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三,赵曙在偏殿内商讨先皇帝的入殓仪式等事宜。
赵仲针作为大皇子,也参与其中。
他这次认真的看着现场的每一个人,他不能再疏忽任何细节了。
父皇赵曙高高的坐在龙座上,先皇后曹氏身着翟衣朝服、华贵无比的坐在一侧,只是两个人都阴沉着脸。不知情者还以为二人悲痛如斯。
亮同为宰相紧跟其后,后面还欧阳修、王珪等重要官员,以及太常院院判朱偲等人。各人脸色神色变幻,低着头,垂着手,看不出心思。
待众人都到齐了,赵曙只扶着额看似神色不佳,迟迟不开口。
先皇后曹氏斜着眼睛看了看赵曙,并不诧异,而是率先开了口:“先皇仙逝,新帝仓促登基,这国事最是劳心劳力,不知皇帝陛下可适应?”
赵仲针与众人皆心下一禀。纵然大家都知晓两宫不和,但是先皇后这样明目张胆的质问,还是有些不妥。
赵曙显然有些不悦,口气也不太好的说道:“劳烦母后惦念,儿子不才,虽然有些劳累,还处理的来。儿子必将尽心竭力,也盼着能孝顺母亲,使得母亲安心颐养天年。”
这几句话一出,实实的出着汗。
在一旁的赵仲针也是眉头紧锁——平日里看起来父亲与皇祖母一派母慈子孝,皇爷爷初初去时,两人还抱头痛哭、相互安慰。可是今日里怎么突然这么剑拔弩张了?
他不由得把最近的一番情况细细的想着,结合着三娘的说法,一点一点的串联起来,细细的想着。特别是父亲登基前一天,他看到的母亲穿着朝服的情况也联系着慢慢的想着。
他这边陷入沉思,那一边却愈见激烈起来。
“……老身与先帝携手三十余载,最明白他的抱负与志向,你在他身边少些,他对你的教导也少,很多事情老身还是一点一点的告知于你,以免辜负了先帝的托付……”先皇后那边明目张胆的说了起来。
赵曙的脸色愈发难看,只低低的看着众人,不出声。
这个时候,宰相曾公亮突然出列发言:“陛下,老臣不才,斗胆有一提议。”说着,一个长揖,朗声说道:“为完成先帝遗志,臣,斗胆为先皇后曹氏请封,请封皇太后!”
赵曙的脑子都要炸了,先帝先帝,先帝哪里来的遗志?!失地不曾想着收复、内政不曾想着整理,整日修仙求子也算遗志?
皇太后?哼哼!明明就是曹氏要压他一头!
他眼神狠狠的看向曾公亮,并不开口。
一旁韩琦看到此情景,也是一身冷汗,连忙开口说道:“臣附议,请封皇太后,愿太后早日脱离悲痛、乐享天伦、顺遂安康!”
赵仲针真心佩服这些老狐狸,一个个话说的那么漂亮,不仔细听,都听不出其中深意。果然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用心去学的。
可惜自己在这些事情上,白白错过了这么多年。原来这样精彩。
“朕……”赵曙听了韩琦的话,平静了一些,缓缓的开口说道:“是朕考虑不周,万望太后见谅。”说完对着曹氏一抱拳,众人明白,这也就算答应了下来。接着就是吩咐韩琦等人拟封事宜。
“那老身也不推辞,必定全力辅佐皇帝。”曹太后颇有深意的回答。
“太后,儿子明日就着人修缮福宁殿,以便……”
“不急不急,我还是住的近一些,方便。”曹太后打断了皇帝的话。
“太后对儿子还有不放心?”赵曙心下烦躁,直接问了出来。
“毕竟,我与先帝……”
“够了!”赵曙低低的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