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魔神驾到,诸邪归位24

月舒倾看着贵妃娘娘看着手里的戒子空间满脸放光的模样,就知道她口中的帮忙,不是什么好事。

“母妃,你想干什么?”

贵妃娘娘也知道见好就收,立马收敛了脸上的表情。

“倾儿啊,母妃要的也不多,就是想要带走些钱财罢了。”

很好,月舒倾知道了贵妃娘娘的打算。

“母妃放心,我们走之前,这些我会交到你手上的。”

嗯,不过是些钱财,就当是那些人看戏的教训了。

不过,不能高位的人丢钱财,干脆整个皇宫的钱财都失踪的好。

上位者的猜忌,谁知道会是什么下场,不如让他们也都损失些的好。

起码,上位者损失了皇宫里的,他们皇宫之外还有。

这样就不会对下位者出手了,也算是减少些杀戮了。

贵妃娘娘听了这些,才算是满意。

“那,今晚,我们就去找你外祖父吧。”

贵妃娘娘已经迫不及待了,眼睛里都是光。

“好。”

“香翠,守好清尘宫,本宫回来之前,不许任何人进。”

‘是,娘娘。’

然后,贵妃娘娘眼巴巴的看着月舒倾。

月舒倾原本也是打算速战速决的,没有想到贵妃娘娘反而更加的迫不及待。

真的是,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啊。

月舒倾是准备直接带着贵妃娘娘空间挪移去沈府的,还没有动作,就听贵妃娘娘伸出手到她的面前,开口说。

“倾儿,还等什么,本宫还没有飞过呢。”

合着你这么兴冲冲的就是想飞呗?

你就没有考虑过,你万一恐高的话,怎么办?

“好,母妃,稍等。”

能怎么办,宠着呗。

月舒倾牵起贵妃娘娘的手,就带着人飞上了天空。

至于门,不是有空间挪移嘛。

突然,贵妃娘娘打了一个寒颤,她现在可是穿着中衣,冷也是正常的。

月舒倾一挥手,一件法衣就套在了贵妃娘娘的身上,还是一件大红色的。

贵妃娘娘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摸着身上的红衣,有些感慨的开口。

“好多年未穿这个颜色的衣衫了,说起来,还是在闺阁之中的时候,最是自在。”

对此,月舒倾也不多做评价。

每个年代都有难过的地方,却也不少闪闪发光的人。

以后的日子,过成她自已喜欢的模样就好。

“好了,母妃到了。”

“啊?这就到了?”

脚踏实地的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贵妃娘娘的眼底落下泪来。

这里,是父亲的书房。

小时候自已调皮,经常会弄乱父亲的公文,却从来没有被说过一句。

少有的相处时光,父亲对于她来说总是宠溺的。

门口守着的小厮看到从天而降的二人,都是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半晌才有些颤颤巍巍的开口。

"大,大,大小姐,五,五皇子……

"

原本坐在书房里的沈老爷子听到这个声音,腾的一下站起身来,打翻了书桌上的笔墨纸砚都顾不得了。

书房的门被打开,他看到了一身红衣似火的女儿,还有一个仅仅见过几面的外甥-五皇子。

“女……贵妃娘娘,五皇子,这,这是怎么回事?”

沈老爷子又不是傻子,如何会不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父亲,女儿有要事要与你说。”

“好,好,先进书房。”

一行三人进了书房,月舒倾随手布下结界。

“母妃,你可以放心说了。”

贵妃娘娘这才放心下来,将所有的事情都所了一遍,还给沈老爷子展示了一下她手里的戒子空间。

“竖子,竖子!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沈老爷子气的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半晌这才缓过来。

看向贵妃娘娘,大有对方想如何沈家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的模样。

“女儿,你想如何?

沈家必定举全族之力相助,绝无二话。”

贵妃娘娘的眼泪又一次的落下,都是因为她,沈家才会有此劫难。

“父亲,倾儿无意皇位,大魏国也不应当是他的绊脚石。

父亲,我们举家搬离大魏国吧。”

沈老爷子一愣,想起刚刚贵妃娘娘所说的事情。

也是自已的目光狭隘了,自已的外甥是仙人,又何必在乎凡人的繁华,凡人的权势。

沈老爷子思索半晌,叹息一声,觉得离开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你大嫂和二嫂还有娘家亲人,此次一去,岂不是害了他们?”

“父亲可以问一下大嫂和二嫂的意见,若是愿意便跟着,若是不愿,沈家也不强求。

府中下人肯定是都要跟着的,不管忠于何人,离开之后,也只能依附沈家而活。”

“给为父三日时间,沈家明面上的人,老头子我会让他们聚集在一处,等待离开。

暗处的人,愿意继续留下的,就留下,大魏国也还是要留下些许人的。

只是,我们去往何处?”

贵妃娘娘一愣,转而看向月舒倾,这个她没有想过。

“倾儿,你可有去处?”

“母妃,海上无主之处繁多,到时候随意选一处就是了。”

贵妃娘娘觉得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就算是物资不足,这不是有戒子空间。

到时候,多带些物资,去了哪里都不怕生存的问题。

“如此,便听倾儿的。”

沈老爷子看向身高不足一米二的外甥,也不禁感慨万千。

沈家幸好有了一个仙人外甥,要不然啊,估计也会落得一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现在好了,沈家可以跳出这个圈子。

不要说还有大魏国的老百姓等着他们沈家去守卫的话,现在沈家除了老弱妇孺,已尽没有一个成年男子了。

最小的孙子,也不过总角之年(古代9-13岁左右男子,这里刚满十岁)。

大房唯二的男丁战死沙场,二房长子战死,幼子总角之年,三房根本就未成婚,一直镇守边关。

最后,沈家三子,皆死于战场,真是可悲可叹。

“也好,以后沈家能传承下去便好。

更多的,老头子我啊,就不再奢求了。

大魏国,沈家付出的已经足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