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路上见闻(求订阅求月票)

一上了官道,立马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然后倾妍就发现,他们这么过来,正好绕过了一座有些破败的石桥。

因为河水横穿大路而过,那里就架了一座桥,只是看着年头不少了,许多地方的石砖都脱落了,看着就像后世的危桥。

而他们从小路上穿过来,正好把那个桥绕了过去,这小路就在石桥的几十米处。

倾妍左右看了看,也不知道是不是大中午的原因,上了官道以后,竟然也空荡荡的,没有看到什么人。

倾妍有些纳闷的对丑丑道:“丑丑,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不会根本不是官道,而是另一条路吧?咱们是不是走错了,那喜鹊不是说,官道上有很多人吗?这也没人呐。”

丑丑在挎包里懒懒的翻了个身,让自己舒服点,才回道:“没有做错,这里就是官道,人也是有的,在前面不远就有一拨人,那边有几棵大树,那些人在那里吃干粮,顺便乘凉。

再往前的话,还有一拨人,跟这帮人一样,也是找了有树的地方吃东西,还有几个在地上铺了个席子午睡休息的。”

倾妍挑挑眉,想着那些人应该是不着急赶路,想等着太阳没这么大的时候再走吧,有点儿羡慕呢。

其实已经到了这里,她也不惧后面有没有陈家人追来,他们也是可以找地方休息休息,等凉快一点再走的。

只是她在古代的时间不多了,早一点到京城,也好早一点帮薛明华他们安顿下来,省的时间来不及。

于是他们就又按照丑丑的说的方向走去,这上了官道以后就算丑丑不指路,其实他们也不会走错,只要不往岔路上去,基本不会走错。

走了几百米没有树木遮挡的路,就看到了丑丑说的那坐在树底下乘凉吃干粮的人。

那应该是一大家子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粗略的看大概有二十几个人,这家人家庭条件应该不错,有两辆牛车,还有一辆骡车。

别问倾妍是怎么看出来那是骡子的,香香空间里有马也有驴,她从小看到大,那骡子长得和驴马都不一样,却又都有相像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两个种类的结合体。

她听爷爷奶奶说过,骡子比驴力气大。比马的价格便宜,还好养活,在农村是很受欢迎的,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繁衍后代。

她记得之前回老家的时候,听到过一个老太太骂人家是二椅子,她回去问奶奶,奶奶说就是骡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不男不女,就是不会没有后代的人。

倾妍以前并没有见过骡子,这还是第一次见,她一边赶着车走近,一边对着它打量了一遍。

嗯,看着确实是很有力气的样子,比驴的个头大,比马的耳朵稍微长一点。

那家人正围在一起吃东西,看到有车驶过都看了过来,在见到是一个年轻女子赶车的时候,都一脸的意外。

紧接着就被驴车上的棚子吸引了注意力,他们停下了吃饭的动作,对着驴车打量了起来。

被人瞩目着,倾妍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她已经习惯这种瞩目了,每次回老家或是去港城都能体验一遍,已经习惯了。

反正也不准备停下跟对方交流,直接大大方方的就赶着驴车从他们面前走过了。

走出一段距离后,就听到后方传来了讨论声。

有个年轻男子小声的说道:“大哥你看那驴车,那后面的棚子挺不错的,看着简单,却能遮挡太阳,坐在那里头,就算现在赶路也晒不着。”

另一个年轻男子回道:“看着是挺实用的,咱们这三辆车都没有个遮挡,人坐着晒得要死不说,还得注意着东西别掉下去,担心着孩子,是真不安全。”

“那不如,咱们也拿个席子把它弄个棚子,把上边挡起来好了。”

“是啊,是啊,咱也弄个棚子,不然不等到汴州,咱们就得中了暑气。”一个中年妇人积极的附和道。

“那前面也搭出来一块,咱这牛车还不如人家的驴车呢,慢的要死,我坐在前面赶车热的的要死,若也能弄一个那种的棚子,我也凉快一些。”之前的那个年轻男子道。

一个更加成熟的声音道:“你们说弄就弄,哪那么容易,席子咱们倒是有,可你知道人家里面的骨架是怎么做的吗?

那棚子前边儿伸出去的棚子倒是好说,一看就是用草和柳条编的,可那车棚子上的弧形人家弄的那么圆润,肯定不是普通木头架子做的。”

另一个年轻男子道:“不是普通的木头?难道是专门找的弯曲的?总不会使用铁器做的吧?想也知道不可能。”

“会不会就是把席子直接那样折弯了绑上去的?没准儿那席子本身就硬呢,自己把自己就支起来了。”

那个妇人说道。

“怎么可能,那又不是竹席,芦苇席可撑不起来。”中年男子道。

“咱们不是有竹席嘛,试试不就行了。”妇人辩驳道。

倒是年轻男子被带的有思路了,语带兴奋的道:“爹娘,你们说它里面会不会就是用竹子撑着的?”

“还真有可能,咱家不是有一把竹椅吗,那竹椅的扶手不就是弯的。

只不过咱们又不是在家里,这边也不知道去哪找竹子,就算找来了,咱们也不知道怎么把它弄弯啊,人家那都是有诀窍的,这种东西可不会外传……”

倾妍一边往前走一边竖起耳朵听着他们的对话,听了这内容有些惊讶,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人啊,瞅瞅人家,这就看了看,就能想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了。

之前刚过来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是从后世来的,上过九年学,应该比这些愚昧的古人要厉害的多,后来碰到杨家坪众人她也是有一些优越感的。

之后经过深入的接触,渐渐的她就不这么想了,人家虽然是大字不识一个,可是你看不管是打铁也好炼盐也罢,自己就是嘴上一说,人家就弄出来了。

比自己这个只会理论知识的要强的多,尤其是动手能力,真是太厉害了。

人家古人也只是教育不普及,通讯不便,导致见识太少而已,只要见过一次,就像她这个棚子,人家只要到了,就能猜到这里面的原理和材料。

再想想后世,许多东西还不是从古时候传下去的,所以真不能小看古人,后世多少人都是在拾人家的牙慧。

倾妍再次摆正一下自己的心态,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等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的研究一番历史。

回头朝着薛明华母子三人道:“你们现在饿不饿?要是饿的话,咱们在前面也找个地方休息,吃点东西再走。”

她不知道中午娘仨吃的到底是什么,不过也知道他们平常都是一日两餐,之前福来说是热的早饭,想来也不会是太饱肚子的东西,现在应该已经饿了吧。

听了这话,两个孩子都看向自家娘亲。

薛明华摇摇头道:“时间还早,咱们再往前赶一段路吧,之前吃了一个苹果,肚子并不是很饿,咱们到申时再停下来吃东西。”

倾妍换算了一下,现在这个时间应该是未时末,申时也就是两个小时以后,那就是四五点钟,夏天四五点钟的时候太阳还挺大的,当然可以。

点了点头,还是对他们道:“那篮子里面有鸡蛋饼,若是饿了直接拿在手上吃就可以,不必非得等着到了地方再吃。”

她早上和中午都吃了饭,所以是真不饿,就怕娘三个不好意思,还是嘱咐了一下。

薛明华笑着道:“还是不了,这样颠簸着吃的也不舒服,还是等到了时间,咱们找个地方踏踏实实的吃东西更好一些。”

倾妍听了这话,也不再多说什么。

跟他们聊起了别的事情,因为刚刚认识,可聊的其实也不多,主要就是说起之前她在路上碰到的一些事儿,又详细的说了一些能说的。

之后薛明华就给她介绍起了京城,顺便也是让两个孩子听听。

当然,都是十几年前的情况,其实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肯定是会有变化的,不过大的地方应该不会太过变动就是了。

三个人认真的听着,说的是城里当年的繁华,和他们这些平民要从哪个城门进出,不能在哪里乱晃,还有就是,之前京城是没有宵禁的。

只不过,到了晚上也没有什么人在外边晃悠就是了,毕竟店铺什么都关门了,又没有后世的路灯,外面到处黑漆漆的,没有急事,谁也不会在外面瞎逛。

之后也说了一下京城大概布局,那里的布局与邯城差不了多少,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一直说的京城,并不是后唐的皇城洛城,而是东京兴唐府魏州,也就是后世的大名府,是后唐皇帝称帝的地方,所以这里的人叫京城,皇帝在的地方叫皇城。

那里的城池并不大,只是因为有特殊意义,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优势,所以比较繁华,也比较受重视。

这个倾妍也是才知道的,她对这个时代的时间线有些模糊,很多对不上号。

从邯城到到兴唐府,按后世的算法,也就是八九十公里的距离,将近二百里地,按他们这个速度,正正一下午不歇息的话,应该能到。

倾妍按照丑丑说的距离,把时间算的是比较准的,所以觉得薛明华刚刚说的,四五点钟的时候找地方休息吃饭,这提议不错。

他们现在还可以多赶一些路,申时的时候离着目的地也不是很远了,也可以踏踏实实的休息休息。

当然,也不能太过耽误时间,毕竟他们今天晚上到了京城之后还是要安顿一下的,得打算好,万一进不了薛府要怎么办。

总要留出时间来找客栈休息吧。

而且她还要去找钱庄,把金子换成银票。

还好还有明天一天的时间帮着安顿,不然真的是来不及了。

又往前走了二百来米,就又碰到了第二波人,这波人就不像之前那样看着是一家人了。

这些人看着有点像杨家坪众人一样,一个村子的熟人聚在一起赶路的。

这帮人并没有牲口,只有三辆独轮车,其他的都是背着的包袱或扁担挑着筐。

那些独轮车和扁担筐的现在都戳在了一旁,众人有一部分在吃东西,一部分的女人在整理东西,几个上了年纪的就躺在铺在地上的草席上休息。

这些人穿的衣衫褴褛的,跟杨家坪众人之前穿的有一拼,说补丁摞补丁都是好听的,有的孩子身上纯粹就是挂着两块破布,前后遮一遮而已。

再小一点儿的干脆就是光着,连双草鞋都没有,直接光着脚在地上跑。

倾妍再次庆幸,还好,虽然这些也算得上是逃亡的难民,并不是逃的灾荒,真要是碰上那种逃荒的流民,估计他们这驴车加上四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很有可能成为对方的目标。

那些人跟之前的一大家子一样,朝着他们的驴车行注目礼,眼中应该是看到倾妍一个小姑娘在前面赶车的意外,却没有什么恶意,都是一些普通的村民。

倾妍朝着一直盯着她看的几个妇人和孩子笑着点了点头,就伸手拍了拍驴屁股,示意它加快点速度,很快就越过了那些人。

小毛驴像是领会到了她的意思,四条小短腿儿开始加速倒腾起来,弄得倾妍都往后仰了一下。

大路虽然平坦的多,鉴于驴车的木头轮子,该颠簸还是颠簸的,至少不像之前那样,颠的五脏六腑像是翻江倒海一样,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过去一段距离,倾妍依然听了听那些人的对话,倒不是说她喜欢听墙角,主要是想要通过这些路人,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情况。

谁让她知道的还是太少了呢。

结果听了一会儿,直到听不到声音了,也没听出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是在讨论她这么一个年轻女子赶着辆车在外行走,再有就是讨论他们这车棚子,语气里头是浓浓的羡慕,其他的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