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漏网之鱼

“汉朝时官方就对巫蛊案做了定性,这是个冤案,所谓太子巫蛊诅咒父亲是诬陷。不过近代有一部分人认为太子真的诅咒了父亲,依据是汉武帝晚年那么昏聩,所有人都恨不得他死,刘据要是不诅咒他爹去死,都不正常!”

刘彻:……朕相信这个是冤案!

虽然承认年老的自己糊涂冤死儿子很让人暴躁,但相较而言众叛亲离到让亲儿子都恨不得他死,更无法让人忍受。

“这个怎么说呢!我一向比较推崇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注1】’的观点。但别看儒家尊孔孟为先贤,后来的儒家其实很多观点都与孔孟二圣相悖。”

“古代三纲五常才是主流,孟子的这种观点,即便是在战国都不是主流,而是被视为叛逆之言。哪怕是在现代我们常说父不慈子不孝,但父不慈,子女还要奉养的案例依旧比比皆是,就不要说汉时了。”

“在古代,为人子女就如同父母私产。扶苏会轻信伪诏自杀,与其说是因为始皇帝的威严,还不如说是受三纲五常的思想荼毒。太子刘据同样是受儒家教育,即便父亲对他有什么苛责,他也不可能轻易对父亲生怨。”

“卫太子时常劝阻武帝兴兵征伐,为处罚过重的臣民平反。武帝有的听有的不听,听得会赞扬太子,不听的也会告诉太子原因,父子之间门虽然政见不同,但并没有冲突到父子成仇。何况,在巫蛊之祸前,汉武帝虽有冷落了太子,却没有伤害过太子,尚没到不慈的地步。”

“太子当时都三十多岁了,应该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他对被皇父宠爱的幼弟都没有生嫉妒之心,父亲的冷待可能让他伤心,但应该还没有到怨恨的地步。”

“至于武帝晚年多疑,对臣民百姓酷吏,太子不赞同这种行为,但不表示会恨不得父亲去死。子女对于父母不义的举动,如不赞成,正常情况下可能会阻止,却很难因此生出什么弑杀君父的念头。”

“我能想到能够让太子对父亲生出怨恨的事情就是武帝将屠刀挥向太子身边的人。人死,生了怨恨才可能用巫蛊诅咒;人没死,根本没有怨恨到要用巫蛊诅咒君父。既然巫蛊案前,父子并没有到你死我说的地步,太子怎会恨不得父亲去死呢?这种说法存在前后顺序矛盾问题。”

年轻的汉武帝点点头,刘彻现在也相信天幕中的太子是被冤枉的。毕竟,现在卫家是他看重的臣子,卫子夫是他宠爱的夫人,而那尚未出生的卫太子可是天幕盖章他未来最优秀的儿子哎!他如此宠爱长子,儿子也如此信赖君父,怎么可能怨恨他!

“韩说在太子宫中‘挖’出了木偶人,江充马上奏报皇帝说在太子宫中找出的木头人最多,还有许多写了大逆不道之言的丝帛。怎么说呢?信巫蛊的是汉武帝,又不是卫太子。从卫太子后来的举动推测,他不仅不信巫蛊,还深恨被武帝宠幸的胡巫。”

“一个不大可能信巫蛊的人,怎么可能去行巫蛊,还留下丝帛文字这样的‘证据’,难道卫太子糊涂了?显然卫太子并不糊涂。”

“卫太子没想到自己的宫中会挖出人偶,听说自己宫里挖出‘蛊’,非常惊惧。有公孙贺父子、卫伉和两个姊妹以巫蛊之罪被处死在前,皇帝的使臣和巫师在太子宫‘挖’出巫蛊之物,能不慌张吗?最可怕的是此时卫皇后和太子派人去甘泉宫求见父亲,都没有见到人。”

“太子是知道武帝生病在甘泉宫修养的,而身为储君的他自己见不到父亲,连派去请安的人也见不到,这个时候,有奸臣上门给你扣个诅咒君父的罪名,你该怎么办?”

“少傅石德怕自己是太子的老师受牵连被杀,就给太子分析了一下现在局面。皇帝年迈了又是生病把自己困居甘泉宫,我们现在见不到陛下,陛下生死都不知道,奸臣敢如此行事,怕不是又是前朝扶苏之旧事吧!”

“石德或许有私心,但也不得不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并没有说错。若当时汉武帝已经驾崩,江充就是秦之赵高,若太子不将之诛杀,岂非要成为大汉的罪人?”

“然此时,卫太子其实还是有些侥幸之心的,认为自己身为人子不该擅自诛杀大臣,想着不如去甘泉宫请罪。若是侥幸,皇父还没那么糊涂,自己不就没事了!然而江充可不会给太子去见皇帝的机会,太子还没出发,江充和韩说已经来抓他了。”

“若在此时,卫太子束手就擒会如何?不会真的有人以为他不反抗就能见到父亲自辩吧?奸臣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好了,怎么可能给他见到皇帝自辩的机会?太子若能见到君父自辩,哪怕皇帝未必会信,对于这些构陷太子的人都是一个大危机。”

“奸党筹谋了许久,绝不会给卫太子任何翻身的机会。若刘据束手就擒,江充有无数种办法让太子永远也开不了口。死人是无法自辩的,只要太子死了,江充无论给他编织多少罪名,他都无法反驳。”

“利用皇帝和太子之间门的信息差,江充可以拿到太子印信从容地伪造更多太子悖逆君父的罪证,甚至安排一些人证,大家上下一心把太子诅咒君父,畏罪自杀做成铁案。面对‘如山铁证’,汉武帝愤怒太子的悖逆之心,极可能就这么被蒙骗过去。”

“阳石公主、诸邑公主死了,武帝并没有怀疑女儿是被冤枉,又怎么会怀疑太子冤枉?不仅不会怀疑,还会觉得太子早就与公孙家和公主沆瀣一气,生气上次没能及时把太子与其他人一起揪出来。”

“温水煮青蛙,他们已经一一拔除武帝身边不与他们同流之人。现在只要杀掉这个臣民百姓眼中贤名的储君,就是拔掉最后一个阻碍他们荣华富贵的障碍了,没有人会收手。至于汉武帝,汉武帝年老且多病,能苟延残喘多久?”

“只要熬死了体弱多病的老皇帝,苏文、江充、韩说、刘屈氂、李广利,内臣外臣、文臣武将奸党沆瀣一气,排排坐分利益,再举荐一个好说话好控制的新储君上去,保自己一世荣华。”

“如刘屈氂和李广利会成为辅政大臣,手握帝国权柄,苏文、江充可以畅想一下自己能否成为下一个赵高,如韩说之流可以继续征战,用百姓的命为自己换取富贵……至于天下百姓会如何?谁在乎呢!”

“上层社会大多数人只在乎自己的荣华富贵,并不看重国家是否长治久安,百姓是否能活。若非他们这般贪财贪利短视,有何来灭六国为六国,灭秦为秦呢!”

“老迈且左右都被奸党把持的汉武帝不过是行将就木的雄狮,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威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死了也落得咸鱼覆身。英雄迟暮,美人白头,雄主老迈亦未尝不是如此。”

“然幸刘据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会寄希望于父亲,却不会寄希望于江充这些陷害他的小人。发现自己不可能顺利赶到甘泉宫见父亲后,刘据终于决定反抗。这位素来以仁慈宽厚、温和谨慎示人,在刚升级做了爷爷的这一年,展现出了他因强势的父亲而不得不收敛的利爪。”

“征和二年,七月壬午(初九),刘据以门客冒充君父的使者将来拘捕他的江充等人反逮捕了。然这些人诬陷太子前,肯定做了充足准备防止太子真的见到皇帝。故此,对于假使者,按道侯韩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太子这个门客也很厉害,当场就把韩说杀了。”

“卫太子这个门客让我想起了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朱亥,真是仗义每多屠狗辈啊!可惜这位壮士没有名字留下。”

“有说江充等人是故意先逼太子反,才好正大光明杀太子。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他们应该是以为卫太子会像扶苏一样束手就擒。毕竟,他们是扯着汉武帝的虎皮唱大戏,前面那么顺利杀死了丞相、公主、平阳侯,大概觉得皇后和太子也会乖乖引颈就戮吧!”

“杀死韩说之后,太子深恨江充扰害自己与父亲的感情,亲自监杀江充。从太子监杀江充,行刑前骂江充的那些话推测太子依旧没有觉得是父亲昏聩让自己走到这一步,而是江充、苏文等奸佞谗言离间门他们父子之情。”

刘彻理直气壮道:“就是这些奸佞小人离间门我们父子!”

“陛下说的是!”卫青选择性忽视了什么君昏臣奸的话语。

有什么关系呢,反正现在太子都没出生。本该出生的卫长公主都还没出生呢,就不要说遥远的太子了。

“杀了江充后,卫太子将江充手下的胡巫全部烧死在上林苑中,很是大快人心。正是这个举动让我确定太子并不信巫蛊,且深恨巫蛊。如果他是自己行巫想要灭口和江充一样一刀杀了就是,但他却将胡巫全部烧死,可见对皇帝听信巫蛊这事还是很有怨念的。”

“遗憾的是,太子在处置韩说、江充是有个漏网之鱼,就是御史章赣。如果没有此人逃走先一步到甘泉宫见到皇帝颠倒是非,这件事在这里可能就控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