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德与义

第256章德与义

“姑娘,怎么又饮酒了?老爷夫人知道了,定然要责罚姑娘!”

两个娇嫩的小丫鬟连忙来到了少女的身畔,不过还没有靠近少女,便闻到了从少女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酒香。

两个小丫鬟顿时脸色一变,然后一脸郑重的说道。

“无碍,父亲娘亲不会责罚我的!”

少女一脸不在意的说道,从小舟之上踏上了岸边,少女微醺的模样显得有些娇憨。

听到少女的话,一旁的两个丫鬟却不禁面色一苦,然后说道:“夫人自然不会责怪姑娘,但是我们两个定然会被责骂的……”

听到两個丫鬟委屈的声音,少女不禁微微一笑,伸手在两个丫鬟秀发之上摸了摸,安慰道:“放心,我会为你们解释的!”

虽然身后的湖泊是在庭院之中,但是如此大的湖泊,怎么可能只会一家人所有,也不过是一个府邸依湖而建,坐落在湖畔之中而已。

少女离开了湖泊,向不远处的庭院之中走去,天空之上的夕阳逐渐暗淡,火红的光芒也逐渐的褪去,天色渐暗,逐渐到了掌灯时分。

而李清照最为出名的,便是她才女的身份。

“李清照……”

“你又饮酒了?!”

端坐在厅堂上方的妇人却不这么想,她严厉的目光依旧盯着下方的少女,就在这时,她似乎闻到了什么,然后站起身子向少女走来。

只见厅堂之内装饰典雅,精美的瓷器、美丽的字画装点,帷幔被金钩勾起,浮现出优美的弧线。

“……”

玄鸟所蕴含的五种品德之中,其中,仁、礼、信,这三种品德自己已经一一觉醒,所以最后剩下两种品德,那便是:义和德!

想到此处,白止的目光不禁又投向了下方,目光似乎能穿过古老的房舍,看到那个天真的少女。

“清照他不知时间,难道你们两个也不知道时间吗?”

“清照,你这是要去何处?”

然而此时的厅堂之内,却坐着一位端庄典雅的妇人,看到鬼鬼祟祟从外面返回的少女,脸上顿时浮现了严厉之色。

仁、义、礼、德、信!

而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到自己的女儿如此能言善辩,妇人脸上的无奈之色更甚。知道自己说不过自己的女儿,并将目光看向了少女身后的两名丫鬟。

不过,这一次有缘人所蕴含的品质又是什么呢?

在少女身旁嗅了几次,妇人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的严肃了,她盯着身前的少女,欲言又止,最后不过是一声长叹,道:

“清照,今日过后你便已经十六岁了,及笄之礼已经过去了一年,按照你父亲的想法,该为你说上一门婚事了……”

但是少女却对此毫不在意,连忙上前抱住了自己娘亲的胳膊,撒娇说道:

“已经晚上了,不是娘亲是否饿了,该吃晚饭了……”

所作的诗词别具一番风味,成为了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

深夜降临,华灯初上。古老的建筑在灯火的照耀之下显得有另一番的意境,下方的厅堂之中传来少女的轻笑声,无忧无虑,如同银铃一般,伴着月色飘入夜空。

白止悬浮于高空之上,看着下方的景象,心中却已经有了答案,自己的有缘人已经出世,而且就在眼前。

“娘亲”

“嗯?”

看到自己的女儿已经知道维护自己的两名贴身丫鬟了,妇人不禁笑了,不过话语之中仍然有些怒气。

少女连忙甜甜的叫了一声,不过并没有上前表示亲昵,只是撒娇解释道:“娘亲也是知道的,湖泊之中的荷已经盛开,女儿不过是贪恋美景,故而多欣赏了一会儿……”

……

对于这个名字,白止岂能不知道。甚至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曾经的白止也对她有着无尽的敬仰之情。

对于少女的真正身份,白止也已经有了猜测。

“不急……”

妇人不禁看向少女身后的两个丫鬟,然后责难道。

“是吗?!”

妇人说着硬话。

李清照,作为北宋之时的著名才女,甚至在整个华夏历史之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整个历史的才女之中,也是数一数二之人。

走过抄手游廊,少女当即来到了一处厅堂之中。

看到自己的娘亲要怪罪自己的两个丫鬟,少女连忙开口维护,“娘亲不要怪她们,她们也要听我的话,难道我让她们不要离开,她们就要不听我的话吗?”

只是没想到,此时此刻也能亲眼见到自己所敬仰的人。

听到这里,少女的醉意顿时清醒了几分,然后连忙说道:“女儿还想陪伴在父母身旁一些年,可以为父母尽孝,若是如此早的找如意郎君,岂不是显得女儿不孝?”

原本还一脸自信的少女来到厅堂之中时,突然变得有些胆

怯了,浮现着淡淡红晕的脸颊之上流露出淡淡的害怕,低着头就要沿着墙角向厅堂之后走去。

“好好好,我知道你已经长大了,知道不听自己娘亲的话,待伱父亲返回之后,看如何教训你!”

“所以,娘亲不必担忧,女儿也已经长大了,自然会注意自己的安全。”

前方抄手游廊之中明亮的烛火犹如繁星点缀,照亮了回家的道路,古朴幽深的建筑在夜色之中,显得更有韵味。

上方妇人威严的声音传入少女的耳中,这让少女小心翼翼的动作顿时僵在了原地,然后才缓缓的站直了身子,玲珑的身姿在衣衫的衬托之下,已经显现出女子的豆蔻箐华。

雕梁画栋在暗淡的烛火中,忽明忽暗,也呈现出不一样的轮廓。

可也仅仅如此了!

所以,她身上是具备义的品质,还是拥有德的品质呢?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

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本章完)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

,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本章完)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

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

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本章完)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

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本章完)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本章完)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

“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

本章完)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

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本章完)

在白止看来,义这个品质有很明显的界定,而德这个品质就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了。

更像是一种对华夏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广泛的包含。

想到此处,白止微微摇头,此时单纯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还需要去看具体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止深信时代和环境会造就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以及思想。

此时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国家富强,进而也形成了宋词极大的繁荣。

在此之前,大宋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写下了能够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让后来者追忆曾经的画面。

似乎古代的时光都是如此的岁月静好,没有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气东来。太阳的光辉逐渐洒落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渐喧闹了起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座府邸之中,少女李清照也早早的起来了。

她身着淡绿色的长裙,秀发犹如黑瀑一般垂落肩头,长发及腰,随着走动而缓缓的摇摆。秀发被简单的发簪束缚,几根镶嵌着翠绿美玉的簪子装点出美丽的发髻。

娇嫩的面孔犹如昨日湖泊之中的娇嫩荷,白里透红。一对双眸犹如一汪清泉,红唇水润,面孔之上还带着刚刚清醒之时的慵懒。

任身旁的丫鬟为自己梳妆打扮,同时还不禁询问道:“刚才我听到了娘亲的声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带着青涩的李清照不禁询问道。

身后正在为李清照梳妆打扮的两个丫鬟闻言,然后才一脸惊喜的说道:“刚才夫人说,是身在汴京的老爷送来了书信,让夫人和姑娘尽快启程前往汴京!”

“前往汴京?”

李清照一脸疑惑,同时目光之中还带着喜悦,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自然也非常繁华,无论是谁,都会对大宋都城怀着一种特殊的期待,更不必说还是少女的李清照。

“对呢!”

身后的丫鬟继续说道:“老爷在京中当值,应当是安稳了下来,故而才打算接夫人与姑娘前往京城,一家之人也好团聚!”

最后的两个丫鬟也是一脸喜悦的说道,憧憬的目光之中似乎开始期待到达汴京的美好生活。

听到两个丫鬟的话语,李清照的目光之中也浮现出期待之色,同时继续询问道:“那娘亲可说了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一名丫鬟说道:“夫人说,姑娘的书籍以及金石等物颇为多,若是姑娘也打算将其都带到汴京,就要提前尽快的收拾,也好派人将书籍金石等物先行送往汴京!”

“此言有理。”

李清照听到丫鬟的话,也非常认同的点头。

梳妆打扮之后,李清照带着两个丫鬟前往了前厅,不过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亲,请问一旁的丫鬟才知道,原来娘亲已经出去,与在城中的故交道别。

听到这里,李清照只好独自用餐,之后便尽快的返回了自己的闺房,然后收拾自己的物品。

白止也跟随在李清照的身后,化作一只普通的燕子,落在了李清照闺房的窗棂之上,注视着闺房之中忙碌的少女。

“这些书籍要尽快打包,可以让人先行送往汴京,而至于这些,等我走的时候一同带着,也可在路上当做消遣之物。”

少女的

闺房之中,自然非常的整洁。但是在闺房的另一边,却是堆满了书籍等物的书房,这就显得有些凌乱不堪了。毕竟书籍实在是太多,李清照自己也是选择性地将书籍带到汴京。

“那姑娘的金石等物呢?”

而在书籍的另一边,去了对方这一些古老却堆放着一些古老的青铜器皿,以一些小型石刻、石碑等物。

听到丫鬟的话,李清照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这些也一同带着!”

李清照上前抚摸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鼎,只见青铜鼎的鼎身之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小型铭文。

看着上面的铭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痴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还要带吗?”

此时,另一边的一个丫鬟正在收拾这东西,随即抬头问道。

“你说呢?”

李清照回过神来,然后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了……”

丫鬟当即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收拾。从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许多石刻的拓印。

两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写词、读书、饮酒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经夫人也曾询问姑娘为何喜欢这些东西,而姑娘却直接说道:

“从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窥古人的风采,可能发现许多史书之上所没有记载的东西,这更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更深入的继承!”

自己家姑娘说的话,她们也并不能全部听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支持姑娘研究这些东西。

然而一个姑娘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姑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一些书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过是十几件而已。

三日的时间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将近十几辆马车在府邸之前排列着,府中的东西都被装在了马车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亲各自登上了一辆马车,丫鬟侍者也有十几人,当然,还有十几名家丁,也能够给母女两人提供一定的安全。

齐鲁之地到汴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并且还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无法走快,只能缓缓的走着,想必也需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在高空之上紧紧跟随的白止心中如此想着,在这几天的时间之中,他对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与历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触,从此之后,恐怕此时的李清照也同历史之上的李清照渐行渐远了。

或许今后的人生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白止有些犹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离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乐的,而晚年是痛苦凄凉的。

若是自己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帮助了她,还是害了她。

“定然是帮助了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