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路谣的疯狂之旅

版权费用和编剧费用有了着落,梁晓生非常高兴。

“哈哈,一连两部作品改编成电影,我在业内也能算知名作家了吧。”

姜玉楼夹菜的手停下来,看着满面通红的梁晓生询问道:“两部作品?梁大哥,你还有哪一部作品要被改编?”

梁晓生也没隐瞒,而是照实回答。

听到他这部作品选择无偿赠送版权,并且无偿改编后,姜玉楼一声叹息,没有再劝他。

据他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能发表非常不容易。

那个时候,小说的内容甚至惊动了一些领导,在保守体制与改革力量的较劲中,他的作品能够刊发,都是有人担了责任的。

“小说能出来,是《北方文学》的主编说‘撤我也认了’才发出的。”

许是梁晓生喝了酒的原因,他非常容易情绪激动,“做人要感恩,有那么多人为了我这个新人的作品能刊发而做出了牺牲,我又怎么能因为一点钱限制小说以另一种形式传播呢。”

等他情绪平复后,又问道:“玉楼,我没有当编剧的经验,不知道你能不能指点一下我。”

姜玉楼:“……”

这个转折他是没想到的,半晌后,他才问道:“梁大哥,北影厂那么多经验丰富的编剧,你怎么会想到问我呢?”

面对这个问题,梁晓生顾左右而言他,“每个人的工作都不好干,我能理解。”

这下,姜玉楼明白了。

“梁大哥,其实编剧很简单……”

他简单说了下编剧需要掌握的要领,而且告诉梁晓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打电话问他。

说完了剧本和编剧的事情,姜玉楼也想起了一件事。

“梁大哥,《今夜有暴风雪》的口碑非常好,这期杂志的销量也突破了百万,是时候筹备单行本了,就是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梁晓生心里一突,“这么快吗?”

实际上,这个年代小说单行本发行的流程就是这样。作家先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在杂志上,如果口碑好,就有出版社联系,通常作家也不会拒绝。

单行本小说如果有不错的销量也会有改编的可能,就比如姜玉楼的《暗算》和路谣的《人生》。

梁晓生算是个意外,他的作品还没出单行本就要改编成电影,可能也和他背靠北影这棵大树有关吧。

“也不算很快,国内差不多都是这个流程。如果现在开始设计封面,确定装帧,等单行本上市也到下半年了。”

“这样啊,那我没什么意见,全都交给你了。”

见他这么爽快,姜玉楼也不是小气的人,按照国内顶级的稿费标准签订合同。只是首印数字方面保守一些,只有十万册。

之所以首印这么少,他是这么说的,“梁大哥,扩大销售的时机是小说的电影版拍摄完毕,并且确定上映时间后,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增加印刷量,争取凭借电影的宣传优势,增加销量。”

梁晓生不太懂销售,他信任姜玉楼,于是笑着答应了。

……

就在姜玉楼以为月底能清闲一阵的时候,路谣从外地回来了。

这个月,根据《最文学》杂志社的安排,路谣因为《人生》的出版,在全国主要城市都进行了签售活动。去的城市非常多,还有当地政府安排参观一下当地有名的景点和学校,但也是真累。

同时,这个月也是路谣抽烟最少,喝咖啡最少的一个月。他几乎每天都要签上百本书,有时候还会勉励一番情绪激动的书迷,回到招待所休息的时候,他几乎是倒头就睡。

等他回到燕京,姜玉楼见到他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人会是他认识的那个路谣。

他上下打量一番后,啧啧称奇,“路大哥,你这是减肥了吗?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路谣瘫倒在沙发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还不都是你的错,非要安排什么全国签售会,这下好了,这一个月我都在东奔西走,根本停不下来。我是吃吃不好,睡睡不好,你说我能不瘦吗。”

“瘦了也好,身体健康。”

路谣摇摇头,无视了他的调侃。

“路大哥,这回全国走了一圈,知道自己有多受欢迎了吧?”

“受欢迎也不一定是好事。”路谣苦笑了一声,“这一回出去,我算是见了世面了,只是有些读者太疯狂了。”

“哦,是怎么一回事?”姜玉楼问道。

见他这么问,于是路谣回忆起自己去成都开签售会时的一幕。

他去成都的时候还是一周前,一月的成都日照时间较少,平均每天只有4至5小时的日照,这使得天空常常是灰蒙蒙的,给他一种潮湿的感觉。

路谣是个北方人,对于这种天气总感觉非常奇怪,室内也没有供暖和火炕,住的很不舒服。

但这恰恰是成都湿润气候的特色,也成为了许多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这种湿润的气候,使得成都的空气清新,皮肤也能保持水润。

相较于北方地区的严寒,成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出行环境。尽管冷,但并不会让人感到难以忍受。

路谣的签售会是在当地最大的新华书店举行的。

由于活动开始前已经连续多日登报宣传,因此成都大部分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都知道他要来成都。

签售会当日,新华书店外有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想要《人生》签名版的,想要见路谣这位被年轻人奉为人生导师的年轻人将偌大的书店包围了起来。

新华书店的人一看这架势,连忙报警,警察也出动了不少人,帮忙维持持续,就这样,还有人试图往里冲。

路谣在工人和知识青年人群中的名气太大,和当代的明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属于顶尖作家。当他出现在活动现场后,秩序已经失控,买了《人生》的读者抱着小说冲到他的面前要求签名,钢笔戳在路谣身上,生疼。

路谣怕被戳死,架开胳膊肘,杀出一条“血路”,在书店员工的指引下躲进了员工更衣室。关灯,缩在桌子下。脚步咚咚,人们冲来涌去。

那场活动,最后观众把所有的出口都堵死。路谣无奈,只能从厕所的窗户跳出来。后来,还是有个小伙子缠住了路谣。是个陕西人,他辞掉工作流浪,目光纠葛、狂乱。他一连跟路谣去了多个城市,就是为了倾诉内心痛苦。

路谣说,我理解,但能不能让我一个人歇会儿?

这小伙子二话没说,拔出小刀,戳得手心溅血,转身就走。

他的这些遭遇,听得姜玉楼一愣一愣的。

前世怎么没听说过?

哦,也许是这个年代信息传播不畅的原因吧。

姜玉楼劝慰道:“路大哥,你想想自己这次全国签售收获了多少读者的心,成了多少读者真正认可的人生导师,小说大卖又能赚多少钱,这样一想,心里会不会好受许多。”

“我就是个作家,只想安心写作,名气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而且,我真不是什么人生导师,也不可能帮他们做选择。至于钱,够用就好,多了也是烦心事。”

对于名气和金钱,路谣其实看得很淡,他真正的理想,就是当一个优秀的作家,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此,足矣。

岔开这个话题后,两人又聊起了各个城市的见闻。

说到上海时,路谣突然兴奋了起来,“玉楼,你还记得那个从上海来找咱们的青年话剧团的编剧程浦林吗?”

“记得啊,我在报纸上还看过有关他排练的《人生》话剧的消息。”

当时,还有剧作家专门评论,

“这个戏又感人、又抓人。抓人:引人入胜;感人:发人深省。”著名剧作家杜宣先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誉,“如果这个戏不卖钱的话,那就值得开会研究,说明话剧成大问题了。”

由此可见,这出话剧真的很成功。

路谣点头道:“程编剧用上海的方式改编演出的话剧《人生》,深深吸引了来到剧场的观众、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观众。”

“我当时还特意去看了这出话剧。”路谣感慨道:“我真的应该感谢程浦林编剧,把小说改成话剧。这个戏基本上准确反映了原作,最重要的方面都抓住了。北方的生活能在上海青话的戏里反映,我觉得很成功、很感动。因为北方人的生活,南方人很难体现。原小说的人物活现在舞台上,我流了七八次眼泪。”

“玉楼,你知道的,那是一座文化很高的城市,观众水平高,反映北方农村的生活能被接受,我真的很惊讶!”

“这不正好说明了《人生》这部小说的优秀,得到了百姓们的普遍认可吗。”姜玉楼笑着道。

“也不都是赞誉,我去了那么多城市,也看了不少关于这部小说的评价,有些舆论对高加林本人指责颇多,而对社会方面的原因没有充分展开讨论和研究,比这些尖锐的批评也有不少,唉,我当时看了真的很沮丧。”

姜玉楼道:“路大哥,你知道我是怎么让那些批评我的人闭嘴的吗?”

“怎么做?”

“写出一部更加优秀,更加让他们无从挑剔的作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