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入夜。
雄州城内。
各项护城工具皆已准备妥当。
禁军士兵们也都集结于城门下,做好了防御措施。
甚至还演练了数次。
富弼和于岳安排得极为细致,俨然是依照一个月的防御周期来准备。
……
入夜,州衙内。
富弼、苏良、雄州知州于岳、各个厢都指挥使再次聚在一起。
一方大沙盘放于众人中间。
将白沟河两岸的地形和辽军营帐驻地都模拟了出来。
此次会议,乃是苏良所安排。
故而所有人都看向他。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苏良的所言所行已然令所有人折服,于岳等人俨然是将其当作副帅和军师待之。
至于富弼,更是甚为倚仗苏良。
在朝堂时,文彦博不止一次夸赞过苏良,称当年的贝州兵变,苏良当居首功。
范仲淹与曾公亮也都称苏良的军事视野与常人不同,有成帅之姿。
此外,此次的宋辽冲突,比的不仅是输赢,还有如何将大宋的利益最大化。
这正是苏良所擅长的。
苏良还做了一件令众人都无比倾佩的事情。
苏良呈递奏疏,恳请朝廷不要再派遣宦官监军,也不可令枢密院制作作战阵图,遥控指挥前线将帅排兵布阵。
富弼等人都以为苏良会挨骂,哪曾想官家竟然同意了。
放在往常,这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毕竟自太宗起,宦官监军,制作阵图,已成常例,无人敢违抗。
这也反映出,官家对苏良的信任异于常人。
官家只提出一个要求:若战,必须赢。
没了宦官监军,没了朝廷制作军事阵图,大家完全可以甩开膀子战了。
……
苏良看向沙盘。
“不出意外的话,辽兵很快就会攻城,不过他们的最终目标应该不是破城,而是抓住富相公和我。”
众人同时点头。
富弼和苏良的价值,远比雄州城重要。
特别是苏良。
辽国将其当作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无数辽国的贵族巨商都想要了他的命。
苏良接着说道:“一旦守城之战开始,我建议,我与富相公便去城头不时露脸,以此吸引辽兵火力,尽可能消耗辽兵更多的精锐。”
“此次守城,我们既不能让一名辽兵登上城楼,也不能将他们打得看不到丝毫攻上城楼的希望。要让他们感觉能生擒我与富相公,但又总是差一点点儿。”
听到此话,各个厢都指挥使都皱起了眉头。
这种仗,他们还真有点儿不会打。
富弼笑着道:“诸位无须疑惑,到时依照老夫的命令去做即可。此举,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耗辽国精锐。不过,这也会使得辽兵攻势甚猛,任何人都不得大意!”
众指挥使同时拱手。
苏良又道:“待辽军精锐消耗过半后,我便带着五千轻骑,外加五百龙羽军出城,绕开主阵地,从此位置渡河,绕到敌军后方。”
苏良指了指一处白沟河渡口。
雄州知州于岳听到苏良要率兵出城,连忙阻拦道:“苏御史,万万不可啊!出城甚是危险,且辽兵定然会提防我们去他们后方烧军帐、毁粮草,他们的防御绝对不弱,要不……让我去吧!”
苏良摇了摇头。
“于知州,你对城内情况最熟悉,守城之战不能没有你!并且,我并不打算去烧对方军帐、毁坏其粮草。”
“啊?那……那出城是为了……”
一般情况下,守城之兵出城,只有两個原因。
其一,追敌。
其二,毁坏敌方粮草供应,令其不得不退兵。
于岳一脸不解。
富弼也是面带疑惑,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他看向苏良,道:“景明,你莫不是想生擒耶律重元?”
苏良笑着点了点头。
“一仗定输赢,乃是最好的结局,只要抓住耶律重元,宋辽冲突就能结束,我们就能与辽重新签订和约!”
“这……这太冒险了!耶律重元的护卫定然不弱,万一陷进去……”一名将领欲言又止。
苏良看向众将领。
“只要耶律重元跨过白沟河,只要我们在守城时,能大伤其身边精锐,便是良机,我相信诸位的能力,也相信麾下骑兵的冲击力!”
此话一出,压力瞬间来到了众将领的身上。
富弼捋了捋胡子,道:“此法虽冒险,但却足够提气!诸位想一想,此战过后,后方的百姓们知晓我们活捉了辽国大王,知晓我们逼得辽国废除岁赐,那是何等的荣耀!仅凭这一战,我们便能成为朝廷的骄傲,值不不值得?”
“值得!”众人同时说道,都变得兴奋起来。
于岳不由得扬起脑袋。
“苏御史,您尽管放心,我们一定先要了耶律重元半条命,然后再将其交给您!”
听到此话,众人都露出了笑脸。
苏良也对此战充满了信心。
骑兵,不擅于攻城,而擅于野战。
重骑兵最大的优势,便是利用速度冲击,将对方的防御军阵撕开一个口子。
苏良要用往昔辽兵欺负大宋的方式去打败辽兵,待擒住耶律重元,那一切规矩就能由大宋说了算。
……
七月十三日。
午后,天气炎热。
白沟河北岸,辽军军营内。
每隔十个营帐,便有两幅富弼与苏良的画像。
辽兵们全都记住了富弼与苏良的长相。
耶律重元已告知所有士兵,但凡抓住此二人者,赏万贯,连升三级。
当下,上等辽兵的年俸也不过12贯左右。
万贯,相当于一名上等辽兵八百多年的俸禄,再加上连升三级,怎能不令辽兵心动。
这一刻。
耶律重元将数名谋臣和将领都召入军帐中。
“今晚,令士兵们吃饱喝足,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我们便以船搭桥,倾力攻城!”
“此次,本王决定将五万精锐全都放在攻城之事上,只要能抓到富弼和苏良,我们便算赢。剩下的士兵全部护营,宋兵很有可能会突袭后方!”
“若是在攻城的关键时刻,后方遇袭,本王是不可能回援的,我要一鼓作气,生擒富弼和苏良,这一次只许胜,不许败,明白吗?”
耶律重元唯有抓到富弼和苏良才算赢,才能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若无法做到,那就只能撤兵,有再多的粮草也无济于事。
“是,大王!”谋臣武将们齐齐拱手。
……
七月十四日,天微微亮。
辽兵动了。
十余条大船从渡口入河,船头接船尾,很快便铺排成了一条河上浮桥。
很快。
数千名轻骑迅速过河,后面拉着各类攻城器械的辽兵也都纷纷渡河。
阵仗甚大。
铺天盖地,满是辽兵身影,俨然如潮水一般。
雄州城城楼上巡逻的士兵,在白沟河有动静的那一刻,便敲响了城楼上的军鼓。
咚!咚!咚!
“有敌袭!有敌袭!有敌袭!”
士兵们迅速传递着消息。
不到一刻钟,所有守城士兵尽皆到位。
投石机、弓箭、火油、石块、滚木等全都抬上了城楼上。
富弼、苏良、于岳等人也都穿上铠甲,奔上城楼。
苏良站在城楼上,远远便看到了耶律重元的王旗。
他非常清楚此战对耶律重元的重要性,后者必然会倾尽全力,故而丝毫不敢懈怠。
富弼手持一把长剑,高声道:“众将士听令,为了大宋的荣耀,为了身后百姓的尊严,绝不可使得一名辽兵登上城楼!”
“遵命!”
众将士纷纷举起兵器,然后守在各自的位置。
很快。
耶律重元带着大部队便过了白沟河。
有辽军监军者,身骑战马,不停高喊:“先登者,赏三千贯!活捉富弼、苏良者,赏万贯,连升三级!有临阵退缩者,杀无赦,连坐三族!”
片刻。
数千名身背箭匣的辽兵便前进到了射程之内。
“引燃!”
哗!哗!哗!
辽兵们纷纷引燃箭矢。
唰!唰!唰!
一道道火箭朝着雄州城城门飞去。
与此同时。
攻城兵带着云梯、攻城车,疯狂地冲向城门。
这波火箭攻击,目的是让攻城兵前行,对城楼上大宋士兵的伤害,非常有限。
而这时,于岳大手一挥。
城楼上的投石机也立即开始发射。
嗖!嗖!嗖!
巨大的石头,轰击在数百米外的辽兵军阵中,一下子便能砸死砸伤十余人。
后面运送石头的士兵皆有条不紊,迅速地传送着。
守城,最重要的就是防守的节奏。
只要节奏不乱,便能来一波打退一波。
不多时。
辽国攻城兵便进入了大宋禁军的弓箭射程。
唰!唰!唰!
大宋禁军们分成五列,一列射箭完毕后,另一列直接跟上,不作丝毫停留。
一时间,万箭齐发。
长箭从高空落下,密如暴雨。
辽军士兵死伤无数,但仍有一部分冲到了城楼下。
而此刻。
城垛之上,除了放置有石头和弓弩外,还已经浇上了火油。
城楼上,专门有人负责击杀距离城墙十米以内的辽兵,进十米内,立即就会被射杀。
大宋士兵们,配合得甚是默契。
转眼间。
城楼下便已经是尸骨如山。
“换岗!”
“此处加强火力!”
“这边,注意城墙
……
富弼站在城楼上,不停指挥着。
一旁,四名贴身护卫手持盾牌,一直护着他。
大宋像他这样能在最前线指挥的帅臣并不多,若是夏竦指挥此战,定然是躲在州衙中遥控指挥。
城楼下,喊声震天。
苏良倒是闲适了下来,他擅于谋略,临场指挥根本不用他说话,富弼和于岳,都比苏良厉害。
这一刻。
徐莽带着四名龙羽军士兵手持盾牌护着苏良,以防苏良被流箭所伤。
“兄弟们,冲啊,活捉富弼和苏良!”城楼下,有辽兵大喊。
不多时。
太阳缓缓升起,天气越来越热。
城楼上下,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当下,正值夏日,尸体用不了半日便会腐朽,甚至会引发瘟疫。
只要停战,就必须立即焚烧
就在这时。
有数名辽兵借着云梯冲上了城楼。
两名龙羽军士兵二话不说,手持长刀,眨眼间便将他们全部击杀。
苏良不由得白眼道:“杀这么快干嘛?就显得你们有能耐,再遇到登楼者,多与其耍两招!”
这些辽兵乃是富弼专门放上来的。
哪曾想,两名龙羽军的眼睛太尖,动作太快,一下子就把他们全杀了。
他们也知富弼放他们上城楼的意义,当即朝着苏良拱手,示意已经知晓。
而此刻。
远处的一名辽兵将领见数名登城辽兵被杀,不由得无奈道:“可惜,实在太可惜了!”
但有辽兵登上城楼,已经给了他们希望。
大约一刻钟后。
城楼下的喧闹声逐渐减弱,慢慢没了声音。
士兵们都不由得长呼一口气,终于顶住辽军的第一波攻击了,一些人迅速进入休息状态。
待歇了半刻钟后。
富弼和苏良互视一眼,一起走到了城楼最显眼的地方,然后站在那里,俯视下方。
二人一亮相,便被眼尖的辽兵发现了,立马告知了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当即道:“速速组织第二波攻击,富弼与苏良就在城楼上,刚才已经有人冲上了城楼,距离生擒二人只有一步之遥,谁若能将二人从城楼上拽下来,即使身死,本王也愿养他后世三代!”
当即,一名辽军将领高喊道:“二次攻城,出击!”
唰!唰!唰!
又是一波箭簇攻击。
然后,攻城辽兵们再次出动,上一次是八千人,死伤了有近六千人,而这一次足足有上万人。
富弼和苏良看到辽军的阵势,不由得乐了。
他们亮相果然有用。
这些士兵皆是辽国精锐,而攻城则是死亡率最高的作战方式。
苏良望着后面浩浩荡荡的辽兵,喃喃道:“以身作饵,若能将这些精锐全消耗掉,那接下来就容易打了!”
唰!
富弼高声道:“众将士,随我迎战!”
经历过第一波攻势后,禁军士兵们皆是战意十足。
这一刻,苏良等人皆看出了当地驻军与西北禁军的差距。
西北禁军的协作能力、战斗意志,杀敌经验,都远高于当地驻军,毫不客气地说,一名西军足以抵得上三名河北军。
河北军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不由得变得更加亢奋起来。
(本章完)