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府尹大人不是什么好人,眼下,却是余安安唯一可以打通的皇城人脉。
她心里面也非常复杂。
在送走府尹大人之后,她独自坐回到大树血迹。
擦着擦着,她想到刚才黑寡妇的威胁,和周小顺说起的屠村。
她从黑寡妇的嚣张惯了的行为,不难推断,黑寡妇一定会对周村屠村,还会在屠村之前散布出来许多恐怖言论,先让村民沉浸恐惧之中。
村民才在这半个月,把她作为依仗,逐渐不害怕黑寡妇。
在她出现之前的十多年里,村民们一直活在黑寡妇的恐怖之下,难免因为屠村一事再次陷入恐惧里,重新对黑寡妇摇尾乞怜。
她不能让黑寡妇得逞。
她趁着周围没有人,从空间里取出一把长刀,走去田亩那边。
那边的村民们都在农忙,周小顺也早就过来这边,帮着大家种田。
这些田亩,余安安每天夜里都会撒入一些灵泉水,催着稻子长得又快又好。
绿油油的稻田里面,村民们三三俩俩促成一堆,在议论着屠村的事情。
她听闻之后,假装没有听见,找到一块地势较高的空地,站在空地上面,甩开长刀,开始练武。
这些武功招式是她在完成空间女将军任务时,学会的,在那个古代里,她的武功最为高强的,比任何男人都厉害。
她觉得,这些武功招式,在这个古代应该也不会差。
尤其她还把在特工任务、女警任务里面学习过的打斗,也融入在古武里面,耍起长刀来,拳脚并用,显得武功更加厚实。
余安安没有明确在村民面前,展示过武功,但是村民们也能猜到余安安会一些武功。
只是,他们从未亲眼见到余安安练武,无法想到余安安的武功可以这么好。
让人莫名产生安全感,想让余安安保护他们。
那些在田亩里讨论屠村的村民,也闭了嘴,望向练武的余安安禁不住鼓掌。
“好功夫!好功夫!”
余安安听到村民的称赞,练得更起劲儿了……
这边,村民们在余安安练武的带动之下,鼓舞了气势,那边,黑寡妇在黑风寨里面正在点兵布阵。
黑寡妇站在一个高台上,对着台下的一众手下高声吼道:“咱们黑风寨多久没有屠村了!大家是不是手痒了?!”
台下一众手下高声呼喊:“手痒了!”
黑寡妇拍着胸脯,一副非常仗义的样子,对台下喊道:
“老娘带着你们杀戮一个村子,是因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那个村子里面的村民,不听老娘的话!”
“眼下灾年,老娘忍耐她余安安多久了?老娘一忍再忍,为了什么?为了卖米赚钱让你们吃饱穿暖!”
台下的一众手下高呼,“黑寨主英武!”
黑寡妇勾一下唇角,她看着台下的手下,一个个身手矫健的男子,禁不住得意。
这些手下对付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村民,简直易如反掌。
若不是眼下,她被余安安手里的大米牵制,她马上就带人杀去周村,杀个痛快。
让余安安连同那些不听她话的周村村民们,一并付出性命作为代价,让周围的村子看一看她黑寡妇依旧英武不减当年。
半月之后。
余安安从府尹大人的手下,伶怀刃的手里,接过50两银子。
“谢谢府尹大人照顾生意。”
接着,把装着五百斤大米的麻袋,交到伶怀刃手里。
“这些是给你们的米,大米溢价严重,黑寡妇那边已经卖到五百斤大米六十两银子了,还是掺了陈米的。”
“请伶大人回去跟府尹大人说一下,再介绍生意来,还是这个价。”
她卖给府尹大人的大米价格比黑寡妇的价格低10两银子,就是在给府尹大人一个10两银子的中介费空间。
随便府尹大人怎么把大米提价卖给别人,都不会比黑寡妇卖出的价格高出太多。
而且,黑寡妇卖的米是掺了沉米的,和她卖出的米一对比,立见高下。
伶怀刃点点头,“上次你免费给的大米,让大人一家子吃得非常可口,府尹大人说什么也必须花钱来买米了。如今大米稀缺,比这大米还比黑寡妇那边的便宜,府尹大人肯定要把你的大米推介给皇城里其他官员。”
余安安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传十,十传百,她很快就能把大米生意抢到手里了。
“你跟府尹大人说,可以请他们那些官员,来我们这周村散散心,山青水秀,还可以看看稻田。”
她预备着,以后把周村发展成官员们的农家乐,增加周村背后的势力。
可以抗衡更多黑寡妇那样的黑风寨。
伶怀刃听罢,竖起大拇指,“这还真是个好主意,好不容易气候好转了,是时候让大人们散散心了。”
余安安微笑点头,她按照自己的计划,又送给伶怀刃一些山野菜。
这些山野菜是她昨晚用灵泉水泡过根茎的,和那些没有用灵泉水泡过的山野菜相比,更多了一些清甜的味道,吃过之后也有补充营养强健身体的作用。
“一共两份,是周村这一带小周山的山野菜,你拿上一份,给府尹大人带去一份。先尝尝,好吃再来拿!”
既然她亮明自己是做生意的了,她也知道那些皇城的人要体面的,下次再来要这山野菜吃,肯定会花银子买了。
她接下来还可以弄一片野菜地,让皇城里面的人来野菜地采摘,还可以另外增加一部分收入。
送走伶怀刃之后,她去找里正,和里正算了一下这半月来的大米产量,抛去卖出去的五百斤大米,还剩下一千五百多斤大米。
“若是卖的好,咱们可以开荒种田,把两边的荒地拢入咱们周村,增加产量,也增加村民收入嘛!”
余安安把卖大米赚来的50两银子,放在桌面上,和里正一块计算,给每家分银子的钱数。
“赵大娘家上交一百斤大米,得到二两银子。”
“周小顺家上交五十斤大米,得到一两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