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开门红

《最文学》杂志社先后拿下了金庸、梁羽生、卧龙生、古龙等多位武侠小说作家的小说版权。

拿下这些作家武侠小说的版权后,姜玉楼非常得意,他也有理由得意。

旁的不说,单说金庸的这十四部作品,字数就有七八百万,每期连载都够连载个十来年,更别说还有其他人的作品。

说白了,姜玉楼是为《最武侠》找了几张长期饭票。

在这个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武侠小说是最吃香的通俗小说。

虽说拿下了小说版权,可编辑部的工作并不轻松。

盖因香江用的是繁体字,国内想要连载,还需要更换字体。

好在先期只是连载,一边校验一边连载,工作强度要轻上不少。

姜玉楼找来宋文,嘱咐道:

“这些港台作家的武侠小说编辑难度并不大,主要问题是要将繁体字换成简体字,所以工作量相对来说还是要大一些。

这次引进他们的作品,算是一次尝试,如果杂志销量也能达到百万册,每连载完一本小说,就可以出单行本了。

这些年,咱们杂志社也招了不少编辑,我的想法是《最武侠》需要专门的编辑部门,负责武侠小说的编辑工作。老宋,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宋文摇摇头,眉头微皱道:“我没什么想法,只是成立新的编辑部门需要的人手……”

“自愿原则,最好是选五位对武侠有涉猎、感兴趣的编辑同志,好在咱们杂志社的编辑都是年轻人,他们接受能力强,对于武侠也更感兴趣一点。”

“明白,我回去就办。”

宋文出了社长办公室,回到编辑部后,宣布了《最武侠》将要连载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除此之外,社里还会成立专门的编辑部门,负责武侠小说的编辑工作。

“武侠小说?”

“金庸先生?我可太喜欢他的作品了,宋主编,我愿意去《最武侠》的编辑室工作!”

“《最武侠》会连载《射雕英雄传》吗?如果连载我也愿意去!”

众多年轻的编辑们纷纷举起了他们的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期待的神情。然而,那些年长的编辑们,却带着几分不解和困惑看着这一幕。

他们又如何能明白年轻编辑们内心的喜悦与期待呢?对他们而言,编辑工作仅仅是一份职业,是谋生的手段;而阅读武侠小说,则是一种消遣,是生活中的点缀。如今,竟然有机会将这份职业与爱好合二为一,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一件梦寐以求的美事!

完成了姜玉楼交付的任务后,宋文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最武侠》编辑室成立后,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将《射雕英雄传》选为在《最武侠:创刊号》上连载的小说。之所以选择这部小说,也是因为《武林》最先连载了这部作品,可是连载几个月便停止了连载,他们想看后面的内容都没办法。

也不是没有人想买盗版小说,只是盗版小说没有经过编辑的校验,错漏颇多,还有些盗版更是挂羊头卖狗肉,不少人买了就会大呼上当。

二月初,经过紧张的编辑校验,《最武侠:创刊号》终于问世。

这份杂志还处在筹备中时,便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究其原因,还是《武林》铺路,使得武侠小说有了巨大的潜在读者群体。

这些读者群体大部分看过《武林》,也由此知道了金庸武侠小说,并因此对武侠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可惜,《武林》突然停止了金庸小说的连载,他们失望之余,也一直在等待《武林》重新连载金庸小说。

谁成想,几年过去了,《武林》还是那个《武林》,《最文学》杂志社旗下的《最武侠》却突然宣布要连载金庸等作家的武侠小说。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读者们奔走相告,很快武侠小说爱好者们基本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为了一解几年的相思之苦,读者们纷纷慷慨解囊,通过邮局订购了《最武侠:创刊号》。

结果就是在杂志发行前夕,订购数据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万册!

别说编辑们,就连姜玉楼这个过来人都感到惊讶。

他知道这个数据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今后肯定会有大幅下滑,可这也没什么,即使只是暂时的,这个数据在此时也足以引起舆论狂潮,吸引足够的读者关注。

等到《最武侠:创刊号》正式发行,很多对武侠小说并不感兴趣的读者突然发现各地的新华书店都排起了长龙。

一问之下,他们才知道这些人之所以排队是为了购买《最武侠》。

短短几天时间之内,各地书店门口的抢购潮此起彼伏。

《最武侠》一经发行便受到了市场如此巨大的欢迎,这对于刚刚创刊的《最武侠》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消息。

得到了反馈的姜玉楼,心情无比振奋,他知道自己的决策又一次成功了。

《最武侠》编辑室的几个年轻编辑最近也心情大好,他们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如今武侠小说类杂志在图书市场一炮而红,大家的心气也提了上来对于《最武侠》的前景更加看好。

只是,渐渐来自读者的吐槽也传播开来。

原来,《最武侠》的《射雕英雄传》是从头开始连载的,问题是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已经在《武林》上连载过,《最武侠》的做法虽然没有错,却让看过前半部分的读者感到郁闷。

不过,抱有这种想法的读者只是少数。大多数读者要么忘了之前的情节,要么想重温一遍,从头开始看,对《最武侠》的做法并不反感。

武侠小说突然成为一种热潮,无数读者对此类小说如饥似渴。只可惜金庸等作家的小说版权都在《最文学》手里,市面上能买到的都是盗版小说。

这类小说不能堂而皇之地发行,影响力较为有限。

金庸武侠小说的魔力是惊人的,在那个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贫乏的年代,无法数得清到底有多少人因为看《最武侠》知道并迷上了金庸,并从对武侠小说的迷恋,进入到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又有多少人对一本杂志望眼欲穿,心心念念。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武侠热,就连《最武侠》的编辑也不能免俗。

《最武侠》创刊后不久,去年毕业后来到《最文学》编辑部的赵慧有幸成为了《最武侠》编辑室中的一员。

于是,她享受到一个“福利”,拿着尚未出版的《射雕英雄传》稿件复印件回家,一家四口共享。父母比她先看完,哥哥和她挑灯夜战,她自己用了不到10天将整部小说翻遍。

远在繁昌县的赵振是公务员,他平时不怎么喜欢看小说,《最武侠》发行一周后,他无意间在朋友家发现了《射雕》连载,一看之下,他彻底迷上了这部小说。

“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的故事”。

此前,他所接触到的仍是《七侠五义》等传统武侠小说——“如果说前者是R级特效片《指环王》,那后者还停留在动画片《机器猫》这个水平。”

只是一期杂志只连载几章,实在看不过瘾。

不过,还是那句话,他即使想看全本也不容易。

在这个年代,只要有条件,对武侠的喜爱几乎是不分年龄的。在陕西读高中的汪谋偶然间在同学家看到了《射雕》的连载,不过,因为金庸小说,《最武侠》在周边人手里的辗转时间几乎不超过一天。

这也造成了他还没看过瘾,杂志就传到了其他同学手里。

嗨,这个年代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武侠小说就是这么火。

四月份,《最武侠》期期大卖,已经成了时下最火的期刊杂志之一,并且为《最文学》杂志社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名气。

就在《最武侠》和其连载的武侠小说热度飞涨的时候,83版《射雕英雄传》终于在全国五十多个电视台同时放映。

金鱼胡同,早就得到消息的姜玉楼和家人早早就守到了电视机前。

“依稀往梦似曾见

心内波澜现

抛开世事断愁怨

相伴到天边

……”

由罗文和甄妮合唱,那首曾经非常熟悉的歌曲《铁血丹心》响彻耳边。

多少年了,再次看到这部经典的金庸武侠电视剧,姜玉楼心里还是有着不小的感慨。

作为改开以来内地引进的首部古装武侠剧(第一部武侠剧为《大侠霍元甲》),83版《射雕英雄传》真正开启了一个时代。

有趣的是,这部剧在香港的口碑却没有那么好,金庸先生甚至对它颇为反感,因为其对原著做了诸多改编,却不合原作者的心意。

那时的人们不会想到,以后若干年,关于金庸剧的改编和翻拍会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和现象,直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观念。

不过他没有感慨太久,便握着妻子的手,和家人们沉浸在了电视剧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