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一拍即合
庆元帝得了电灯这么个新物件,又嘻滋滋的办了场宫宴,跟众大臣显摆显摆,不光自己长脸,也间接给工部的电灯厂拉生意。
静合公主最初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只是在宫宴上找个机会跟五皇子说了几句。
五皇子原是看不上这个妹妹的,惠嫔娘家家势不显,对她没什么助力,可若是他这个妹妹能嫁给韩仲玉那就另当别论了。
于是,便答应了与她合作。
既然静合公主早有这个心思,说辞自然也是想好了的。
她以公主之尊,下嫁到韩府,既不会影响韩仲玉的仕途,又可以向韩府展示天家恩德,一举两得的事,不过就是她受些委屈罢了!
虽比不上她姑姑,把驸马养在公主府里逍遥自在,但至少比出去和亲的还强许多。
为了韩仲玉,这委屈她认了!
只是,这话她作为一个姑娘家,还是皇家公主,不能自己跟庆元帝提起,而惠嫔,已经不怎么得盛宠了,见不见的到庆元帝不说,她也不想惠嫔因为她的事惹怒庆元帝。
毕竟惠嫔没有皇子傍身,再惹怒庆元帝,以后漫长的日子,怕是难熬!
宫里人惯会捧高踩低,以前她们娘俩不争不抢,逢年过节再做点针线去太后那里找点依靠,虽然在宫里过得不算好,但也不受欺凌。
若是惹了圣怒,可能连这样平淡如水的日子也保不住了。
可是她年岁已到,如果不自己筹谋,早晚会被随便指一桩婚事,一想到要和一个自己不认识,也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她就觉得没趣!
可是韩仲玉家世好,自己也颇有建树,她若是求皇后去为她开口,她觉得皇后不会高兴她得这样一门好亲事,她的女儿也不会!
选来远去,还只有五皇子开口最合适。
一来,五皇子身为她哥哥,操心她的婚事也不算出格,二来五皇子深得父皇喜爱,就算父皇不同意,顶多训斥他几句,再把这件事轻轻放下,成了,他多了一大助力,不成他也没什么损失。
无本的奶奶,他肯定愿意做。
果然,事情也如静合所料,五皇子只思虑了一盏茶的功夫,就答应了与静合的合作。
并且承诺,只要她有本事拉着韩仲玉助他一臂之力,事成之后,保韩仲玉位列三公,并且升静合公主为二品公主,升她惠嫔为太妃,可在宫中养老。
皇室的公主分为七个品级,静合作为一个嫔所生的女儿,只是个五品公主。
太后所出的公主是超一品,与皇帝一母同胞,称掌权公主。
皇后所出嫡公主,为正一品,称麒麟公主。
正二品称琉璃公主,是皇帝有封号的妃子所生。
剩下的品级要么是妃子以下的嫔,贵人,才人所出,要么是宗室女。
当然,如果是轩辕彻那种超一品亲王的女儿,最低也得正二品。
全看得不得盛宠吧,凡事总有例外。
能让五皇子答应给惠嫔升为太妃,给她升为二品公主,已经很难得了。
太妃可以在宫中养老,嫔以下,没有皇子的,以后都要去守皇陵,五皇子的条件开的不低了。
两人一拍即合,五皇子想好了措辞,在庆元帝喝的开怀的时候,起身举杯道
“儿臣恭祝父皇又得新奇物件!
这电灯照明比油灯不知亮多少倍,必定大受追捧。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要和玻璃一样,风靡各地,成为大齐国库的又一条生财之路。”
这话说到庆元帝心坎里去了,庆元帝高兴的将酒一饮而尽,说道
“确实如此,有敬德郡主,是我大齐之福啊!”
五皇子见状趁势提到
“父皇说的是,父皇是大齐的天子,父皇明德,上天才会赐福于大齐。
至于敬德郡主
可是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儿臣听说,敬德郡主的玉泉山庄发展起来,韩仲玉韩大人也没少出力。
而且,韩大人过去太安府短短两年左右,便给太安府当地减免了两成税收,虽然敬德郡主不乏好点子,善于创造,但是真正把这些推广出来,将获利惠济于民,让一方百姓富裕起来,主要功劳还在韩大人。
否则单凭敬德郡主一人,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成绩。
韩大人才真正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真正落实了,儿臣觉得,韩大人当赏!”
五皇子一说这话,韩无庸就眉头直跳,直觉这五皇子就没憋好屁!
他这种无利不起早的,能主动给韩仲玉请功?他是一点也不敢信的,于是,五皇子话落,韩无庸紧接着就回了句
“皇上,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韩仲玉能为皇上效力,为大齐尽忠是他的福气!”
庆元帝闻言,果然龙颜大悦,开怀道
“老五说的也对,韩仲玉年轻有为,深得朕心,实乃朕的肱股之臣,确实当赏!
可是,太安府被他管理的蒸蒸日上,朕还真舍不得把他就调回来,总得等那里彻底发展起来,让其他人有个可效仿的先例,才好升他的职啊!”
这番话倒是庆元帝的心声,他是真想看看,韩仲玉放开了手脚干,再有谢玉姝那个玉泉山庄给他打底,他到底能把太安府发展到什么程度!
五皇子见状却开口道
“父皇,儿臣倒是有个建议,既然您现在还舍不得把韩仲玉调回来,可以给他找个妻子过去陪他,协助他打理庶务,也能帮他分担一些杂事,免得他忙了一天公事,回到府里还要处理家事。”
庆元帝听了,自顾自的点点头,
”韩仲玉也确实该娶媳妇了,既然你提起了,难不成,你有合适的人选?”
庆元帝说着,看五皇子的目光也带了一丝审视。
韩无庸觉得大事不妙,赶紧上前跪地行礼,想要告诉庆元帝,韩仲玉已经订了亲事了。
结果他才开口说了启禀皇上,三皇子就快言快语的把话说完了
“回父皇,儿臣觉得,三妹妹跟韩大人就很般配,儿臣记得,当初韩大人在宫里教小皇叔的时候,偶尔也会同三妹妹一起写诗作画,想必她们二人也是情投意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