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重返蓝天的阵风

就在常浩南参加歼11B交付仪式的同时。

法国,维拉罗什,第125号空军基地。

伊斯特尔飞行试验中心。

一架通体黑色的战斗机从巨大的恒温机库中缓缓显现出身影,并平稳地朝着滑行道驶去。

这架飞机没有可见的战术编号,也没有常见于原型机表面的定位标识。

除了法国空军的圆形机徽、法国国旗以及达索公司的标识以外,就只有垂尾侧面的“C01”三个字符可以表明这架飞机的身份。

阵风C,也就是量产型阵风的01号原型机。

实际上,这架于飞机十年前就完成了首飞,本来早已经完成了属于它的所有测试任务。

只要等到阵风正式服役,就可以和更早期的阵风A01一起光荣退休,进入纪念馆了。

但就在这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M88发动机项目所产生的波折还是把这位十岁的老同志从机库里面给薅了出来——

换装经过设计修改之后的M88-2发动机,重新进行试飞。

而今天,就是它重返蓝天的时刻。

……

不远处的飞行指挥中心里面,塞尔日·达索正一边翻看着眼前的测试日志,一边用余光瞟了一眼窗外正平稳滑行而过的C01号原型机。

“直到今天,我都很难相信,我们竟然找华夏人解决了问题。”

他用颇为难以置信的语气说道:

“从高空台模拟测试和地面装机测试的情况来看,这两台M88-2发动机的部分性能甚至……比之前通用电气拿出来的方案还要更好……”

达索尽管是企业掌门人,但也是工程师出身,倒是不会怀疑这份测试日志的严谨性。

只是单纯感觉这情节有些魔幻:

“维斯塔,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从你们正式和华夏方面展开合作,到他们给出这个方案,总共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不远处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的伊恩·维斯塔。

后者是斯奈克玛集团的高级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对华合作项目从谈判到研发的全过程。

“严格来说,是7个月零23天。”

维斯塔耸了耸肩回答道:

“对方那位姓刘的工程师和我说过,M88-2这個版本的重点在于解决掉有可能影响到飞行安全的设计问题,让阵风C尽快有可用的发动机可供量产,所以没有涉及对总体结构的大范围修改,研发和测试流程都走的很快。”

“那他们人还怪好的嘞……”

达索继续翻动着测试日志,只翻了一半,动作就停下了:

“你刚刚说没有涉及到对设计的大范围修改……可是我看到最大推力相比之前也增加了100kg?”

维斯塔点点头:

“为了解决特定飞行状态,其实主要就是低转速和剧烈转速变化情况下的喘振问题,需要优化压气机的工作曲线,推力增长是这个过程中顺带的结果,不算是最开始的目标。”

“而且也没有哪个型号的增推目标是以100kg为单位进行设定的……”

听到这里,刚刚一直站在旁边没有开口的查尔斯·艾德斯坦纳插了一句进来:

“其实相比于纸面最大推力,M88-2相比之前最明显的提升还是在飞行包线上,几乎完全消除了之前为了避免喘振而在飞控层面对飞机俯仰角施加的额外限制。”

“看来……截至目前的测试结果都很乐观啊……”

达索合上面前桌上的日志,单手插兜,目光随之投向已经停在跑道末端准备打开加力滑跑起飞的C01号原型机:

“希望飞行测试也能一切顺利吧。”

“否则要是启动备用方案,可就麻烦了……”

在停机坪的边缘处,还停着另外一架白色涂装、和C01外形十分相似的飞机。

是更早完成首飞的阵风A01号原型机。

也是整个项目最后的备份——

在斯奈克玛和华夏之间达成合作之后,意识到自己玩脱了的通用电气马上游说国会,再次批准了向法国出口F404GE400发动机。

所以,A01号原型机也同样被从展览馆里拖出来重新整备,作为兜底以防万一。

如果分开看,大部分人或许看不出两架飞机的区别。

但要是停在一起,就会很容易看出,围绕着M88发动机设计的C型相比最早的A型尺寸小了一整圈。

因此,如果换回F404发动机的话,甚至还需要让本已经被放弃的A型机体秽土转生。

这个工作量可就大了去了。

而且F404GE400作为基础型号,最大推力只有7.2吨,A型机体却比C型空重更大。

一来一回,将导致阵风在设计时希望能重点突出的敏捷性和机动性优势完全不复存在。

所以,M88的成败,基本就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

就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跑道上的C01原型机也把推力稳定了下来。

紧接着,松开刹车。

15.2吨推力推动着飞机机头微微上扬,在跑道上轻盈地加速。

窗前的塞尔日·达索几乎是下意识握紧了双拳。

好在,风平浪静。

飞机几乎是转眼间就达到了起飞速度,前后起落架依次离开地面,整架飞机随着鸭翼轻轻偏转,以一个巨大的角度冲向天空。

在试飞工作因为“心脏病”而中断了近一年之后。

终于。

又有一架阵风原型机得以重返蓝天。

作为一种只是经过部分设计完善的有限改进型,M88-2的测试没必要按部就班从零开始。

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础项以外,只要补上过去未能通过的内容即可。

因此,这第一天的试飞,就安排了几项颇有难度的测试。

比如推力瞬变和左边界工作包线试验。

这也是此前一直困扰着M88发动机的两个老大难问题。

有时明明在高空台已经顺利完成,然而到了试飞环节还是会出现异常。

尽管没造成过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但因此而损坏的发动机零部件已经不知凡几。

甚至试飞员都摸索出了一套关闭故障发动机,再进行空中启动的操作办法。

跟F14A有一拼了属于是。

不过,今天的测试环节,却没能有机会用出这份“绝技”。

在各种飞行高度的最小飞行速度状态,发动机稳态和过渡态性能一切正常。

总算是让有些冒汗的塞尔日·达索松了口气。

他的思绪也从天上回到地面。

“维斯塔。”

达索转过身,重新看向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已经站起身来的伊恩·维斯塔:

“我记得你刚刚说,M88-2的重点是解决安全问题。”

“意思是,后续应该还有更加深入的改进型号?”

“没错。”

后者单手插兜,半倚在旁边的桌沿上,点了点头:

“华夏那边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三步走方案。”

“M88-3将彻底排除核心机层面的隐患,把实际性能恢复到M88-1的纸面水平。”

“M88-4则会在维持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部分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尽量发挥出这个核心机结构的最大潜力,至于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华夏人倒是没有明说。”

得到这样的解释之后,达索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盯着地面的瓷砖缝思索着。

“后面这两个过程,不能由我们自己完成么?”

几分钟后,他再次开口,向维斯塔确认道。

“至少到M88-3这里,很难。”

维斯塔实话实说,并未有所掩饰:

“至于第三步……那就要取决于我们的设计水平在之后几年里能有多少提升了……”

“这么看的话。”

达索在窗前来回踱了几步:

“看来我们需要拿出些筹码来,把华夏人给绑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