还有些担忧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陛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苏叶却是冷笑一声
“急什么?”
“继续。”
甘不为低声道
“但在上月,宋侍郎的夫人想吃蜜枣,特差人去西北大荒采摘蜜果。”
“所用快马,皆是千里宝马。”
“三日后送达京都,宋夫人却嫌蜜果不甜,都丢了。”
“这些,共计花销,至少在五万两白银左右。”
宋永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差。
然而,甘不为却还在继续
“宋侍郎,为博夫人一笑,特地差人,在京都外包了一些果园,在西北大荒请人前来种植。”
“如今蜜果培育中,就已然统共花销了四万两白银有余。”
说罢,甘不为收起手中折子,静静站在原地。
宋永此时已经汗如雨下。
他双腿有些发软,不知该如何作答。
“陛下,臣……臣……”
看这反应,显然是说中了。
这副画面,惹得慕容月都尤为震惊。
苏叶居然将暗卫运用的如此刁钻?
这才不过几日,居然就能找到这等密辛?
苏叶却是冷笑一声,开口道
“宋侍郎,你不用解释。”
“你,还真是算清廉的。”
说罢,苏叶一把拿过甘不为手中的折子。
随即,看向另一侧道
“秦相,才是我大宁,最为清廉。”
“最为两袖清风之人!”
“其在朝中为官已三十余年。”
“名下,却是只有一个丞相府。”
“甚至府上丫鬟,都没有多少。”
“他人都还笑话秦相清贫。”
“朕,说的是也不是?秦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